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铁路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13 06:47:34

江苏如东铁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铁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更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对如东铁路建设及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对如东铁经济的再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如东铁路;发展规则;铁路经济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114-02

铁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今,如东海洋铁路的建设将书写铁路发展的新篇章,它对加快江苏沿海港口临港工业及城镇一体化,充分发挥洋口港深水优势和路网的综合效益,开启如东新的交通网,促进区域联动的发展,推动如东经济腾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洋铁路是南通组合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洋口港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如东沿海综合交通体系,呼应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和南通市“江海联动”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的建设也必将进一步提升洋口港区的集疏运水平,扩大洋口港腹地范围,加快推进如东经济外向化进程,促进港区的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洋口港的吸引力、影响力,促使洋口港重大项目早日落户;进一步增强如东和洋口港的要素集聚能力,形成新一轮竞争优势,使之成为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排头兵。

1 如东铁路概述和发展规划

如东海洋铁路西起新长线海安县,东接洋口码头,线路基本呈东西走向,经过海安三个镇,如皋一个镇和如东的七个镇。到2010年底建成后,北可接陇海线,南可经沪宁线、沪杭线、浙赣线进入中国铁路网。目前,如东海洋铁路一期工程全线已经开工,并且已完成了征地拆迁和部分路基工程,预计下半年可进行铺轨作业,如东车站和茶车站等车站的建设规划也已形成,正等待铁道部审批。

根据铁道部陆东福副部长的指示精神,如东县和上海铁路局早在今年9月初就在上海铁路局签订了合资建设上岛铁路的协议。根据协议如东铁路办在开展海洋铁路建设的同时开展如东海洋铁路二期上岛方案研究,预计铁路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上岛。方案初步规划了从海洋铁路终点站连接洋口港人工岛(西太阳沙)的线路,正线全长19.3公里,其中跨海大桥长约14公里,全线不设中间站,技术标准同海洋铁路。项目投资14.65亿元。目前预测建设总工期大概为三年36个月。

如东铁路办根据国家加大投资等相关文件和相关会议精神及港口开发进展情况,正积极调整计划,预计在2009年12月份开始收集资料,2010年1月份进行相关委托,配合建设煤炭物流基地,争取在2010年4月份前完成项目的预可研,在10月份完成项目的工可研等相关工作,争取在2009年拿到国家相关投资计划,列入国家的笼子。

2 如东铁路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2.1 服务洋口港,实现海洋运输与铁路运输的无缝链接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全球经济调整的背景下,该规划的出台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而规划把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列为三个中心建设城市,意味着南通更进一步兼具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而如东作为南通发展的重点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东以“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城相长,衰荣共济”作为发展思想,以大产业带动大港口建设,以港兴县,使江苏的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好的服务江苏,服务上海。而如东也正在竭力推进以洋口港为龙头的沿海开发建设,全面提升沿海开发水平和项目的科技含金量。

洋口港――如东得天独厚的深水大港,她位于长江口北翼,南枕长江,东临黄海,隔海与韩国、日本相望,隔江与上海及苏南相依,溯江联结长江中上游诸省,是我国东部地区“外引西进”的理想桥头堡,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洋口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不仅能带动如东的经济快速发展,更能带动南通、泰州、扬州、淮安等地的经济实现跨越,使江苏沿海经济带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辐射中心。

然而,已经实现初步通航的洋口港目前还面临着诸多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需要加紧步伐。如东作为南通的交通“末梢”现在仍没有一条现代化的铁路,这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东生产的棉花和海鲜就是因为没有便利的交通作为保障,只能在墙内开花,而今又加上大港口的建设,对铁路的需求迫在眉睫。

而有了海洋铁路,不仅如东铁路有了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能形成洋口港与全国铁路网互通的综合运输体系,为洋口港区具有接纳大吨位煤炭和矿石船舶的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把洋口港的货物运到全国各地,还可以把全国各地的货物运到洋口港。铁路上岛后,还可以实现海洋运输与铁路运输的无缝链接,实现海铁联运。届时,从大型船舶卸下来的煤炭、矿石和集装箱等大宗散货能马上装上火车,通过铁路网络输送到目的地。相对于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不仅具有大运量低成本的特点,更能克服天气等自然因素对运输的阻碍。可以预见,随着铁路的建成,洋口港将发展为一个集装箱林立,货船来往频繁的国际性深水大港口。

