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改造之旅

时间:2022-09-13 04:48:31

陈小姐,35岁,外企主管,生完孩子就不断发胖至严重超标,虽然一直为自己的身材烦恼,也想尽各种办法减肥,没少花钱,也没少用精力,可效果却甚微。

王先生,30岁,销售,中学时跟风学会了抽烟,现在每天一定要抽一至两包香烟,虽然知道抽烟的危害,也很想戒掉,但每次都是“三分钟热度”,没过几天就无疾而终了。

刘小姐,22岁,公司文员,习惯把事情放到最后一刻再解决,她知道这种拖延习惯不好,可是碰到下一次,虽然内心挣扎,却同样是拖延到最后一刻,然后再懊悔,不断地恶性循环。

你身边是否也常常有许多人有类似的经验?或者这些经验正是你自己所经受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不能将我们的信念和决心坚持到底呢?为什么总是三分钟热度,好了伤疤忘了痛呢?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念不够坚定?还是我们采用的方法不对?还是没有监督的人?亦或是其他种种客观原因,比如照顾孩子、工作压力等影响了我们的减肥计划,招待客户影响了我们的戒烟计划,事情太难影响了我们改掉拖沓的计划?

中国有句俗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人的秉性、观念和种种习惯难以改变。我们常常看到、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自己的各种问题,如上述拖延、烟瘾、网瘾、瘦身减肥等,每次都信誓旦旦,但都常常无疾而终,而谈起原因就常常归咎于工作需要,事情太多太忙或者他人干扰等。而事实并非如此,究其根源,其实常常是我们内心的不能改变,也就是“本性难移”。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灵力量去改变,再多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劳,开始信心满满,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销声匿迹。所以改变的根本在于心灵的改变,也就是改变应从“心”开始。而“心”是可以改变的吗?人的“本性”到底有没有可能改变呢?“本性”确实是很难改变的,但是,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十分有效的改变心灵的方法――催眠疗法,从本源上改变人的观念、信念从而使得坏习惯停止、上瘾消除,实现自我增进。让我们一起踏入催眠的心灵改造之旅。

一、催眠的前世今生

一片昏暗的场景里,一群人或站着,或坐着,或躺着,当催眠师一声令下,一个人就应声倒下,之后就开始任催眠师摆布:学动物叫,变成钢板,开始哭泣,等等。

这是我们在电视上最常看到的“催眠”场景,催眠果真如此吗?

催眠带给人们的常常是神秘如魔术般的印象,大多数人对催眠可以说是既好奇又害怕。有的人认为催眠是一种类似巫术的心灵控制术;有的人认为催眠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方法。媒体的渲染,例如上述的电视节目、催眠术偷盗银行卡和催眠术骗人等事例,更为催眠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其实,催眠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常见技术,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医学,虽然当时还并未有“催眠”一词,但在埃及、巴比伦、罗马、古代中国都有使用类似催眠技术治疗的记载,可以说,催眠一直是古今中外哲学及医学的基础。然而由于催眠的滥用和技术的限制,催眠曾一度被排除在科学殿堂之外。在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赫尔(Clark L.Hull)和艾里克森(Milton H. Erickson)等心理学家的发展下,催眠研究重新回归了科学。赫尔进行多项研究界定了催眠的标准和催眠状态的定义,而艾里克森的随意式催眠更是开创了催眠技术的新纪元,他们将催眠从以往神秘不可捉摸的概念变成了可以进行实验操作的科学研究,从而使催眠重回科学殿堂。而现代脑神经科学的发展更直观地展示了催眠状态的真实存在,笔者曾经对催眠状态的人的脑波和正常清醒状态下以及睡眠状态下人的脑波进行过分析对比,发现催眠状态下与其他状态下的脑波是有显著差异的。这就证实了人脑存在催眠这种特殊而又独立的状态,它并不是依从于任何其他状态,更是与熟睡状态下的脑波形截然不同,也验证了催眠不是使人入睡。因此,笔者重新给催眠进行了定义――催眠是采用引导的方式,改变人的脑波状态,让人从清醒状态(β波为主),进入半睡不醒的白日梦(α波为主)和潜意识状态(θ波为主),从而更加容易接受对自己有益的暗示。

