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时间:2022-09-13 07:43:47

浅析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肖邦是浪漫主义作曲家中最革命又最古典的,他那具有波兰民族特色的自由速度(rubato),前所未有的钢琴上的色彩和音响的想象,《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4个乐章紧密联系有机结合,各自蕴含着不同的音乐表达和深刻的音乐意境。这首作品以其真挚的爱国之情,迥异的风格对比,在肖邦的三部奏鸣曲套曲中最富盛名。

【关键词】肖邦;第二奏鸣曲;音乐风格;创作背景;作品结构;演奏技法

一、肖邦音乐风格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浪漫主义时期颇负盛名的钢琴音乐大师之一,是19世纪上半叶被誉为最伟大的钢琴诗人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在古今中外音乐史上,像肖邦这样将全部生命都献给钢琴创作的音乐大师是绝无仅有的,他将一生都倾注在钢琴音乐上,他一生共创作了247首作品,大部分为钢琴作品。

肖邦的钢琴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的作品的创作题材与祖国的生死存亡以及民族的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创作在继承古典音乐时期音乐风格特征的同时,结合本民族音乐风格特征,在诸如练习曲、叙事曲、奏鸣曲、前奏曲等音乐体裁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以形成自身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开辟了钢琴音乐的新大陆。

肖邦的音乐作品旋律线条优美而流畅,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在作品创作上,肖邦突破了钢琴音乐传统的表达方式,他把具有本民族特色风格的音乐元素,以歌唱的特点加以创作,让音乐语言更加生动化和人性化,从而使音乐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二、创作背景

肖邦的这首第二钢琴奏鸣曲《葬礼进行曲》作于19世纪三十年代,此时他已在法国这个当时的欧洲文艺的中心有了立足之地,但是乏味的社交生活,对于祖国的思念以及精神上的孤单让他一直处于忧郁之中,这首作品写于1839年夏天,此时的肖邦远离了喧嚣的巴黎找到了心灵中的一片净土,者不宜降b小调进行创作的作品是与肖邦自身的脱离不去的感情基调相关的。此时的肖邦无论是在创作的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开始趋于成熟。

三、作品结构分析

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一起真挚的爱国热情,乐章间迥异的风格对比而闻名于世。该奏鸣曲套曲共有四个乐章组成,第一和第二乐章的风格是比较的相像的,而第三和第四乐章的音乐性格变化比较大。

第一乐章为庄严的慢板,主题动机比之前快了一倍,快板、激动不安的,降b小调,2/2拍,奏鸣曲式,明显的传达出一种焦躁的情绪。先由低沉缓慢的4小节序奏,刚劲沉重的八度拉开了全曲的序幕。从第9小节开始,,出现急促的主题,低声部是双倍速度特有的激烈的伴奏,左手的跑动好似一种内心力量的涌动,但又由于不断插有休止符而好像在不断地喘息,显得焦虑不安。情绪越来越激动,内心的弦越绷越紧,一直到第41小节,出现降D大调副题,情绪才转变为平和宁静。但是安静的情绪又如昙花一现,马上又激动起来,露出狂热的气势,速度有些加快,双手八度坚定有力,从而回到激昂的基本情调,到了呈示部的最后,音乐忽然冲破了平衡,结束在不谐和的属七和弦上(第103小节)。再现部用如歌的旋律替代了焦躁不安的情绪,在210小节,结束部开始了再现,作者心中高涨的热情再次燃起,经过一系列华丽的旋律和急促的柱式和弦后,将乐章推到了fff的力度结束。

第二乐章为谐谑曲,本乐章是以威严的旋律开始的,双手八度坚毅有力,曲调高涨,并且夹杂着恐怖的气息,后面六度和弦的连续半音阶让观众听起来更是心底不安。速度转慢的中部有着天籁般的甜美旋律(第81小节起)。旋律丰富着整个音乐和声。主旋律在右手的上声部与中声部之间流动,最后逐渐推向高点,双手八度一组组加快速度,进入主部的再现。从第190小节起,是谐谑曲主部再现的开始,经过中间部分柔美忧伤的旋律,音乐又重新恢复激昂的气势。在主部反复之后,速度转慢的中部旋律被转用为尾声而反复,音量一层层减少,速度逐渐放慢,似乎有气无力、很艰难地前行,是如此的无助,又是如此的悲伤,留下一片余韵无穷的意境。

