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财会案例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13 10:20:15

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财会案例教学探讨

摘要: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财会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学案例的选择、师生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效果的考评。

关键词:创业教育;案例教学法;财会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2-02

创业教育,旨在通过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将创业意识通过新产品和新服务方式表现出来;注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创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1997年,清华大学工学学生主办了首届清华工学创业计划大赛,接着,上海、武汉等地高校相继开展了工学创业教育和创业行动。1999年,团中央、中科协、全国学联举办“挑战杯工学学生创业大赛”,教育部也作出决定,允许学生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一、教学案例的选择

教学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来进行,基于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财会教学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实用性原则。教学案例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财会教学案例应以实际会计与理财活动为源体,依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以达到学以致用、指导会计与理财实际工作的目的。

2.典型性原则。应从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中,选择和整理具有代表性的会计与理财实例,并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学生通过典型会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价,能够认识到会计与理财实际活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3.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案例,财会案例教学中不存在适合于所有情况的“通用案例”。在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案例教学中,应针对培养学生的开创精神和开拓能力来选择案例,以激发学生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研究,便于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取得整体教学效果。

4.借鉴性原则。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制,实施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选编财会案例应以我为主,适应现阶段的具体国情,体现我国会计与理财实务的特点。对于国外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案例,应博采众长、洋为中用,但切忌生搬硬套。

高质量的财会教学案例,应源于实践,反映会计和理财活动的一般规律,能较好地服务教学实践,通过剖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开创精神和开拓能力。

二、财会案例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

1.教师角色定位。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和组织。教师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重点难点释疑。财会案例源自于会计和理财实践,而现实会计和理财活动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进行的,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案例分析涉及到不同层次甚至是跨学科的知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快速更新,许多经济现象的分析必须基于新的理论和方法。教师应对案例中出现的新概念、新方法进行必要的解释,同时,对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作出介绍与讲评,使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超前性。②案例分析点评。在学生对财会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作出恰如其分的评判,指出学生分析评价结论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观点。案例点评,依具体情况可分步进行,也可交叉进行,还可以让同学进行相互点评。③提出疑问。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只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堂讨论,对于案例涉及的其他内容,教师可提出疑问作为思考题与作业,让学生课后参考有关资料作进一步思考。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讨论而不是写正确答案,要为学生提供舞台、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新的方法。为了避免讨论失败,应注意以下两点:避免成为讨论的中心;除了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或全班都不能得出答案的情况之外,要避免给出肯定的观点或答案。

2.学生的角色定位。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职责是准备和参与。学生在阅读案例、获得基本信息和对问题的基本概念之后,进入角色,定义问题,结合理论知识作深入的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进入角色,定义问题。在掌握案例的各种细节与数据之后,学生必须实现角色换位,定义问题,以决策者身份考虑问题。通常应明确以下问题:谁必须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他的优势及不足何在?成功或失败会带来什么结果?定义问题时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想当然的假设条件,抓住最关键的问题,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分析案例。案例分析最主要的是判断,必须站在决策者角度,在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前提下对一些假设条件作出判断。判断是深入分析的基础。案例分析的类型有综合分析、专题分析、引导性分析、结合性分析等许多类型,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采取立场,用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③课堂讨论。如果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只是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接受别人的观点,案例讨论就注定要失败。学生基于以下原因应该积极参加讨论:学生有责任与他人共享观点,观点的交换是案例讨论的基本内容;让自己的观点经受挑战,讨论可以使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案例讨论将使从业能力得到全面锻炼。④撰写分析报告。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应对分析与讨论作总结,加深理解,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不是讨论记录,应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展开分析,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案例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传统考试的基本目的是筛选和淘汰,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应重在对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力的评估,目的在于测量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评估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使之成为终身学习者的那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案例教学并非万灵药,也有许多限制:相对于有些形式的学习是低效的;当所要学的东西是一种个性化的、不能明确表达的知识的时候,案例教学也可能失效;案例教学通常要求导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双方的投入才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有时会使一些学生望而生畏。案例教学是过程而非结果,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目的。客观地评价各种教学方法,探讨财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有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德智.创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高教出版社,2006.

[3]常建坤,李时椿.创业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里查德·E·弗拉赫扬.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教育委员会[J].会计研究,1997,(9).

基金项目:江西财经大学教学改革校级课题

上一篇:浅析嗅觉在体验式教学课堂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建筑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