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重度便秘的六种症型、治疗方略及难点

时间:2022-09-14 12:05:48

【关键词】便秘;重度;慢件/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20-0067-02

2004年全国便秘专题研讨纪要王崇文教授总结出我国慢性便秘“西高东低、女高男低、老高少低”的发病趋势,把慢性便秘分为“继发性和特发性”,认为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在治疗上认为应“明确原因、分析其症状、排除全身或结构性病因、让患者消除疑虑、确定信心、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在《指南》中指出“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发病率逐步上升,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认为“重度是指便秘症状持续,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生活,不能停药或治疗无效”。

从祖国医学治疗上看,虽分为5个类型,但每个慢性便秘患者都会同时出现几个症型,症状简单,但病机复杂,特别是重度便秘患者,病程长,多脏腑相互关联,而大多临床医者多重视泻为快,而忽视各种诱因及相关因素。如何把握慢性重度便秘的病机特点成为治疗的关键。由于病程长,因果互结,第一原因可能已变为次要矛盾,所以,如何从五脏六腑的生克制化中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中气雍滞、运化无力、疏泄失司等病机本质,处理好特殊脏腑的关系:如肺脾肾肝、胃肠三焦,把握好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处理好通与补的关系,才能把握病机的关键,更要注意一些特殊患者如:妇女、儿童及一些特殊症型。

1 一方为主。多法联用

以简驾繁,抓住主题,以“病”为中心,一方为主,多法联用。

方用补中益气汤+枳术丸+四物汤+五香沉香丸+二仁+增液等。

病例1:郏男,70岁,便秘时轻时重半年,患者腹胀,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大便3~5天一次,困难,排便无力,检查:血糖正常,无其他疾病,冬天怕冷,处方:黄芪30g、白术30g、山药15g、陈皮9g、当归12g、白芍20g、桃仁12g、云苓15g、枳实15g、升麻6g、沉香6g、香附15g、二丑15g、巴戟天20g、制大黄6g、五灵脂15g、杏仁12g、怀牛膝15g,每日一次,一周后排便正常,原方加量,制丸,服2月,病情稳定。(五香沉香丸,二仁:沉香、香附、二丑、制大黄、五灵脂、杏仁、桃仁)。

2 湿热阻滞、雍滞中下二焦

方用完带汤+青海丸加减,此型以青中年女性多见,表现大便长期不调和排便困难,白带增多是其特点。

病例2:闫女,30岁,便秘半年余,患者在天津打工,原来有便秘的病史,并时有发生,近半年来症状加重,有时一周不排大便,腹胀,痛苦异常,靠吃泻药维持。症见:舌质红,苔薄,脉沉细,腹胀,失眠,大便一周一次,干,白带量多,异味。处方为:黄芪24g、白术30g、枳实15g、当归12g、桃仁12g、山药30g、云苓15g、五灵脂12g、香附15g、沉香6g、二丑12g、制大黄6g、肉从蓉20g、升麻9g、柴胡12g、怀牛膝12g、白芍30g、陈皮12g、生地20g、桑叶30g,每日一剂,3剂后白带正常,一周后大便正常,原方维持治疗一月,痊愈。用药特点:白术、白芍、山药、桑叶量大。

3 肺肾阴虚。肺移热与大肠

竹叶石膏汤+增液+沉香百消丸+生脉,此型以老年多见。

病例3:樊女、63岁,便秘3月余,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20余年,大便一直不爽,便秘,经常服用芦荟胶囊,近3月便秘加重,2天一次,排便困难、无力,症见:口干、舌质红、少苔,乏力,脉细无力。处方:黄芪24g、辽沙参20g、麦冬20g、五味子12g、竹叶6g、生石膏20g、知母6g、清半夏6g、玄参15g、杏仁9g、桃仁9g、肉苁蓉20g、沉香6g、五灵脂12g、当归12g、制大黄3g、香附12g、二丑12g、白术15g、陈皮6g。每日一剂,二周后大便正常,原方改为冲剂,服用半年,未复发。

4 小儿顽固型

枳术丸+二仁+沉香百消丸,以少儿多见,以饮食失调为主。

病例4:女,6岁,少腹痉挛性疼痛反复发作半大便困难3月,患儿身体瘦小,饮食无序,爱速食、饮品,小腹疼痛反复发作、大便困难。医院检查:彩超、腹片未见异常,医生考虑为:肠道狭窄或蠕动异常。查体:腹直肌紧张,压痛。症见:腹痛、胀,恶心,3天未排大便,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处方为:白芍15g、杏仁3g、桃仁3g、枳实15g、白术15g、莪术3g、沉香3g、香附3g、制大黄3g、二丑3g、五灵脂3g,6剂,水煎,每日3—5次分服,3天后症状明显好转,以后原方做丸,调养,无再复发。用药上,白芍、白术、枳实用量较大。(沉香百消丸:沉香、香附、制大黄、二丑、五灵脂)。

