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9-14 03:30:10

浅谈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施工,实现工程项目快速、优质、低耗。

关键词: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F5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074-02

0 引言

公路部门的养护工程一般分为中修及大修工程,每年是具体根据所养护的路段的路况有计划地选择一些路况特别差的路段或由沥青路面改建为水泥路面进行大中修以改善路况,每一养护工程项目的长度不太长,多为两三公里,施工项目多为加铺基层补强+面层,工程量为几十万至一百万之间。这就需要公路养护部门的施工能力及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下面本人据养护工程的特点,就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的谈一下看法:

1 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养护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公路局作为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建立严谨、规范的内部约束、考核、激励机制,用制度管人,用规章管理工程,领导至普通职工都要严格遵守。②要补充调查工程沿线影响施工的因素,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并进行分析、论证,写出调查报告,作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的依据。③研究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中的问题,施工放样。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加密、保护、记录。④根据施工合同协议和现场调研认真编制施工控制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⑤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使相关人员对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有全面的了解。⑥建立工地试验室,并申请临时资质。对施工中拟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建立相关技术参数的数据库。⑦绘制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和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框图,并使图表上墙。⑧根据工期要求、技术标准、机械设备能力、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 安全方面

“安全生产”是公路养护部门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局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安全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落实到个人。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2 安全教育与培训。施工人员及民工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中是一堂必修课,而且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

2.3 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全面做好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

3 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在养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

4 认真做好试验段

养护工程开工后,局组织的施工队对自然条件、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通过试验段的施工,以确定补强基层的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碾压遍数,就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故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5 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机械化施工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保证进度。由于受进度、天气等方面的影响,机械的使用数量发生变化时,现场管理者必须适时改变机械组合。组织机械施工应注意:

5.1 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5.2 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5.3 要组织维护、抢修小组,备有关键配件,定期维护,随时随时排除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正常进行。

6 切实做好防洪排水

养护工程的施工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否则,工程进度、质量、效益就无法得到保证。在自然灾害中尤以水害最为严重,是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主要因素。施工中若对防洪排水工作措施不力,将造成工期拖延,费用增加,故应注意以下问题。

6.1 施工前,要结合施工方案和施工图中的排水设计,制订防洪排水方案,做到永久性排水设施与临时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6.2 路面施工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式,始终保持纵横坡度和碾压的平整度,使雨水能迅速排走,防止边坡坍塌堵塞水沟。对排水困难或地质不良地段,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7 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公路养护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沥青路面的网裂,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7.1 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软弹路段的处理,对出现软弹的路段进行换填或增设盲沟进行排水。

7.2 认真控制好沥青碎石面层的平整度。对于沥青碎石面层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面层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铺至规定的松铺厚度,而且摊铺过程中要保持混合料均匀,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及时用新的混合料填补。开始碾压后用三平米直尺进行平整度控制,如有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应撒些细料进行碾压。碾压时,除按规范碾压外,应注意碾压路线方向不能突然改变,以免混合料产生推移。初压时宜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复压及终压宜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到消除轮迹为止。

7.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控制:施工所用的模板应采用足够强度的槽钢,不得使用木模,而且模板安装稳固、平顺、无扭曲。混凝土摊铺振实后,应拖动滚杠往板2~3遍提浆整平;拖滚后的表面采用3M刮尺,纵横各1遍整平饰面或采用抹面机往返2~3遍压实整平饰面。精平饰面后的面板表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

8 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能否按照计划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做到:

8.1 根据网络计划或进度管理曲线,查找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

的差距,分析影响进度的原因。

8.2 调整滞后项目的施工方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科学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多作业面的平行流水作业或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8.3 合理压缩关键项目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总工期实现,必要时倒排工期。

9 搞好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核算来计划和控制经济活动。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的控制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计成本,不搞核算的粗放型管理只能导致工程干的越多亏得越大。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9.1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9.2 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9.3 单位工程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及管理费计算出该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施工控制预算比较,查找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9.4 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10 做好施工保通

施工现场保通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如果便道、便桥、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不能通行,机械、材料、人员就无法进场开展工作,同时还会打乱施工秩序。造成经济损失和质量问题。现场保通要注意。

10.1 便道、便桥的通行能力和承载标准要与施工规模及机械通过量匹配。要加强养护,使便道、便桥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10.2 地方道路作便道时,要与道路所有者签订使用维护协议,对承载能力低的桥涵进行加固。

10.3 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要设立安全标志,且由路政管理人员指挥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减少堵车现象。

11 加强初期养护.配合交工验收

为了保持路容、路貌,保证公路各项能力的正常发挥,使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养护部门要加强工程的初期养护,对工程外观进行整修,并注意以下问题。

11.1 全面检查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交通安全设施,存在问题及时处理。

11.2 清理路基、路面上的施工废料;按路基设计的标准横断面整修路肩、边坡:清理桥涵、构造物上的附着砂浆;修补路面及构造物的局部损坏;使公路线型顺适、整齐美观。

11.3 按照《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写出施工总结,恢复路线控制点,标注里程桩号,为质量鉴定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养护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应有所不同,作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的现场管理,使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亿龙.探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J].四川建材,2009,(03)

[2]任孟和,胡毅.浅谈施工现场管理优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S2)

[3]张志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9,(11)

上一篇: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途径研究 下一篇:浅谈西二线大口径管道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