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时间:2022-09-13 04:51:31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观察与护理对策,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轻、重度新生儿窒息无1例死亡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及时抢救和有效复苏及复苏后正确观察、护理和治疗,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复苏 观察 护理对策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产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共分娩新生儿910例,发生轻、重度新生儿窒息无1例死亡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标准:在本次研究的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实用新生儿学》标准分类: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为4~7分为轻度窒息,小于或等于3分为重度窒息[1]。

结 果

及时抢救和有效复苏、复苏后正确的观察、护理和治疗,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护 理

复苏的护理:一旦发生窒息,严格按照ABCD步骤进行,顺序不能颠倒。①畅通气道:新生儿置于预热的保暖台上,患儿仰卧,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颈部稍向后伸仰,使呼吸道保持通畅,迅速清除口、鼻、咽、呼吸道分泌物,先吸口腔,再吸鼻腔。②建立呼吸:拍打婴儿足底或按摩患儿背部等触觉刺激,促使婴儿啼哭,建立呼吸。如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或仅手足青紫可予观察。没有自主呼吸的或心率<100次/分,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一次一压20~30次/分,新生儿胸前微微隆起时即停止吹气,也可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下巴尖端、口鼻、不盖住眼睛,通气频率为40~60次/分,呼吸比1:2,压力以见胸动和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如无规律性呼吸或心率<100次/分,须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③恢复循环: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秒后,心率<60次/分或心率在60~80次/分不再增加,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可采用双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下1/3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120次/分,压下深度为1.5~2cm,按压放松过程中,手指不能离开胸壁;按压有效时可摸到股动脉搏动。④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止血,纠正酸中毒。在执行中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分钟8~12滴为宜。如在短时间内输液过多可使心脏负担过重。严格掌握用药后的反应、药物效果[2]。抢救时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人工呼吸时吹气不可过猛,加压给氧压力不可过大。复苏体征指标为出现自主呼吸,皮肤转为红润,心率大于100次/分,神经反射出现。

复苏后的护理:病情稳定后,可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暖箱温度应根据患儿体重调节。患儿皮肤尽量维持在36.5°左右。无暖箱的情况下,用热水袋保温,但需防止烫伤,水温不超过50°为宜。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儿心电监护下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常因环境改变而受影响,保持室内环境温度的恒定,给患儿足够的水分和热量,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①呼吸是监护的重点。如果呼吸频率>60次/分,呼吸暂停大于15~20秒/分,伴有心率下降,唇周及四肢肢端发绀,有呼气性,需及时吸氧。出现鼻翼煽动、三凹征时属重症,提示有严重的肺不张或肺透明膜病,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抢救。②心率的监测:注意心音强弱,心率是否齐。心率如果降低至80次/分,胸外按压或应用兴奋心脏的药物。如果心率达180次/分以上,可能有心衰的发生,根据医嘱用强心药。③血压的观察:新生儿窒息属于一种休克状态,必然影响血压。足月新生儿出生血压70/40mmHg,收缩压40mmHg或继续降低时,提示新生儿周围循环衰竭加重,应立即补液改善休克状态。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注意患儿神志是否清醒,反应是否灵敏。若出现面部、四肢频繁抽搐,考虑患儿颅内出血窒息引起脑缺氧。由于窒息缺氧患儿的括约肌松弛,胎粪可在生前已部分排出,生后无粪便或因肠蠕动减少而粪便少,也可因窒息缺氧血液重新分布而致肠道缺氧。于生后几天出现腹胀和带血性大便,小便也因缺氧缺血致肾脏受损引起排尿减少。所以对大小便的次数、性状、颜色、量的观察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防止交叉感染:根据新生儿复苏后窒息的程度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应遵医嘱持续给氧、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因为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低,病原菌易侵入机体引起感染,复苏后新生儿应放在清洁、消毒、隔离的高危病房,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戴口罩、穿工作服及干净鞋子。有呼吸道感染者禁止接触患儿。复苏儿出生3天内不宜沐浴。

喂养:做好母亲的心理护理,使其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同时做好家属的安排工作。细致耐心的解答病情,介绍有关医学基础知识,减轻家长恐惧感。窒息患儿延迟喂养。有呼吸暂停发作的患儿应暂停喂养。因为急于喂奶,随时会导致窒息发作加重脑缺氧。轻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如反应和吸吮反射好的新生儿指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如吸吮能力差,可用滴灌或胃管喂养。指导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挤出乳汁由护士用小勺试喂,无呛咳可按时由护士喂养。重度窒息复苏恢复欠佳者,适当延迟开奶时间。

安静:保持安静,减少搬动,避免惊扰。护理和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头部略抬高以减少颅内出血。

记录:认真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整体护理,必要时准确及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殊情况随时记录患儿的病情、治疗、护理处置等内容,及时报告医生以供诊疗参考。

讨 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本病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发病率5%~10%[3]。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呼吸,增加通气,保证氧气的供给,维持有效循环和药物治疗的同时随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可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发生,降低围产儿伤残率、死亡率,对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自励.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和诊断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

2 崔炎.新生儿窒息.儿科护理学,2008,144.

3 崔炎.新生儿窒息.儿科护理学,2008,142.

上一篇:一种适合新生儿的静脉采血方法 下一篇:婴幼儿浅静脉留置针保留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