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业变成工业“第一车间”可行性探讨

时间:2022-09-13 10:54:34

将农业变成工业“第一车间”可行性探讨

将农业变成工业第一车间实践案例

全国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地方积极性极高,且每个省市、每个地市都试图推出自己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典型。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种粮食很难赚钱,若种非粮作物,作为典型又缺乏说服力。因此,将以粮食加工为主的企业推到种粮第一线,让农业成为工业第一车间的说法,便在地方政府中有了市场。

湖北春晖粮食加工集团公司是孝感市以粮食加工为主的一家大型企业,年产值高达数十亿元。在省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春晖公司于2010年开始,在孝南县龙岗村及周边几个行政村流转近万亩土地种粮,表面上是春晖公司要控制粮源,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希望成为有规模经营种粮的先进典型,春晖公司也可以从当典型中获得更多资本扶持和政策支持。春晖公司到龙岗村种了2年粮食,现年不仅粮食大幅度减产,而且公司在种粮环节亏损严重。从控制粮源上看,春晖公司一年加工粮食上百万吨,目前规模经营的万亩耕地,一年生产的粮食还不足5000吨,够不上公司年加工量的零头。无论是省有关部门还是春晖公司,都断不可能想让春晖种数百万亩耕地的粮食以供自己加工。既然种万亩粮田只占自己加工粮食的极小比例,且自己所种粮食品质与农民一般种粮没有区别,春晖何苦自己去种这点粮食而不直接从市场上收购粮食?湖北省是粮食大省,粮源充足。即使粮源紧张,春晖公司有实力,完全可以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来收粮,且无论如何提高收购价格,也比自己种粮要便宜省事得多。

从对春晖公司调查情况来看,春晖种粮亏本,且公司深感种粮成了大包袱。因为流转了几个村的土地,与数千户农户发生利益关系,搞不好就会闹出。但春晖公司仍然是政府大力宣传的典型,不断有各级官员前往参观。但在春晖流转来的万亩土地中,甚至每年有1/3的土地都未能种上粮食,形成全年抛荒。之前农民种两季,现在春晖只可能种一季,形成了普遍的季节性抛荒。春晖在农业这个第一车间上的两难,提醒地方政府和企业两方在规模种粮上要谨慎。

监利县的福娃集团以生产糙米卷为主业,糙米卷的主要原料是稻谷。福娃集团近年效益相当好,2011年产值达到60亿元,上交税收2000多万元。福娃集团成立于1993年,2006年以后获得快速发展。2010年福娃集团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的过百亿的企业之一。目前福娃集团仍在大力开办分厂,拓展业务。福娃集团的大米加工能力也颇惊人,近年来,福娃集团一年加工大米可达上百万亩的产量,主要是通过定单农业,与全县农户签订合同获得粮源。据福娃集团介绍,集团收购粮食比市场价高0.05元,仅此项即可以为监利县农民增收近亿元。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福娃集团开始进一步改变模式,试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2012年,通过土地流转,福娃集团承包了6万亩农田进行公司经营。福娃集团的第一车间终于延伸到了农田里面。

据福娃集团介绍,福娃集团计划到2015年,将在监利县及周边地区流转土地15万亩,优质稻订单面积由目前120万亩增加到200万亩,“到那时,福天下有机稻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收入可达10亿元,提供农业现代化服务收入达8亿元”。

笔者未能对福娃集团规模种粮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但从春晖公司的情况及笔者在全国其他规模种粮情况调查来看,福娃集团将农业作为集团第一车间,几乎是一定会遇到产量下降,经济亏损的困境,因为在农业这个车间里,农业无法像工厂一样实现有效的监督计量,种田农民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且公司种粮,如何竞争得过大海般的小农?

福娃集团生产糙米卷,以稻谷为原料,福娃总部所在地监利县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全国著名产粮大县,江汉平原乃至湖北省湖南省等中部地区都种植水稻,根本就不存在所谓要控制粮源的问题,福娃集团非得自己去种粮,则福娃集团就一定要准备好在这个车间的持续亏损和麻烦了。

到福娃集团考察发现,现在监利县正以福娃集团所在地的新沟镇作为监利县的城市副中心,围绕福娃集团开展新型镇区建设,而福娃集团在镇区建设和规划上也有极大的发言权。考察中看到福娃集团正在集建大型超市、娱乐、休闲、商住于一体的福娃社区,其中超市面积3万多平方米,地下停车场1万多平方米,住宅楼为18、19层的小高层,整个小区共有住房500多套,门面房90余间。社区建设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从福娃集团和监利县有关部门介绍的情况来看,新沟镇这个建设中的监利县城市副中心一切都围绕福娃集团进行,正试图以“厂镇一体”作为目标,将福娃集团与新沟镇的城镇建设深度结合在一起。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福娃最高一年才提供了2000多万元税收,而国家给福娃的扶持资金远远高于其上缴税收,福娃集团是否可以持续,大有疑问。围绕福娃主业而展开建设监利的副城市中心,假若福娃主业出现问题,这个副中心的衰落就不可避免。那里已规划建设的城市副中心将怎么办?

