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音乐心境的培养

时间:2022-09-13 04:33:01

浅谈学生学习音乐心境的培养

摘要:每个孩子天生就懂得学着跟别人亨歌,但课堂教学却不只是简单地跟着亨出声音就完了。如何在贯彻音乐教育的同时,又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愉悦的气氛,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都都应该掌握的技巧。

关键词:真诚;激发;愉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96-01

心理学家指出:良好的心境能使人充满情趣、生机勃发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因为不论上哪一门课,创造良好学习的心境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过于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灌输式的教育对部分原本不爱好音乐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课堂压抑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心理。要想让学生上音乐课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及创造能力。

1.让学生成为主人、去营造自由空间

中国的教育长久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总是采用"传道式"的方法传授着知识。在学生时代,我们接受的就是这种教学模式,上课安分守己的聆听老师讲课。当了老师以后.也沿袭着这套模式,丝毫也不忘记自己的"主导"地位。平时在学生面前总觉得应该保持老师的尊严,教学过程总是小心翼翼地控制在事先设定的我教你听的思路中进行。开始还为能管住学生有点成就感。但是渐渐地发现,学生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害怕举手,注意力也更加不集中,这种现象迫使我在教学上做出改变。

课堂上,更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上课时,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音乐课上的"主角",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的期望.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兴趣导入上贴近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成为音乐课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学生在参与音乐及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课堂上.应多注意学生的感官感受。经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宽松的课堂氛围。在音乐欣赏课,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解答问题。采用一种商量式的对话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或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音乐编故事,并进行配乐故事比赛等。种种尝试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随之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因为此时的教师已从"绝对权威者"变成一个设计者和组织者,成了学生们的合作伙伴。学生们精神放松,迸发出了无限的创作热情,在音乐课堂中自由地发挥。

2.让师生良好互动.造和谐精神环境

创造良好精神环境的关键是老师。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想学生所想,以慈母般的真情去温暖每一颗心,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他,爱护着他。

师生间应该建立信任关系,彼此坦诚交流。学生如同一棵幼苗.要浇之以爱,才能绽放出娇艳的花蕾。而教师爱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对待学生,并信任他们。教师应拒绝一切非教育因素的干扰,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理接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多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群体中,用真诚的语言去关爱他们。对于淘气的学生,也不要使用训斥的方法,而应该多注意他们的进步。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爱,感受到尊重和信任,他们才会更加尊重老师.更加配合教学活动。

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微笑。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淋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生疏感、惧怕感拉近彼此的距离。许多调查表明,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会非常认真地学习以前不感兴趣的学科。相反,当不喜欢某位教师的时候,他们会放弃这门学科。可见教师的微笑是使师生关系融洽的法宝,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也应该关注自身的心理发展。教师必须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童心未眠,青春焕发,愉快地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和谐、民主和活浚向上的课堂环境中,收获着与学生共成长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善于做自我调整,不能把生活中的烦躁、焦虑等消极因素带人课堂并转嫁给学生,要努力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中有学生不遵守纪律了,可以用眼神"警告"他,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善意的注视中改正,并自觉的专心起来,这样就更有利于课堂和谐、有序。

3.音乐课中引入游戏,游戏让音乐课生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在音乐课当中学生们无疑是想得到一些放松,那么将音乐课与游戏进行融合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这样可让学生的思想情绪得到一定的放松,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加以宣泄,对于提高音乐课和其他科目的教学质量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如学唱《两只老虎》歌曲,就可以设计这样游戏让几个学生扮演老虎,再让几个学生扮演其他小动物,然后根据乐曲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同时学生也会根据表演,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歌词,记住旋律,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那种小老虎憨态可掬的形象。

在新课程人教版中,特别强调了开展音乐活动的教学。如聆听音乐故事,摄取民间音乐,创编音乐节目等。在教一二年级音乐时,常常边听音乐边讲故事,听后让大家进行模仿表演。如对于《动物狂欢节》中表现各种动物的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其声音、动作,甚至可加入一些自编的动物对话进行表演,使之兴趣盎然。中高年级学生将自己听到的山歌民谣收集起来,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教师将好的素材加以整理后,形成校本教材进行传唱,如采莲船调、锣鼓调等。每逢大型节日来临之际,教师下班辅导学生排练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培养节目主持人,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当学生的才艺得到了师生们的称赞,他们的音乐兴趣就更加浓厚了。为了使学生人人参与音乐活动,个个上阵表演,老师必须为他们提供机会,选好项目,精心指导。如打击乐,课本剧、合唱、合奏,成立秧歌队、莲花闹培训队等,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反映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镜子。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正确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看作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知识的主人,使学生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上一篇: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意 下一篇:中考政治答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