如何激活情感才能使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时间:2022-09-14 03:50:37

如何激活情感才能使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教学活动是以个性为出发点的。教学的目的在于最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因此,如何创设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得到不同的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这一课题,我进行了探索。

一、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

所谓氛围,一指数学学习的“大”氛围,一指一堂数学课当中的“小”氛围。只有营造好这“大”氛围与“小”氛围,给数学学习创设好舒展愉悦的心理环境,才能让孩子们乐于学、善于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和孩子一同成长,做一个真正民主的老师,做一个把学生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人,做尊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的老师,做一个和学生谈心交流,会从学生角度想问题、办事情的老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乃至课间游戏活动中,我总是努力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从中也了解到孩子们的日常喜好和认识方式。说实在的,老师信任与尊重那些聪明、听话、学习成绩好或和自己性格接近的学生并不难,但对于那些智力发育迟缓、有严重缺点和缺陷、与自己意见不一致、不尊重自己的学生,如果也能信任与尊重就不容易做到了。在课堂上,当学生敢问而问得不当,敢说而又说得不对时,如果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正确对待,相反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指责、歧视,那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刺伤,就有可能由积极变为消极,大大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老师应用充满感彩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情感,从而影响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营造好“小”氛围,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交流,才级引领学生进行快乐的数学学习,才能形成快乐数学的“大”氛围,我们的数学活动才会显得趣味盎然。

二、激活惰性心理,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对老师的问题的思考不总是很明朗的,很有条理的。相反,课堂经常会充斥着不确定的思考和犹豫的、不太自信的发言,同时交杂矛盾、自我斗争等复杂的情感体验。但这些都是真实的难能可贵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些碰撞点,适时引导,耐心疏导,积极鼓励,发现并赞赏求知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愉悦的心理环境。因为,这个碰撞阶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痛苦的,学习相对差一点的孩子还会努力把自己包裹起来,不让外人看清自己的想法,不让别人攻击自己。此时,教师外在的激励和引导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地学数学,理性地学数学,数学老师必须真正做到激活学生的惰性心理,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每一位孩子都获得成功的快乐,保护好孩子们面对挫折的痛苦心理。并加以正确疏导,让孩子历经痛苦的思维获得战胜困难的信心是消除学习惰性,建立学习数学自信心理的关键。而这一愿望的达到,需要教师同时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尊重关爱孩子的良好修养。

三、合作探究,活跃情感

教师还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学,多种方式地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每个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还要注意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 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2、落实自主的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及方法的学习过程。

四、鼓励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我认为,数学课堂应倡导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寻根问底,发表不同见解,提出独特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未定中,我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问题的勇气,不惟书,不惟师,善于质疑,知难而进,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成为知识的主人。我接触过一个很善于质疑的班级,该班级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有细心聆听同伴发言的良好习惯,对于同伴答错的问题没有人会发出嘲笑的声音,对于教师给出的答案与解题思路,总有发表不同策略的思维习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可见,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题开始。因而,在未定中,我们尽量为学生提供质疑的良好氛围,并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而会质疑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学习。质疑作为一种学习习惯,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在教学艺术引导下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的深层次的体现。

五、快乐学习,体验情感

我在努力创设“成功”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过桥、创新。教学中,我的宗旨是相信、尊重、理解学生,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人人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我们还把“教”和“学”当作师生之间“理解”与“交往”的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相互诉说、相互激励,以及对事物的共同体验,从而使教学活动切入学生的经验世界,引发学生心理震撼,促使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营造氛围,以情激趣,改变方式,倡导质疑,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这样,不仅创设、激活了学生们的情感,而且使学生们深化、体验了情感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要处理好五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