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媒体时跳水女皇还是个孩子

时间:2022-09-13 04:34:07

面对媒体时跳水女皇还是个孩子

“好运北京”国际跳水公开赛上,郭晶晶的脸色成为热点话题。

“不自觉”地绕开媒体混合区,让守候多时的记者逮不着;以“三句半”形式答问以求尽快摆脱采访。当志愿者提示郭晶晶请配合采访,赛后走媒体混合区,这位“大腕”竟然蹦出了一句:“耽误了运动员班车,你开车送我回宾馆啊!”

当这位明星在“千呼万唤”后出现在赛后新闻会上时,她依然“目空一切”。先是拿着手机继续通话,让所有人干等。然后在记者提问时,私下嘀咕,牢骚话比正式回答的内容还要多……让在场的中外记者瞠目结舌。

面对记者“请问会不会参加明天的1米板比赛”的提问,郭晶晶头也不抬地说“我没有必要告诉你”。而当记者再次提问郭晶晶为什么到第四轮才开始发力时,这位明星抛出了更冷若冰霜地回答:“了解跳水的人就不会这么问。”

“好运北京”国际跳水公开赛上,郭晶晶的脸色成为热点话题。

对此,比较冷静地评价大致如下:“在全体国民大力提高素质的同时,在运动队接受科学、全面的技术、体能以及心理训练的同时,中国一些明星运动员竟然缺乏最基本的素质教育,那就是怎样接人待物。作为一名具有职业精神的运动员,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其所在队伍、这项运动的形象,甚至代表所在国家的形象。无论取得过多么辉煌的战绩,拥有多么高的人气,仍然应该懂得遵守规定,尊重他人。”

其实,郭晶晶的“冷脸”早就有,绝非近几次比赛发挥不好才“偶露峥嵘”,早在釜山亚运会,这位跳水皇后就曾因会时的心不在焉引得在场媒体不断私下摇头,而随着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奥运的相关话题全部热到非常,放大镜之下,中国体育面子上的各种斑斑点点也便随之显得近乎触目惊心,跳水皇后甩了很久的“冷脸”也终于引发“公愤”。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而穿越这位“跳水皇后”的“面色疯狂”,却也不难看出其中的某些偶然与必然。

从个体来说,郭晶晶生活中不是个表现欲强的人,然而高超的技术最终使她成为风口浪尖人物,荣誉和金钱接踵而来。与此同时,高度的关注令这个年轻而有些任性的姑娘不得不时时刻刻面对公众的声音与目光。

郭晶晶成为媒体真正的焦点应该是在伏明霞带着光环隐退,嫁作他人妇之后。尽管此前这位天才选手已经显露出超越伏明霞的实力,但当时的郭晶晶留着“锅盖式”的厚厚短发,加上尚未长足的身高,脸上明显的婴儿肥,与优雅的伏明霞相比实在难以吸引更多的目光。悉尼奥运会,实力胜出但信心不足的郭晶晶最终由于失误将金牌“拱手相让”,成就了伏明霞出水芙蓉般的明媚笑容。当时的郭晶晶更像一个丑小鸭,面对媒体,郭晶晶很羞涩,她不习惯,好在当时也不是必须面对。

伏明霞光辉收场后,郭晶晶凭借出色的技术成为中国女子跳板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默默留起长发的郭晶晶似乎不单单能满足人们对金牌的渴求,度过青春期的她也逐渐出落得婷婷玉立,令中国的跳板风光丝毫没有因为伏明霞的退役而损失。

说不清从哪次比赛开始,摄影记者的镜头开始疯狂追寻郭晶晶,不单单是她的比赛,跳板下的一颦一笑也成了绝佳图片。须臾之间,郭晶晶发现,生活不再是自己的事情。与之相伴的,还有她和田亮,这对“梦之队”金童玉女懵懂的暧昧也令人倍感好奇――“亮晶晶”一度成为中国体坛热度最高的新创词。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郭晶晶开始与媒体交恶。从许多迹象不难看出,当时的郭晶晶十分珍视与田亮之间的感情,而这段谁都看得出的感情却一直忽明忽暗,从未真正得到男主角的确认。媒体的过多猜测报道令得双方更显尴尬紧张,郭晶晶在那段时间开始反感媒体,言语之中,甚至觉得很多采访都十分无聊。

不管怎样,那段时间的郭晶晶总的来说是顺利和快乐的,她刚刚尝到成为女皇的滋味,与心上人一同比赛训练,感情生活也颇为充实。

“我尽可能不上网也不看报。”