2.2 贯通洋口开发区,打造能源基地

铁路经济强化了区域经济的低成本优势。“资源进、产品出”的经济结构和“手无寸铁”的交通状况,造成如东经济长期依赖公路运输。据测算,公路每吨公里的运输成本为0.48元,铁路0.09元。假如有1/2的运量为铁路运输,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将降低约为十几亿元。

另外未来长江流域用煤总量仍有较大增长,预计2010年调入超过2亿吨。按2008年国投与南通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在洋口建设华东地区配煤中心,由曹妃甸港5万吨以上的煤轮至本港。结合配煤中心总体规模有4000万吨的煤中转量,另考虑今后长江流域煤炭市场的发展情况,适时建设相应的中转规模。届时铁路将发挥运能大、运价低、速度快、全天候作业、安全性能好等特点,运输煤炭到江苏扬州、淮安、盐城电厂及宁启、新长沿线周边地区工业企业厂。

铁路经济打造港铁联动的经济产业链。在临港产业规划上,洋口港将重点发展以能源、石化、冶金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3+1”产业格局,同时整合工贸互动的供应链体系,在铁路货运场站周边打造工业新兴功能区和商贸市场集聚区,通过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现代企业之间的对接,加快二三产业集聚,实现高效物流向供应链一体化转变。力争用10至20年的时间,努力把洋口港打造成江苏沿海重要的冶金基地、全国绿色能源基地、国际水平的现代化石化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物流中心。

海洋铁路的开通为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开拓了新视野,为洋口港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海洋铁路线路靠近如东临海工业区和临港工业区,方便工业区专用线的接轨,能满足铁路运输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和远景货运增长的需求。通过海洋铁路建设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促进人流物流,更有效提高洋口港港口集疏运能力,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海洋铁路的建成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洋口工业园区落户,带动洋口工业园区的发展,更使洋口港集成强大的集疏运网络,连通港口直通经济腹地城市,将建设中的洋口港与苏中地区紧密连接,使沿海开发的辐射带动力拓展至更大范围。

一批重大的项目已经或将要落户在洋口港。目前中石油已经把如东作为一个发展的战略性基地在进行规划建设。像澳门永晖集团、国投,将在如东投资物流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可以说这些重大项目的落户,是洋口港开发建设当中重要的一环。县政府精心谋划,全力打造以货运场站为核心的城市物流、市场集聚和工业新兴区,发展沿海经济轴心带,使铁路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转型的新支撑和结构调整的新支点。

2.3 打开如东大门,真正成为黄海旅游胜地

如东人民的出行一直以公路为主,短距离快捷便利,但长途出行的时候需要到南通或上海转车,这不仅增加了如东百姓的出行成本,还延长了在途时间,特别是当天气条件比较恶劣的时候,公路交通远比不上铁路交通的安全和快速。所以海洋铁路的筹建受到了如东百姓的热烈期待,不仅结束了如东零铁路的历史,更为如东百姓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如东来了解这座海滨城市。

来如东的旅客多是周围县市地区的百姓,旅游方式也是以自驾游或一日游旅行团为主。交通不便致使如东很难吸引内陆地区旅客来看海观光,旅客在如东逗留的时间也比较短,旅游时间和旅游消费都很有限。

如东旅游魅力因海而生,2007年,在小洋口地区成立全省第一个以发展旅游产业为特色的经济开发区――如东县旅游开发区,规划出100多平方公里,重点建设以沿海森林公园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以滩涂踩文蛤为特色的“海上迪斯科”景区,以滩涂放风筝为特色的“空中交响乐”景区,以展示渔村民俗为特色的渔村风情区,以大型渔港、洋口深水大港为特色的港城景区及与其配套的海鲜餐饮休闲区。又先后开发的亚洲第一风电观光、全国最大的人造渔港、飞檐斗角的海印寺、满眼绿意的乡村俱乐部、绵延百里的海滨防护林、雄伟的跨海“巨龙”黄海大桥等新景观沿海而生,今年前来观光、消费的中外游客预计将达90万人。

海洋铁路的建成能让如东更好的融入江苏旅游圈,成为多条旅游线路上的一个连接点,而不再是旅游地图上孤立的一点。这样就能让更多的百姓来到如东,体验不一样的海边风情,品尝到当地味美纯真的海鲜,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东,扩大如东的影响,更能让如东旅游成为如东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如东海洋铁路的意义

铁路建设作为江苏新一轮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重点,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发优势明显,铁路线在规划和设计中高瞻远瞩,充分考虑当下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铁路现代化、科技化的要求,社会经济货运和客运的需求。海洋铁路对于如东来说不仅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保障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在如东未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作用。

上一篇:加快推进安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