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时间:2022-09-13 11:15:1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摘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和谐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加快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中,重点工作应该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提出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63-01

农村基础设施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与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共产品,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基本条件[1]。我国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无疑是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普遍滞后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落后状态,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基础设施落后或不完善而造成返贫现象[2]。相比于城市,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象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一是供水设备不足而导致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的道路状况普遍较差,村与村之间在没有通公路的地方普遍是土路,并且路况很差。而有些行政村,虽然通了公路, 但管理效率往往极低。三是农村部分电网设备陈旧、没有正常的供电制度,不能保证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经常发生停电,同时电价过高;四是农村的信息传递功能落后,电话手机的信号不稳定,电视收到的频道又极为有限。总之,农村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普及率不高,质量上差距较大,至少过后城市十多年。

2.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尽管多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在很多方面的建设资金来源仍然以民间自筹为主,例如乡镇道路、农村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农业技术服务等等方面。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面,主要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对于建设的投资力度不足,经常受到财力的影响导致配套资金不到位。另外一方面由于农村自身经济基础较弱,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发展基础设施,但是农村数量众多,政府的补助投入又有限,不能保证投入到每个地区。

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业部门的特殊性难以吸收社会资金

和城市相比,农村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差别,人口众多,村庄分布不均,有些分布在丘陵、山区等地,其中的西部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尤为恶劣,水资源贫乏,县、镇、村之间相距较远,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加。例如人口在百人左右的某些北方山区的村庄,自然村之间相距较远,最近的之间也有1公里左右,远的距离有5~8公里,由于这种人口规模和村庄分布,使得农村基础设施无法达到规模效应,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2.尚未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法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很难统一规划,因为它分别由国家不同部门负责,部门之间又缺少协调配合。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没有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管理以及招投标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在部级层面上也没有制定基本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纲要。同时,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导致规划的设计水平不高,实际建设工作中随意性现象比较普遍。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具体措施

1.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

政府要尽快出台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加强法规建设,依法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发展。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制定《农业投入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政策的规范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使农民乐于将自己的钱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改善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

2.加大投资力度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途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力度,努力完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不断增加中央预算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对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稳定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投资金的来源,确保基础设施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3.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要在全国性的规划指导之下进行具体规划。围绕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做好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乡镇总体的规划、村庄建设等各类规划工作。其次,应该根据具体乡镇的自身情况制定综合规划,充分考虑村与村之间、镇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的基础设施衔接问题,统一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类知道,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还要确保具体规划与社会发展和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衔接。此外,还要加强规划管理,保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重视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升规划的监管水平,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

4.不断拓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阻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采用多主体筹资形式,完善包括市场、财政、非政府组织的渠道以及加强有偿筹资、征税、使用付费等手段融资。应更多地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特别是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掘新的投融资方式[3]。借鉴一些常见的BOOT、BOT、PPP、股权融资等多种模式,形成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对于经营性中小型农村基础设施可以选择现金流量好、盈利能力强且有助于引用新技术的项目使用PPP方式。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民间资近引入激励机制,采用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民自愿出工、出资的方式从事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中央今年预算内用于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的建设资金总量要高于上面,明确提出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基础设施项目库,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及时掌握上级对口部门关于支农资金的投向问题,积极争取中央以及省级财政下拨资金中的各项支农资金。

参考文献:

[1]刘天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J].经济问题,2007,(6):80―82.

[2]周明军.当前农村设施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政策研究,2004,(9):37-39.

[3]刘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提高方法刍议 下一篇: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与继电保护措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