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时间:2022-09-13 03:29:33

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118-02

人类的行为十分之八九是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幼儿时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明确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目标

小班一般以学习生活自理能力为主,如卫生教育、尊敬长辈、懂礼貌等,应该给孩子一种直观感受。

中班则重点培养幼儿的礼貌交往。特别是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而言语发展明显滞后于动作发展,就造成了孩子“掐人一下”“摸人一下”等攻击行为的假象,其实他们多数时候只是想交往。我们应该通过故事或者游戏告诉孩子“想跟谁玩儿应该怎样说”“想得到某样东西应该怎么要”的方法。

大班重点是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

二、探索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

一是趋早性。即人的良好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宜从小培养。

二是渐进性。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难度由易到难,形式由简到繁,逐步积累,逐渐定型。

三是反复性。幼儿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极不稳定。因此,习惯的培养要从日常点滴做起,要有耐性和毅力,要坚持不懈,切不可急功近利。

四是艰巨性。幼儿的年龄小,见识少,知识浅,好奇心强,判断能力差,自控能力弱。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都很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不强,个人的承受能力还很脆弱。难以造就适宜他们兴趣爱好的教育环境,难以运用适合他们个性特征的先进教育方法,难以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有效教育手段。

五是复杂性。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况且幼儿的智力因素差别很大,个性特征千差万别,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个人需求相差甚远,家庭背景参差不齐,生活环境大同小异,这是幼儿本身的复杂性。

三、掌握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

(一)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为幼儿所喜爱。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榜样教育

利用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让其互相感染、彼此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省去了老师很多工夫。孩子们喜欢模仿,特别是他们身边的同龄段的同伴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影响;而评价活动在确定正确是非观、树立身边榜样的同时,也使儿童学会了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全面地评价自我。比如评选“好习惯之星”、颁发小红花,命名“…宝宝”等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

对于孩子不足的方面要指明努力的方向,鼓励其不断进步。通过设置评比栏,让孩子们围着评比栏互相比较,从中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产生自律意识,自己要求进步。

(三)言传身教

成人要以身作则,因为你的言传身教还是会胜过那些空洞的规则,会“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孩子。每一位带过小班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刚入园加入集体生活的孩子们会时时、事事模仿自己的老师,把自己一天来在幼儿园观察到的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语气语调活灵活现地表演给家长或是在同伴游戏中再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不光是班上的老师,但凡是孩子身边的成人――都应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因为一个整体,其成员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要注意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如要求孩子搬椅子轻搬轻放,自己也要轻搬轻放;要求孩子在教室里轻声说话,自己也不能大声喧哗;要求孩子懂礼貌,自己也应带头使用礼貌用语……

(四)家园共育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老师们要做的首先是转变自己的观念,然后去联合家长,统一观念及行动,以实现我们最终共同的教育目的。

在自理能力培养过程中,有一项工作就是在冬天来园后要求孩子们自己叠好外套放在柜子上。老师发现很多孩子进教室后脱下外衣都是父母或祖辈包办代替,问及原因是嫌孩子叠的不好,动作又慢。发现这个问题后,老师就做家长工作,并且利用家长园地宣传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家长的包办代替会让孩子变得事事依赖、懒惰,失去了自我服务练习的机会,于是此幼儿的能力越来越差,从而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慈爱心是正确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金钥匙,耐心是助推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灵丹妙药,责任心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法宝。让我们运用全新的理念,充满挚爱的激情,选用适宜的方法,营造和谐的环境,有效地感化幼儿,善意地进行纠正指导,让幼儿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早日定型,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每个幼儿的成功人生奠基。

上一篇:浅议实践基地的陶吧教学 下一篇:让校园文化凸显美丽幸福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