第三乐章为慢板(Lento),又被称为《葬礼进行曲》,降b小调,4/4拍,整个乐章在Lento的速度下弹奏,缓慢、忧郁,整体结构为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为降b小调,结构是有再现因素的并置性单二部曲式。中间部分降D大调,是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但作者似乎很偏爱这个插部,每部分都用了反复记号,拖长了乐章的时值,中段(第31小节起)仿佛是对遥远的祖国和遥远的过去的回忆。分解和弦好似对第一部分沉痛忧郁的心情进行寂静的安慰,平静而优美的旋律如来自天上清朗的乐音,如无声的眼泪,悲痛的回忆,寄予了无限的深情。之后是完全再现。中段之后再现的进行曲(第56小节起),又一次使人追忆起那悲伤的情景,人们的思绪又被拉回到残酷的现实。最后犹如送葬队伍慢慢地远离,逐渐地消失,留给我们的是虚无的世界。

第四乐章为急板(Presto)降b小调,2/2拍。最后的乐章是由第75小节始终齐奏的三连音符奏出,这个乐章篇幅不长,左右手不停歇的八度齐奏音流,均匀连贯,中间没有一点缝隙,但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其中有组织的节奏,从而牢牢抓住这个乐章的生命力。乐章在最后的三小节才与前面出现对比,弹奏时有二分休止符的73、74小节一定要将休止的时值空置的完整,在力量上做的弱一些,体现出安静,然后以爆发的力度将该套曲最后一个主和弦弹出,结束全曲。

四、音乐演奏技法分析

肖邦的钢琴作品属于古典浪漫派,因此,在弹奏时要注意音乐的严谨性和旋律性,因为肖邦独特的钢琴诗人的音乐特点,更要注意其中的诗性色彩。全曲被抗争和哀痛的情感基调所贯穿和奠定,四个乐章紧密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演绎着民族存亡的篇章。

第一乐章,由沉重的引子开始,刚强低沉的八度拉开了全曲的序幕。从第9小节开始,急促的主题开始出现,低声部运用了激烈的伴奏,右手不停的跑动好似内心的挣扎和涌动,从第一个音落下开始,小臂的力量需要迅速传递到手指中去。进入主部后节奏需要非常地规整从而呈现出作品的整个面貌,由于副部的旋律音程比较密集,所以踏板在保持音乐连贯时要随着旋律的走向而留有余地。展开部引入部分中主部动机的节奏,这样才能和主部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利于弹奏,在进入副部之前,要一气呵成的去弹奏。

从第二乐章开始的地方,f力度的弹奏决定了整个乐章的情绪,从第38小节的半音阶跑动开始,浪漫主义时期的炫技手法开始出现,所以在弹奏中需要手臂格外放松,同时初见的速度要迅速而不能拖延时值。

第三乐章,似乎是对曲名“葬礼进行曲”深刻的诠释,但这一乐章所表达的是天堂般的安逸而并非地狱的阴暗,左手在和弦弹奏时,手臂要自然的贯穿力量,虽不像前两个乐章那样激情洋溢,但也绝不失自由色彩和歌唱性。

第四乐章疾板的速度更像是一首练习曲,在看似无厘头的手指跑动中,音乐的色彩随处可寻。乐章在最后三小节开始出现对比,在安静的同时,以爆发的力度将该乐章最终在一个主和弦上奏响,从而结束全曲。

五、总结

在肖邦生平所创作的三首奏鸣曲中,第二钢琴奏鸣曲可以说是他标志性的一首奏鸣曲作品。不论是作品的布局还是反应的思想内容,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肖邦将自己的作品与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作为一个时代代表性的作品,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它解读它。

上一篇:浅析米兰风格的别墅设计 下一篇:装饰绘画中的综合材料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