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区域差异》学法点睛

时间:2022-09-13 07:48:00

《中国的区域差异》学法点睛

一、抓特征,理关系

例1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1)~(3)题。

(1)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拔 B. 距海远近

C. 气温高低 D. 地表植被

(2)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 沙尘暴 B. 泥石流

C. 地震 D. 水土流失

(3)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B. 工农业用水较少

C.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D 有凌汛现象

解析 该题组通过区域图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考查降水、河流水文特征以及主要自然灾害。(1)西北地区降水东西差异显著与距海远近有关。(2)由于该区降水少,植被稀少,地表松散物质多,加上风力大,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沙尘暴。(3)黄河进入兰州以下河段后,工农业用水量增多,流量减少,流向高纬,有凌汛现象。

答案 (1)B (2)A (3)B

点拨 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受地形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干旱成为本区的显著特征,并深刻影响了本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从自然景观看,气候干旱使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地表植被稀少,以荒漠、草原景观为主;地貌多物理风化、侵蚀地貌;土壤贫瘠,多沙质土壤。从人文地理环境看,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在水源区有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受水源限制,地广人稀,人口、聚落和交通线多沿绿洲、河谷分布。

二、重比较,求异同

例2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 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

B.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C. 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 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2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 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 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 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 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解析 (1)由图可知,北方地区水资源少、土地资源多,故水土资源配合欠佳;我国南方地区人口比重大,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是北方多于南方;由图中所占比例可计算出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不到北方地区的1/2。(2)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降水少,这是造成南北方水资源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 (1)D (2)B

点拨 不同的区域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差异性,学习时要善于运用比较法。如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方面比较;人文地理特征差异从农业、工业、生活习惯、生态问题等方面比较。

我国区域差异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而且还表现在区域内部,如西北地区干旱是本区的显著特征,但其内部也有差异,对生产活动影响非常深刻。

畜牧业:贺兰山以东草场质量较好,为草原畜牧业;贺兰山以西气候干旱,牧区集中于山麓和山坡地带,为山地畜牧业。

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以黄河水灌溉为主;河西走廊、新疆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为主,发展绿洲农业。

人口和城市分布: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交通线两侧,呈点状、条带状分布。

三、巧读图,善应用

例3 读甲、乙两省区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分别为 、 。

(2)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两省区地形的显著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3)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1)经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农业生产的优势;(2)从河流的流向地形特点;(3)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体现扬长避短的指导思想。

答案 (1)热量 光照(2)海南:中间高,四周低; 新疆: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判断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由地势高向地势低的地方流)。(3)甲省(海南):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建立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乙省(新疆):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建设能源基地。

点拨 学会读图,获取地理信息是研究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不要仅仅停留在再现和记忆区域地理事实的层面,而应当把着力点放到调动知识和运用地理原理、规律探讨地理问题上。把握四个主要步骤:在哪里?(空间定位)――怎么样?(归纳描述)――为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办?(论证阐述)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 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

A. 土壤 B. 热量 C. 水源 D. 光照

2. 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

A. 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B. 多洪涝灾害

C. 水能丰富 D. 森林分布广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表,回答3~5题。

3.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

A. 上海 B. 黑龙江 C. 吉林 D. 浙江

4.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少但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水热充足 D. 机械化水平高

5. 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B.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C.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D. 积极开垦山坡荒地

上一篇:孩子为什么不搭理你 下一篇:孩子不愿交朋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