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现象的辨析与思考

时间:2022-09-13 10:39:08

对小学数学教学现象的辨析与思考

摘 要:新课改以来,我国的小学教学方式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现象的辨析和思考。对这些现象的辨析与思考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的完善和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现从当前的小学教学实际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现象进行了相关的辨析和思考,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象;辨析与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教师辨析与思考的教学现象,如果对这些现象不能够正确认识并合理决策,很容易造成教学方法不够科学、违背教学规律,进而使教学效果降低,影响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这些需要辨析和思考的教学现象,认真总结并及时改进,从而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一、理论和方法的辩证与思考

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在小学生的意识中,在接受数学教学以前已经在无行中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方法,例如简单的算术、简单的数学判断等。然而,这样的自发形成的数学方法是不完善的、没有理论依据的。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到底是应当先教给学生数学理论然后再教给其数学方法,还是应当在学生原有的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然后再教给其数学理论,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根据小学数学的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来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论和方法的教授先后问题,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首先,尊重学生已经具有的数学方法并充分发挥其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支撑性作用和带入性作用,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完善和提升;其次,强调理论的作用,科学的数学理论对于实际数学方法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应当让数学理论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和根本,而不是让学生把经验性的数学判断当作数学学习的基石;最后,理论在前、方法在后,二者结合,理论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为理论提供验证,只有充分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学习体系,这样有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教师为主和学生为主的辩证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体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应当以老师为主体还是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这同样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教学实践的长期探讨和创新,现将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总结如下:首先,要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里的教学指的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行为,教师必须重视程序、承担责任、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充分发挥教学主导和引导作用;其次,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自身能动的理解,学习知识的过程,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自觉地进行数学学习,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应当相互结合起来,互不干扰、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教师通过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自觉能动性,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数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引导学生积累数学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课堂探讨和课后作业的辩证与思考

现在的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存在较强的学习逆反心理,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不能做到足够认真对待,让课后作业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效果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虽然在教师的引导和约束下,随堂问题探讨可以让学生认真、充分地参与,但是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仅仅进行单纯的随堂练习是不够的。那么,到底应当更加重视随堂问题探讨还是更加重视课后作业,这也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教师在随堂问题探讨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路得到一定的锻炼,提升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不能忽视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后作业的选择应当从简、从少、从精,在降低学生作业压力、减少学生反感的同时,起到锻炼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作用;最后,随堂锻炼为主、课后锻炼为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考察,让随堂锻炼和课后锻炼的效果都能够得到足够程度的发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需要辨析和思考的现象非常正常。在此种形势面前,教师应当正确对待,积极应对并积极总结。只有对出现的“两难”现象进行合理分析探讨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总结提升,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让教学策略更加科学合理,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金一民.从“数学的知识”走向“知识的数学”[J].教学与管理,2012(23).

[2]罗恩.浅议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上一篇:小学科学“5E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浅谈情境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