雅典奥运会,郭晶晶如愿成为奥运冠军,而赛后的一段时间却成了她人生中十分艰难的片断,这段时间也成了决定这位冠军选手与媒体关系的最重要阶段。 雅典奥运之后,“亮晶晶”频繁亮相各种商业活动,大有神仙眷侣的架势,然而在那个纷乱的季节,频频美丽出镜的背后,郭晶晶与田亮双双因商业活动过多受到队里的警告,此后两人便被“贬”回地方队训练,这对于郭晶晶而言虽有影响,但尚难算打击,此后媒体爆出田亮与吴敏霞在北京相约共进晚餐的照片,接着更是将三人关系大肆炒作,这一点,应该是最终令郭晶晶开始“冷脸”对媒体的导火索。

事业和感情受到双重打击的郭晶晶在纷繁的各种报道中竭力保护自己,她的方式是不说话,默默训练。此后不久,郭晶晶重返国家队,而田亮最终被弃用,郭晶晶这一阶段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任何与此相关的猜测和报道都足以令她反感。郭晶晶说,“那段时间我尽可能不上网也不看报。”

“亮晶晶”风波稍平,郭晶晶与霍启刚的恋情甫一曝光便再度引发爆炸式关注,此时的郭晶晶对待媒体已经完全是一副“最差的我已经领教,你们还能怎么样”的态度。

因此,郭晶晶对于媒体有一些必然的敌意,长久以来的交往中,郭晶晶跳水以外的东西受到了太多关注,或许从郭晶晶角度来看,某种程度上说,媒体本身就不够专业。

然而,这并不能算是郭晶晶接受采访面色疯狂的理由,运动员和媒体本应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得到曝光越多的运动员也就越有市场。这是郭晶晶应该具备基本的为人处事能力。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运动员与媒体之间的类似问题绝非仅此一例。

郭晶晶的漫不经心之外,并非没有其他问题。还拿成绩傲人的中国跳水队来说,中国其他的一些选手面临的问题很多不是态度可以解决的。例如好运北京测试赛上,女子十米跳台的两员小将夺冠之后,面对记者的启发和提问,两位十五岁的姑娘似乎只会说“发挥还可以”和“今后会努力”,言谈无味,以致现场媒体纷纷摇头,表示这两个人物没法写。

相较而言,国外选手情况完全不同,年仅十四岁的英国跳台小将托马斯就是一例。二月的跳水世界杯上,这位小选手并未获得特别突出的成绩,但是“最年轻的选手”和他在跳台上展示出的潜力引起了媒体的注意。面对记者的关注,托马斯表现活泼自如,赢得了很高的上镜率和印象分。

这些从某一方面说明了中国运动目前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其中包含的深层原因值得探究。

“大牌”背后的压力

有观点认为,部分中国运动员在媒体面前的表现与举国体育体制不无相关。正因为举国体制的单纯追求成绩,中国的运动员绝大多数无法与同龄人一样接触社会,接受教育,最终使得他们思想相对单纯,为人更加容易任性。

郭晶晶此后曾经回应“耍大牌事件”,她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会闹得这么大。”郭晶晶说:“对于这件事我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对我倒是没有什么影响。”

郭晶晶的这种态度听起来有点“有恃无恐”,因为她是中国女子跳板的最强人,而金牌是她最有力的自卫武器。

好在目前的中国国家队已经开始顾及到各方面的形象,“梦之队”掌门人周继红此次的态度值得寻味,“郭晶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希望大家能给运动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与媒体“过招”有着丰富经验的周继红并没有理所当然地辩护,她还是理智地表示,一方面十分理解媒体记者们对赛事报道的需要,另一方面她更希望大家能给予运动员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周继红说:“郭晶晶其实还是个孩子,做不到事事都表述得非常完美。比赛发挥得不好,她心里也是很难过的。我们明白记者希望运动员能够多说一些,这样文章也写得更精彩些。但有时候队员内心的很多想法,也会有想说或者想保留的时候,所以不可能每次都是敞开心扉、谈得很彻底。当然,这方面我们也一定会好好总结。”

不管是息事宁人也好,还是真的认为有待提高也好,桌面上的这种态度总归亦是一个好的开始。

穿越“面色疯狂”,郭晶晶似乎依旧“顽固不化”,但北京奥运会引发的这种十分关注总归已经让她感到了不适,也是这种“不适”说明了某种进步,这位“跳水皇后”也应该或多或少体会到了这种压力,她的穿越“面色疯狂”或许也开始真正起步。

上一篇:芽庄迷失在碧海蓝天 下一篇:“邹之队”何时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