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3 10:30:23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问题 对策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 ,根据客户所确定的阶段性的生活和投资目标 ,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流状况 ,围绕客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家庭情况、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预期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及心理偏好等情况 ,形成一套以个人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人财务安排 ,并在财务安排过程中相应地提供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化差异性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

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1专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要求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投资、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务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理财经理多由个人业务部门客户经理兼职,人员素质跟不上;而且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资产管理业务,且仅停留在产品上,深层次的理财业务还无法开展。

1.2理财品种不丰富,产品同质化严重。理财业务与传统业务最为不同的就是其“个性突出”,不同理财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利用自己在某一投资领域的比较优势,安排最适宜的投资期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要。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名目众多,但各家银行推出产品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营销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仅局限于利率、汇率挂钩与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的几种产品,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产品同质化严重。

1.3金融市场不发达制约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我国目前尚未实行利率市场化,金融企业竞争只能通过产品和服务进行,而无法在货币价格上给予优质客户更多的优惠,更无法通过货币价格在产品上有所创新。相比之下,国外银行可以在交叉销售时制定更为灵活的定价策略。中国资本市场不健全,可供投资的渠道有限,股票、保险、债券品种单一,外汇资本项目尚未放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这使得中国现在的理财市场必然受到局限。

1.4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虽有效地控制了业内风险,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限制了个人理财拓展的空间。银行、保险、证券各自为自己的客户理财,三个市场割裂,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的体系内循环,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增值。同时,理财机构不能代替客户直接投资,个人理财业务最核心的部分无法实现。银行不能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这从客观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1.5信息系统不健全,服务系统滞后。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之一,要以先进的电子技术、发达的金融网络为依托。而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地方银行,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应的硬件设备也比较陈旧落后,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上与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还不普及,在营销管理方面出现被动、缓慢的情况,导致银行理财业务拓展困难。多数银行的业务运行系统建立在账户基础上,客户信息极为有限,无法有效地加以分析利用。

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己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优质客户的理财服务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竞争焦点。近年来,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理财产品投资范围逐渐扩大,结构创新日趋活跃,产品门类日益多元化;金融危机冲击下,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上升,避险型理财产品成为主流;产品期限结构短期化,申购赎回机制日益灵活,流动性不断增强。

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

3.1建立统一的执业标准。我国国内的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已经着手推广个人金融理财服务。为此有必要通过制定统一的金融理财资格认证标准,树立执业水平的标尺,规范理财师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通过水平测试和水平的认可促进理财师提高专业水平,并通过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强职业道德操守,从而获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与信任。

3.2加强理财团队能力建设。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理财服务团队整体的服务能力建设,不仅仅指理财顾问个人的理财规划能力。一般来说,理财顾问的个人专业能力包括:财经规划能力、节税规划能力、退休规划能力、保险规划能力、信托规划能力等。除此之外进行团队建设还可以保持客户基础的稳定性,在公司银行业务中,往往不会因业务经手人员的变化而客户流失。相比之下理财行业的前台业务主要是由理财顾问与客户一对一的接触,如果理财顾问的流失,往往客户极其容易流失,而作为银行却在这个时候不能保持与客户第一手的联系。理财顾问跟客户的一对一服务方式的同时,作为理财团队应该跟客户保持比较紧密的关系,用一种服务的风格吸引住客户,这也将是团队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风格的考验。

3.3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首先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金融网络的建设,加快信息化技术的管理,大力发展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虚拟服务渠道,同时着手兴建银行内部的网络。其次要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的集成,金融机构要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把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及与其相关的业务操作、处理、管理、控制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系统,使金融机构能够灵活的适应市场需求,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形成经营管理上的优势。第三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这个系统,银行可以留住访问者的信息,可以有效的管理已有的信息,并对信息特别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3.4改善个人理财业务环境,做好业务技术性研究。由于体制的限制,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在经营格局未发生大的变化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应融入现行体制,在组织架构和业务分工的重组中,要充分研究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特殊性要求,成立一个职权相对独立、职责明晰、专业结构精良的业务部门,负责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做好个人理财业务内容创新的研究及客户个人理财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适合其资产增值的规划,这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十分关键的环节,要确保个人理财业务内容充实,理财理念科学可行。

4、结束语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个人理财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之间相互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商业银行新的、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也是商业银行防范化解经营风险,适应国内外竞争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丁敬雯.银行业创新和竞争的新热点[J].现代经济探讨.2003

[2] 肖磊.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困境与解决对策. 集团经济研究.2006

作者简介

严小安,男,汉族,大本学历,1967年出生,经济师,现从事银行经营管理工作。

上一篇:DPPH法研究北沙参茎叶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 下一篇:农机购置补贴及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