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条件下谈继电保护技术的创新

时间:2022-09-14 12:45:47

基于智能电网条件下谈继电保护技术的创新

摘 要 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阐述了智能电网条件谈继电保护技术的未来发展情况以及技术特点,介绍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状况和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 创新

新型的智能电网是通过发电、配点和输电等环节来对整合出的电网信息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使智能电网通过这些有效信息更好的进行决策。我国有关规定表明:“2010年到2015年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建设时期”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明确电网建设的标准,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来修订发展规划,确保智能电网的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继电保护系统作为电网的一道防线而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1 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状况

自2010年9月我国浙江海盐的武原镇建立的第一个能够实现全覆盖、全费控和全采集的智能电网起,我国开始逐渐进入了“三全”的时代。率先进入“三全”时代的当然是浙江省海盐县武原镇的那36000户人家。自此,武原镇也被称作是“三全镇”。“三全”工程也成为了我国电网公司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时的重要工程。2010年,我国的国家电网公司还设立了在北京、上海、河北等城市建立“智能小区”的计划。

智能电网的建设虽然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的速度较慢,我国首次提出建设“智能电网”的概念还是在2009年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逐渐加快了智能电网方面的发展步伐,智能电网已经有一个理想中的概念。

2 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策略

继电保护系统的出现是为了保护电力网络系统和相关监测设备的。继电保护系统的长期发展趋势是向智能化、网络化以及集保护、测量和监控以及数据通讯为一体的全面发展趋势。根据我国的相关数据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已经对91.4%的220kV及以上的继电保护装置实现了微机化。此外,继电保护装置在发展的过程中多采用半导体处理器,实现了运算能力的高速化,存储能力的完善化以及算法的优化。我国的继电保护系统为了改善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技术的可靠性,在装置中大规模的使用集成电路和较为成熟的模数转换技术。但在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往往会因传统电力系统形态的改变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以及广域测量等技术的大量应用而发生改变。

2.1 智能电网下继电保护的构成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电网也因分布式的发电和交互式的供电模式而对继电保护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数字化技术也逐渐在电力部门的应用中变得普及,为我们研究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智能电网能够对于发电、配电以及各种供电设施进行实时的监控,是由于其充分利用了传感器的作用。然后,智能电网系统将监测到的数据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和对比后,以达到对数据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并且可以远程监控保护功能和保护定值功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修正。

此外,对于保护装置来说,除了要获取保护的对象的信息外,还要及时的了解与保护对象相关连的其他设备的信息。这是为了保证在检测到故障时能及时的应对,在确保少量人工干扰的情况下,快速的将故障隔离,使系统及时的进行自我修复,避免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发生。

2.2 关于继电保护技术的升级

智能电网的在电力领域的不断发展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传输电能过程中的特质,取而代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征已经使新的电能传输系统与传统的方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就网络化的特征而言,数字化的变电站已经突破了传统继电保护装置对信息获取的方式和发送消息的媒介。为了提高主保护性能,它还主动利用其他网络上共享的电气元件的信息,甚至使用共享的控制信号的网络来将继电保护装置进一步简化。同时,这也引起了智能电网领域的研究高潮。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在全网联网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整定技术,从最初的分散式保护变为协调的系统保护。而自动整定技术也很好的改善了传统保护装置不能运用全网的信息来进行定值调整的缺陷。在我国,智能电网也被称为电网的智能化,这是一种以集成和双向高速的通信网络为基础的,有多种先进的技术作支撑的应用。例如先进的调控方法和决策系统,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传感技术。多种技术的相互协调后,形成了我国安全、高效、经济的智能电网。我国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抵御供给,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此外,智能电网本身还具有自愈的特性。同时还可以接入不同的发电形式,保证电力市场的高效运行。

2.3 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

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防线,继电保护系统的责任重大,对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是极高的,因此我们要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常开展一些竞技活动,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水平。在企业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为工作在一线的人员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对工作的热情。我国近年来也有许多电力公司致力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攻占高端电力科技,力争将自己的企业建设成为一个综合的信息化电力企业。可以提升自身驾驭特高压高海拔混合电网的能力以及实现复杂电网运行和高温超导技术的顺利运行。在这方面较为成功的一个例子就是云南省的电力公司,在这个电力公司中,前期重点建设的一些项目有智能电网的建设研究,关于智能微网的可行性研究等。此外,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基层也要时刻注重人才的培养,提升自己企业的水平和技术,使企业逐渐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重视对继电保护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以人才加强企业的实力。

3 总结

自2009年5月,我国开始提出启动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开始,我国电力部门就开始进行试点项目的研究,并且对发展智能电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讨论,快速的解决。近年来,我国逐渐取得了这方面的成就,也在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系统充分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的进行,建立起完善的继电保护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强.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探讨[J].江苏电机工程,2010(02).

[2]邵宝珠,王优胤,宋丹.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发展的影响[J].东北电力技术,2010(2).

作者单位

扬州供电公司高邮县域检修分公司 江苏省高邮市 225600

上一篇:差异表达基因识别算法性能比较与分析 下一篇:CPCI总线背景下嵌入式计算机通用接口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