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 初探深度报道

时间:2022-09-14 01:06:51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初,《深度报道论》介绍到我国,成为我国深度报道兴起并发展的基础。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对深度报道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起初,深度报道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然而,在80年代末,由于一场,深度报道出现了短暂的萧条,经历了三年左右的平寂时期。在80年代这一时期的发展与萧条中,通过分析经验与不足,可以为今日深度报道进行指导,更可以为日后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使我国各大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向着更理想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深度报道 80年代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41-01

诞生于40年代的深度报道,是一种对事实做出解释和分析,努力阐明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力图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的一种报道方式和体裁。[1]自深度报道刚出现在我国起,便引起广泛关注。现如今深度报道的兴盛离不开80世纪我国对于它的初步探索。当然,深度报道在20世纪末跌宕起伏的发展在突破新领域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缺陷、留下了许多问题。

一、80年代初,深度报道兴起

1985年12月,中国青年报推出了一组由张建伟采写的八篇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该组报道主要针对大学毕业生在成才路上的一些问题以及成才的社会环境等进行探索,连续八篇的报道,为大学毕业生带来了有益的帮助。这次对于深度报道的探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是深度报道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从1985年-1987年三年间,该报诸多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申请“全国好新闻奖”均无果,直至1988年设立“深度报道奖”后,这个早已诞生的“婴儿”(1985年)才正式注册。[2]“深度报道奖”的设置,极大的推动了深度报道的发展。1987年被称为是深度报道年,是深度报道大丰收的一年。在这一年最为引人注目的三篇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高峰,将深度报道的发展再次向前推进。

其一便是中国青年报在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推出的“三色”报道《大兴安岭的警告》,其中包括《红色的警告》、《绿色的悲哀》和《黑色的咏叹》。四位记者不畏艰苦,在火灾一线摸爬滚打采访了十多天,得到了丰富的素材,回到报社后,他们完成了这三篇报道。这组报道脱离了原有的模式,深入到火灾当中,探索火灾发生的原因。“三色”报道中的《红色的警报》涉及到多个历史与现实的具体情节,并且运用时空、角度、人物的转化,使这些调查的结果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回忆,具有突破意义。高峰之二是人民日报在中共十三大召开前推出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的深度报道,长达三万字的报道不仅篇幅宏大,而且内容极具深度,它深刻的反映了历史,并且深入报道了改革方向。其三是中国青年报《命运备忘录》和经济日报开展的“关广梅现象”大讨论。大讨论除了紧紧抓住当时社会强烈关注的问题外,还采用了公开、透明的大众讨论方式,让读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直接而平等地进行对话、沟通、探索,期间媒体和读者互动以评论方式积极加以正确引导。

二、80年代末,深度报道短暂萧条

1989年,深度报道却萧条了起来。由于1989年的,一直在蓬勃发展的深度报道开始走入低谷。深度报道之父张建伟称“1989年的事件发生后,我生病了,很长时间没能从事新闻报道。后来心境渐渐平复,却又钻入了故纸堆中”。[3]

除了政治因素,我们还应该正视深度报道自身的弱点。首先,深度报道具有较差的时效性。相比于其他的新闻文体,深度报道虽然能够提供给读者更深层的信息,但相应的在时效方面较为落后。其次,深度报道前期快速发展,但记者素质水平和报道水平有限,不能合理的体现出深度报道的“深度”,这一点也限制了深度报道的发展。因此,深度报道自身的一些弱点也成了其这一时期发展的阻碍。

1992年,深度报道再次恢复了活力。

三、深度报道在我国兴起的原因

当然,我国的深度报道不是凭空发展起来的,而是多方面的适宜条件为深度报道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深度报道能够在我国兴起,首先是由于我国当时的社会变革。20世纪80年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人思想开始解放,这便使人们的注意力从新闻表面转移到其内在,更注重深入探索新闻。其次,西方学术逐渐引入中国。西方学术,例如《深度报道论》一书,在这时期的引入为我国深度报道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同时西方的一些优秀的深度报道也很值得借鉴。再有就是媒介的竞争和系统论思想的影响。由于媒介的不断竞争,使人们要突破原有的模式,不断创新,从而使得媒体更具有活力和竞争力。

四、深度报道初探成果与暴露的不足

刚刚起步的深度报道在发展的头十年里便充分的发挥了它的作用,与此同时,它的弱点与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让人们更全面的了解了这种文体。

总的来说,80年代的深度报道一般选取比较重大的题材,即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知晓的、具有教育教育意义的并且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具有深入挖掘价值和可能的事件。在这一时期,深度报道无疑起到了启蒙的作用,除了内容上对革除我国以往的传统旧观念有重大意义,使读者自己得出孰优孰劣的判断,无形中推动了改革的进程,在形式上也奠定了深度报道的雏形,为其今后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深度报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几点,还包括报道本身较为冗长繁杂,阅读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同时缺乏生动性,不适合读者的阅读。另外,在当时的斗争年代的社会背景下,由于过于重视深度报道对一些理论思想的宣传,而忽视了事实的重要性,致使一些深度报道含有“策划”的成分,在真实性方面大打折扣。

五、结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国在80年代对于深度报道的初步探索得以让我们更好的借鉴其优势,也避免了一些错误的发生。“使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来开启民智,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报道方法”。[4]所以说这种重要的文体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深度报道在80年代的回顾和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是今后更好的发展深度报道所不可或缺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石蓬勃,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3

[2] 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张建伟,深呼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4]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上一篇:电子电工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新探索 下一篇:人品是人的最高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