据福娃集团负责人介绍,福娃目前生产糙米卷产品,每个产品可以保持领先全国2年,基本上每2个月推出一个新的产品。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福娃集团才可以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在众多激烈竞争的产业中保持利润。换句话说就是福娃的产品,即使自己开发或引进的最先进产品,经过2年即会被众多行业内企业模仿,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利润极薄。福娃必须靠创新来保持优势。但与福娃集团一样,其他行业企业也都试图保持领先,以获取行业优势地位,凭什么福娃事事处处都可以领先行业2年?福娃领先,意味着其他行业企业没有利润甚至破产。而一旦有其他行业企业崛起,是否也意味着福娃破产?福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但新沟镇这个城市副中心一旦打造起来,所形成的利益刚性结构就不可逆转。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在支持福娃集团发展时,也一定要对“厂镇一体”有所保留。

将农业变成工业第一车间不可行的原因

无论是春晖公司还是福娃集团,工业生产都需要农业原料,若没有农业原料,工业也就无法开工生产。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春晖公司和福娃集团,一家以加工稻谷生产大米为主,一家以加工稻谷生产糙米卷为主。这是两家管理、运作不错、效益也不错的企业,其加工粮食的规模也颇巨大(都是数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因为规模巨大就想控制粮源,就有点自我误导了。一是粮食市场上供给如此充分,从来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还需要控制粮源吗?即使粮食紧缺,也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收购价来收粮。二是公司加工粮食的规模如此巨大,靠自己生产粮食做得了吗?

本来生产粮食是农业的事情,是农民的事情,是家庭经营的事情,现在春晖公司、福娃集团都亲自去种粮食了,都要将农业当成第一车间,且不说之前的农民再去做什么事情,只说公司如何保证种粮不亏本?不消耗公司精力?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非得公司去做。将农业作为了公司第一车间,公司管理的复杂程度会极大地提高,风险极大地增加。

也许,道理恰是反过来的。就是地方政府要搞农业规模种粮的示范,而单纯种粮几乎必亏本。让经济效益好的以粮食加工为主的企业种粮,种粮所形成的亏损,公司有能力消化。笔者听到有关部门就是这样讲的,即认为春晖也好,福娃也好,不要指望在自己种粮上赚钱,而应从公司经营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种粮,以弥补种粮的亏损。但本来可以不用种粮亏损的公司,为何要做这种亏损种粮的冤大头呢?

从政府的角度,规模经营可以作为典型,表明农业先进,三化同步。从企业方面看,农业上亏损了,却可能从政府那获得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两方面不亏。但亏了谁?

公司种粮这种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故事非得上演的话,政府就必须持续让利。公司与政府任何一方违约,公司种粮就无法持续下去,租种上万亩甚至10多万亩的合约解体,涉及到数千乃至数万农户的耕地怎么办?如何向农民交待?与农民交接?

总结

虽然春晖公司和福娃集团加工粮食的规模很大,但其利税却不一定多。以福娃集团为例,在其交税最多的2011年,也仅交纳2000多万元税收,这与动辄涉及上百万亩数十万农户的规模,可谓形成了鲜明对比。福娃也好,春晖也好,调动的社会关注和获得的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力度要远远大于其在税收上的贡献。做好本业,打好本业的基本功最重要。延伸到农业,将农业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其风险巨大,恐怕会超出企业也超出地方政府的可承受范围。

对于福娃集团目前在地方城镇建设中过于主导的地位要提高警惕,要防止厂企一体化所可能带来的弊病。毕竟,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企业不能代替政府行为。且企业是可以破产的,人民的生活却要永远延续。厂镇一体,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镇化建设上的主次关系甚至利益关系都完全不清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利用自己各种资源去动员上级官员、部门,获取政策优惠资源扶持,容易造成。

更重要的是,一旦企业面临破产危机,企业就可能利用纠结在一起的各种关系来将经营危机向社会行政领域转嫁,其后果就可能极其严重。政企分开,村企分开,厂镇当然不应该合一。

【作者分别为荆楚理工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上一篇: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拾得遗失物制度若干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