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新题型“语法填空”命题特点及对语法教学的反拨效应

时间:2022-09-13 10:26:34

高考英语新题型“语法填空”命题特点及对语法教学的反拨效应

摘 要:2014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新课标高考英语全国卷考试的题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删除考了数十年之久的“单项选择题”,代之以“语篇型语法填空题”。这种改革更加强调了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功能。从201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省份将取消自主命题,回归全国卷。面对题型的变化,首先探究该题型的命题特点变得格外重要。而从单项选择题的孤立、刻板的语法考核到短文中实际应用的转变也必然会对当今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产生一定的反拨效应。

关键词: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反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077-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20

2014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II卷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一种新的题型“语法填空”的诞生,2014年2月国家考试中心在《考试说明》宣布自2014年起,新课标高考英语全国卷正式取消考了数十年之久的单项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语篇为基础的新题型――“语法填空”,分值不变,仍是15分。2014年除全国I卷、II卷以外,采用语法填空新题型的省份还有辽宁卷、上海卷、广东卷。而从2007年起,广东省就已经率先将语法填空题取代单项选择题,并已经实施8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本篇对这种新题型命题规律的探究是基于近8年广东省和2014年采用新题型省份的语法填空真题基础上,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1 . 语法填空题的简介

语法填空这一题型的测试是建立在德国心理学家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英语语言学家布朗的语篇分析理论上的,从词汇的意思及形式的变化、语法的句子结构和形式、语境语篇的线索以及标志词等方面测试学生的整体语篇能力。近几年来语法填空大部分以记叙文文体为主,题材大多为生活经历或成语故事,其内容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其中没有超出新课标的生词,但有新课标单词的派生词。

2 . 语法填空题的命题特点

2 . 1 注重语境和篇章理解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我国学者王建平认为:“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以往的“单项选择”题是通过一个较为简短的题干,语境较小,甚至有些单项选择题没有依托语境,学生很难选出。而“语法填空”基于短文为载体,一般选文长约150词,平均设空密度约为15词一空,基本不影响对语境的把握,提供的是一个较大的语境,给了考生一个更为完整的思维空间,它要求学生以语篇为载体根据上下文意思填入恰当的具有一定语法功能的词,侧重考查的是语境、语法、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由此,考查理解的要求也从题干理解上升到篇章理解。

2 . 2 两种填词类型

语法填空10个空格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填实义词――用括号里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也称“提示性空格题”;第二类:填功能词――空后无提示词,也称“纯空格题”。近几年来,“提示性空格题”重点考查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词类转换四大类;而“纯空格题”重点考查冠词、介词、代词和连接词四大类词(三大从句的“引导词”以及并列句的并列连词,统称为“连接词”)。如下的表1和表2分别列举了历年广东卷和2014年新题型各省份真题的10空考点分布数量。

对于填实义词的“提示性空格题”类型考点来说,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重点考查了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及其被动语态的使用,也少量涉及其他类时态;非谓语动词考查的是不定式(to do)作状语,过去分词(done)、动词-ing(doing)三大基本形式的用法;形容词、副词主要考查其基本的比较级变形;词类转换主要考查几类基本词性在句中的成分用法,学生特别要求掌握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在句中的成分使用,并将其合理转换。而从填功能词的“纯空格题”类型考点来看,冠词主要考查:泛指、特指或类别;介词主要考查:词组或固定搭配;代词主要考查: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或物主代词,代词格的变化等;连接词主要考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三大类从句“引导词”及并列句连词的使用。以下表3和表4分别归纳了历年广东卷和2014年各省份新题型真题的两大类型空格题详细答案点。

3 . 语法填空对语法教学的反拨效应

“反拨作用是测试不同程度地影响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和从事语言学习的学生去做他们本来没必要去做的事情,这种影响应解释为反拨效应”(Messick, 1996)。任何测试都有反拨效应,测试可对教与学产生正反拨效应,也可以产生负反拨效应(Hughes, 1989)。所以,简而言之,反拨效应是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所以针对语法填空这种题型的命题特点,我们对于当今语法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设性意见:

3 . 1 重视语境教学

语境对语法教学起到一定的解释和制约作用,语境能使语言形式和语言的意义结合起来,帮助阅读者有效地理解句子的意义,避免歧义的发生。此外,语境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把控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预测下文信息。因此,教师和学生不能单纯地认为语法填空题等同于以往的单项选择题,更不能依然采用传统的单项选择式语法教学模式。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语境训练,建构学生的语篇阅读的能力,进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3 . 2 巩固基础语法知识

根据上文近几年语法填空的真题分析可得出:语法填空不仅延续了以往高考对英语中的一些重点语法的考查。譬如,常见的几种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三大基本结构、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引导词等,而且对英语中的小词性的准确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对基础的语法知识更加全面且有针对性地传授,提高学生的语法综合运用能力。

3 . 3 加强学生的单词拼写及形式变化

以往选择式的选择单项题,学生认识单词并熟知其基本的变形形式即可,但新型的语法填空题对学生的单词拼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学生认识单词,还要求能够准确拼写出单词其基本词性的转化形式及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等基本形式的变化。就当今正准备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对基本的功能词,学生基本都能准确拼写,但对于一些重点实义词的变形,学生往往失分较多,主要因为学生还没有适应其考法的变化,或教师在新题型变化前没有或很少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训练。所以,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此方面的薄弱之处并加强学生这方面基本功的训练。

3 . 4 倡导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鼓励学生自主出题新模式

语法填空题对于所有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面貌,目前真题方面可供参考的数量不多,但语法填空题语篇感较强、命题规律较明显,这就对我们当今的语法教学有了一定新的启示:教师可同步阅读教学和语法教学,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对于平日课本中的任意一篇阅读文章,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略读、扫读、精读等技能训练,进而在语篇中精析重点的语法,避免孤立式语法教学。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挖空。在学生自主出题的过程中教师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重点语法。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便可在高考时处变不惊,轻松应对。

参考文献

Messick. Validity and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J]. Language Testing, 1996(13).

Hughes.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教育部.广东卷考试大纲说明[Z].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部.全国卷考试大纲说明[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刘慧敏.语法填空题教学的初步探索[J].考试周刊,2014(36).

鲁江牡.依托语境提高英语语法填空题的答题有效性[J].中学生英语,2011(9).

上一篇:言语误解产生的说话者因素分析 下一篇:基于PBL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口语训练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