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时间:2022-09-14 02:23:24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摘要]数学是一种文化,其思想、方法、内容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除了固有的工具性、知识性、客观性等特征以外,其本身还具有极重要的思想性、文化性和情感性。伴随新一轮课改的进行,这样的观念在随之改变。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 德育 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83-01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本人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上做了一些探索,点滴心得贡献出来供大家探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人才发展的基础条件。学校教育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成败,小而言之,关系个人的成长发展;大而言之,关乎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培养“新一代四有新人”的德育要求,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开展德育工作的指南针。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数学教师也必须承担起德育的任务,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内容。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身示范,彰显楷模效应

德育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是普通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一般性的说教和指导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使人生厌。常言道:正人先正己。教师自身的优秀人格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德育指导。我国教育界自古以来就有“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新一代教师应该继承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秉承“以身示范”的德育精神,认认真真地备课,热情饱满的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课后辅导,一丝不苟的作业批改,科学公正的教学评价,这一切必然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吸引学生学习、模仿、追求,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一种没有思想感情、枯燥乏味的工具,缺乏德育元素,这是大错特错的。事实上,数学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果认真发掘,完全可以成为优秀的德育材料。首先,我们的数学教材是数千年来,中外科学家和劳动人民艰苦探索的总结。为了科学的完成工程任务,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实践中发现了勾股定理;为了改进历法,发展农业,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历尽艰辛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样的数学教学不可以鼓励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么?其次,数学的方法和成果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时间问题,我国的人造卫星以远低于千万分之一秒的误差服务于我们的交通、通讯、国防建设,等等;我国的巨型计算机以每秒千亿次的运算速度保证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这些成果不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吗?可见,数学教材并不缺乏德育元素,只要教师认真发掘,数学课不但可以变身德育课,而且会更充实、更精彩。

三、注意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

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多姿多彩、生动灵活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元素,需要教师把握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正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领域。比如,现代教学特别强调的合作学习。学生处于学习团队之中,其学习行为关系到团队的成绩,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好方法。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为集体利益而努力,为集体负责,互相帮助,相互学习。这样的过程将是一个综合性的德育培养过程。

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数学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根据需要,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数学活动。教师可以在这些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例如,在初中一年级的新课程中的两个课题研究中,我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学生从中也会获得收获。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要明确德育的主体,不要喧宾夺主。

通过教师的努力,数学教学完全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把德育渗透到我们的课堂中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还会为我们的课堂带来活力。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要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和德育因素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只讲数学,不讲德育。或者若盲目扩大德育因素,过多进行政治说教,都是错误的,会抑制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索然无味,引起反感,得不偿失。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将德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使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自然结合,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关于计算机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节庆旅游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