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9-13 06:23:52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初中化学在初三时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进入学生的视野,它所扮演的是一个基础启蒙和奠基的角色,因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化学教学中呈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设备有限、师资力量有限、学生兴趣不足等几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出解决策略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所承担是的一种化学兴趣提升和化学基础夯实的责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化学教学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呈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作一个简要的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备有限

教学设备直接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尤其是针对这种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可是说,实验是化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关键。然而,就目前的很多情况来看,尽管各个学校加大物力、财力配置了高级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但是由于实验室配置设备费用昂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实验设备的贵重,对学生造成压力,导致学生不敢动手操作,这种情况在很多农村中学尤其明显。除此之外,一些学校的实验设施配置不全,有的学校设施陈旧,甚至实验用品存在过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实验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在很多设备相对齐全的中学,尤其是市级中学来说,多媒体、实验室相对来说配置比较齐全,则又出现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现象,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化学方程式不在黑板上板书,只是对着PPT来讲解,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师水平有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目前的化学教师自身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一是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虽然国家在不断地提倡课程改革,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才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但很多老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还是以应试教学为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屡见不鲜。

二是教师知识储备有限。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时展的需要,初中教材不断改版。一些教师无法很快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知识更新比较缓慢。化学教师教学任务又重,一个老师担任几个班的教学,其是农村的一些老教师,本身年龄就比较大,学习新东西相对比较吃力,加上教学任务重,因此就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尽管教师队伍在不断更新和扩大,但是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的专业化学教师来说,理论知识虽然具备比较充分,但是实验操作及教学经验上又出现明显不足。总之,教师自身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

三是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在很多学校,教学评价的方式依然是“考试”,然而,对于这样一门基础性和实验性都很强的课程来说,考试真的是唯一的方式吗?学习的态度、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是否也应该计入考评体系中来呢?其实,评价方式的改善,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3.学生兴趣不足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对象和主体。然而,很多学生对化学缺乏兴趣,有的甚至十分抵触,有些女生胆小,不敢进行操作实验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化学公式,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背诵等,都影响了化学教学。

以上从教学设备、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但也不能概括所有的问题,还有很多细小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发现,进而找寻解决的办法来改善。下面就针对问题谈一下解决策略。

二、关于初中化学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大化学实验设备的投入

实验设备是实验的基础。学校都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建设良好的实验场地、完善仪器的配备、增加实验药品的数量,确保实验药品的质量等。另外,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资源,有些药品来自于生活,可以让学生来搜集。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实验成本。例如实验室常用的金属锌粒,就可以让学生收集废旧的电池等。而对于仪器设备的损坏,这类的问题在所难免,教师在学生第一次进实验室的时候,就及时地跟学生讲解清楚,除了规章制度以外,更重要的是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在平时的课上,教师要悉心指导避免发生意外,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水平是制约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师资力量方面,首先要加大专业化学教师人才的引进,提高教师待遇。尤其是在相对偏僻的农村,要增加化学教师的比例,缓解教学压力和教师的疲劳度,用更多的时间专心钻研教学。其次,要开展专业的培训,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增加其学习交流的机会,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教师要转变观念,跟随时代的发展。教师既是“传道授解惑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教师不能总是一副严峻的面孔来对待学生,并且总是一个人站在讲台上不停地“灌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或者产生压力,遇到问题也不敢问。教师应该和学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从知识灌输的方式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学习方式。以一种自我探究,师生共同学习,不懂就问的方式来进行化学教学,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并且,教师要逐渐改善教学评价方式,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探索符合实际的符合时展的教学评价方式。至少,评价方式不能单一,对于实验性十分强的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化学学科产生兴趣,学生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上述内容提到了一些培养学习兴趣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探索更好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来增加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感受,加强实验的训练,开展化学实验竞赛,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开展课外活动等,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初中化学因为其特殊的地位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教学设备、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对初中化学教学产生了影响,因此,我们只有找准问题,通过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等方式来不断完善初中化学教学,为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全面性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廖景慰.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2(06)

[2]王文艳.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2)

上一篇:幼儿园如何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下一篇:小学中年级习作指导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