5 长期失眠、功能失调

龙牡柴胡桂枝汤+百合地黄汤+沉香百消丸,代谢失调,长期失眠多见。

病例5:梁女、41岁,长期便秘,近半年加重,患者形体胖,经常服用各种减肥药和参加各种美体班,思想压力大,失眠,多梦。近日症见:便秘、3—5天大便一次,排便困难,干结,失眠、多梦,晚上易惊颤,舌质暗、苔薄黄,口苦,脉弦,面双鹳暗斑。处方:柴胡12g、生龙牡各18g、桂枝9g、白芍20g、黄连9g、百合20g、生地20g、知母9g、川芎15g、炒枣仁20g、苏叶6g、制大黄6g、沉香6g、制香附15g、二丑15g、杏仁12g、桃仁12g、女贞子20g。每日一剂,服用一月,病情稳定。

6 湿邪阻滞下焦

五苓散+沉香百消丸,肾病、高血压患者、虚寒患者、长期疾病患者多见。

病例6:吴男、61岁,便秘反复发作一年余,患者有肾病、高血压病史10余年,经常服用降压和治疗肾病的药物,症见:形体虚胖,面色咣白,双下肢浮肿,怕冷,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质暗瘀,苔滑,脉沉细,大便干结,排便无力,腹胀,纳差。处方:黄芪30g、桂枝15g、云苓15g、猪苓15g、泽泻12g、白术30g、白芍30g,肉苁蓉20g、杏仁12g、桃仁12g、当归12g,熟地20g、沉香6g、香附12g、制大黄6g、二州,12g、砂仁6g、防风(炒)6g、车前子15g。每日一剂,半月后病情稳定,原方加制附子制丸,坚持服用一月。

整体分析:慢性重度便秘病机表现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气虚(肺脾肾)、津亏(肺)、血亏(脾)、中气雍滞(脾胃)、浊滞(痰、湿、食、水、气、血、郁),疏泄失调(肝),互为因果,肠道功能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有如:水少不能载舟,水动无力不能行舟,河道阻塞不能疏泄畅舟。

从功能上: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则聚水从其类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为水之上源,金水相生。肝主疏泄,肝不仪疏泄脾胃、三焦气机,更能疏泄水液,疏泄各脏腑的功能使其保持正常。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气不足则宣降失责;肾气不足则不能气化、温运;肝失疏泄则三焦气化、脏腑代谢失调。

病因上:代谢性(糖原性)、药物性、失调性、老年性、脏腑功能性、外伤性、粘连性、疾病性。年龄上分:幼年型、青年性、中老年型。从特点分:幼年以女孩多。青年以女性(尤其减肥、美容、工作压力大)为多。中老年以(腰椎病、糖尿病、高血压、长期服药)者多。

治疗上:充分体现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的治疗特点,久病必瘀,通法体现在对辛润、滋润、温润、化瘀、化滞、泻下、畅气等理念的理解;塞不仅体现在补,而存抓住肺、脾、肾三藏功能和病机特点进行灵活的运用;补虚泻实,疏泄三焦,提壶揭盖,充分体现在对整体病机的把握。结合病机变化的规律,处理好各脏腑的关系,把药、量、配伍、归经在治疗上充分得到升华。

难点分析:在诸多消化道疾病中,胃肠动力异常性疾病最为多见,因发病机制不明,或多因素化,在诸多症状表现中往往抓不准主要矛盾,所以,如何从症状人手,把握难治性便秘的致病本质及病机本质,应注意几点:

①整体观念:疾病是一个整体,便秘症状简单,由于病程长,年龄、地域、男女、体质及个体的多方面因素使病机复杂,多脏器牵连,所以只有抓住整体,治体为主,个体辨证,总结和吸取历代治疗经验,宗法而不泥古,,

②注重用药特点,充分吸取历代医家治疗便秘及其他疾病时药物的特殊用法,如升麻的升提气机,杏仁、紫苑的通宦肺气,当归、桂枝的辛润通阳等在整个治疗中的作用,画龙点睛。

③注意守方,由于重度便秘病程长,不能一泄了之,更不能见效就收,半途而废,蒲辅周、岳美中老中医曾在医案中反复教诲守方的重要,不能功亏一篑。

上一篇:抓院风院纪院规 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下一篇:单排CT对胃癌诊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