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3 09:32:37

浅析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摘 要】长期以来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探究性学习以创造性为主要特征,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本文试图研究实施探究式学习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新方式、新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81-02

一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与反思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常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很少布置如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看来,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感觉负担很重。这一状况应有所改变,学习应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应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课程和教学是彼此分离的两个领域,课程规定教学内容,教师无权对此进行变动,其任务就是教学。因此,教学就是教教科书,就是把教科书里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这种狭隘的教学观使得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向学生传递信息,注重在“教”上,而忽视了学生,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正是出于对这种传统的教学观的反思,教育部于2001年7月正式出版了《英语课程标准》。此次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建构新的教学观。《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同时也指出:教师要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判断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培养语感能力。

二 探究式学习活动分析

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理解和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往往会出现两方面的偏差,一是将探究泛化,一是将探究神化。具体来说,泛化就是将人们早已熟知的教学形式“换汤不换药”、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地冠以“探究”的光环。这种教学中的学生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会习惯于被动地等靠教师,这就是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吗?而神化式的探究则是指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再到解释的形成和结论的得出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就英语学科而言,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能力出发,神化式的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在无教师引导的前提下,自行阅读文章,总结话题,继而写出与话题相关的作文。由于无必要的指导,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必定会不符合英语作文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探究不实施也罢。这两种理解都背离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意义,如不及时纠正,将会极大地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三 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1.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各种方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任何一个学科中,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来说,学生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学习就只能采取被动的、消极的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学生围绕一定情境或问题开展的自主搜集资料的过程(提出问题后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了解有关的已有知识),其实就是一种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具体说来,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课堂活动前,教师应当通过问卷或是座谈的形式,了解全班同学对所要探究问题的知识储备情况、学生的兴趣及专长,对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足够的估计,并作好应对准备。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重寻疑设问。无论是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是在提供材料时,都要注重寻疑设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探究,进而将这种问题意识作为英语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2.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

任何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不会在知识水平和能力方面全部保持一致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时应注意难度和广度问题,注意探究内容的阶梯性和层次性。也就是说,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并防止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控制和把持着局面。

3.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这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还要注意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

四 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在给予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前提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间的协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探究式学习细致化、科学化、大众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创造一种开放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自主地位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纲要[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杨俊伟.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3]王之江、沈昌洪、程亮.探究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凸显信息技术的特点,实现语文高效课堂 下一篇:浅谈聋校“音乐”教学之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