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5E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13 04:03:16

小学科学“5E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分析现今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5E教学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尝试于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构建小学科学“5E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5E教学模式”;构建

“5E教学模式”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理科教学。当今国内外已经把建构主义作为改革理科教学的重要理论方式,教育者们构建了很多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但是对“5E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国内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际,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学改革指导方针,对这一教学模式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种构建小学科学“5E教学模式”的可行方案。

一、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偏重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较少注重学生对科学情感的培养。说到底,在教学中,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小学是学习科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科学更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课程。而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科学的兴趣远比学得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在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于死记硬背,缺少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能力方面则更差,更有甚者,连最简单的工具都不会使用。由此看来,小学科学改革势在必行,“5E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一个较好的教学改革的选择。

二、“5E教学模式”概述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的贝比(R.Bybee)开发出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运用调查和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强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建构。这一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因为上述5个环节都是以“E”开头,所以又被称为“5E教学模式”。

1.参与。这一环节是起始环节,教师提出关于周围事物的一些问题,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同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与现在的活动目标联系起来,制订研究规则和步骤。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确立问题的目的都是促使学生参与和集中精力于教学任务,这里的问题要与学生学习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

2.探究。这一环节是本模式的主体,学生制订计划进行研究,搜集证据回答问题。学生一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就可以开展探究活动了。在探究活动中,使他们获得感性经验。在自行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操作材料、进行观察,生生或师生之间随时进行交流。当他们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时,就能促使他们实现经验的共享。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发挥促进者作用,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不断深化。

3.解释。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开始抽象化、理论化,使其成为一种可交流的形式。首先,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学生活动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正式向学生解释每一个现象,包括其中涉及的科学概念。学生要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的解释,并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实验,对自己的解释进行修正、求证与评价。

4.迁移。在这一环节,学生要扩展自己的概念,使其与其他概念相联系,并运用所建构的新概念解释周围世界或新情境问题。迁移活动为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新学习的概念和技能提供了机会。概念应用是探究教学中常常受到忽略的部分,只有在概念应用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科学的理解。

5.评价。在“5E教学模式”中,评价由学生、教师、管理者共同完成。教师和学生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法评价新的知识、理解和能力。此环节是现代评价理论的具体运用。它不但要求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要求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结合,教师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再决定是否需要重复前几步中做过的一个或多个活动。

三、基于“5E教学模式”小学科学教学实例

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5E教学模式”是个十分值得探索的问题。现以小学科学课中的“点亮小灯泡”为例,利用“5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对此问题作初步探析。

1.参与。创设情境:利用野外露营的故事情节引入,怎样连接电池、灯泡和导线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提出各种连接方式,并将自己的想法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既明确了学习任务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地操作材料、进行观察生生或师生之间随时进行交流。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解释。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写出点亮小灯泡的过程,画出电池、小灯泡、导线的连接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电路的概念,帮助学生在有探究事实证据的基础上学习新概念,运用新概念进行描述和解释,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

4.迁移。设问:通过以上学习和探究,如果你遇到此类问题该怎么做?拓展:组装和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思考教室里的灯泡是怎样连接的。学生回顾整个学习的过程,个人总结,小组交流,提出新的研究问题。迁移活动为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新学习的概念和技能提供了机会。

5.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对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开展互评,明确学习中还存在哪些疑问,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

这堂课采用“5E教学模式”:先做后教,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也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从而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说,并尝试设计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在“5E教学模式”中,教师参与协商,鼓励和观察学生的讨论和探究的过程:设计问题情境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参考文献:

[1][美]阿瑟・A.卡琳.教作为探究的科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象的辨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