二、解密催眠

催眠简单来说,就是使一个人进入完全专注的状态并能达成某种目标的方法。在催眠状态下,当事人虽然看上去像是在睡觉,但其意识实际上是处于清醒的状态,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具有感知能力。比如我们十分专注地思考一件事情,旁边的人跟我们说话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只一心专注着我们此刻关注的事情。而催眠正是一种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感知觉、自己的记忆的一种状态。当我们跟着催眠师的引导,专注于我们的感知觉,我们的感受性就会增强,听到我们平常没有注意到的声音,感觉到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绪,拾回我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催眠状态下,人们可以很真切地关注到内心真正的感受,可以很轻易地回忆起自己都不曾记住的事。来访者专注于催眠师的引导,将自己的所有感官意识集中并跟随催眠师的引导,他就会进入催眠状态,而这种进入的行为是自愿的,是在他的意识控制之下的,进入催眠状态后,他的意识也是清醒的,只是这种专注使得他忽略周围的干扰,更容易接受催眠师给予的暗示,而这种接受是必须符合他的需求或者价值观的,例如让一个有强烈羞耻感的人当众学叫是不可能的,而让人交出银行卡和说出银行卡密码更是无稽之谈。所有体验过真实催眠的当事人都会告诉你:他们当时很清醒。

三、催眠的基本误区

1.催眠是让我言听计从吗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人对于催眠知之甚少,对催眠知识的普及大部分是基于娱乐表演。而有些媒体或者个人甚至通过声称催眠是让人“言听计从”来吸引人们关注,同时也使得大多数人对催眠产生误解,认为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会按照催眠师的指令做出任何事来。更有甚者声称被人“催眠”、抢劫等,更加让人谈“催眠”色变。

正如上文所述,在催眠状态下,来访者的意识是清醒的,只是专注于催眠师的引导,接受他愿意接受的一切信息,这些信息或者指令一定是他自己愿意接受的,所以催眠绝对不是心灵控制。没有人可以使你对抗你的自我意识,对催眠师言听计从,就算来访者在催眠状态中,也不会做清醒时不想做的事,不会做任何违反来访者的道德观或价值观的事。你会意识到你在做什么,催眠只是让你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意识,从而自己发现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问题。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所有的催眠治疗师只是帮助并引导你达到催眠状态。催眠更不是吐真剂,你只会告诉催眠师你认为需要让他知道和了解的事。

2.催眠能治好我的失眠吗

很多催眠师常常遇到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当事人满怀热情地来寻求催眠师的帮助,但催眠师悉心了解才发现,他们将催眠按字面意思理解为帮助人入睡。正如上文提到过的,当今脑电仪器和脑神经科学的发展,直观地揭示了睡眠状态下和催眠状态下脑电波的显著性差异,证实了催眠状态与睡眠状态的不同。而催眠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睡眠困难的人入睡,如利用自我催眠给予自己暗示,从而放松紧张的身心而进入睡眠状态,但催眠绝不是促进睡眠的。

四、催眠与心灵改造

那么催眠如何改变我们的心灵?当我们具有希望改变的倾向,却没有足够的信念去改变时,我们可以采用催眠的方式,进入一场全新的心之旅程。当事人进入催眠状态时,由于完全的专注,很容易接受自己需要的暗示,在经过多次重复之后,这个暗示将会根深蒂固,成为之后生活中的信念,从而导致内心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改变。而内心的这种希望将会促进并保持实际行动的进行,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计划及实施计划将会事半功倍。例如,当事人希望戒烟,而一直以来都以失败告终,可以采用催眠的方式引导其想象成功戒烟之后的快乐和幸福感,给予其戒烟的动力,将戒烟之后的美好印刻在其心中成为追求的目标;也可以加入厌恶疗法的催眠想象,引导其想象抽烟的痛苦,再根据行为主义的操作原则制订相应的戒烟计划并执行和评估效果。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是当事人希望的改变而非其他人强加的观念,例如,当事人并没有戒烟的想法,而其家人逼其来戒烟,就不能只使用催眠的方式,而是要结合其他方法。此外要注意积极正向的暗示,不仅在催眠状态中要强调完成行为、达成目标之后的积极正向的体验,还要在生活中给自己施加各种积极正向的暗示,促使思想的改变,进而改变行为,如“我一定会坚持并且一定会成功”。

采用催眠进行心灵改造还要注意一点,即改造是过程性的,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数次的渐进式的合理安排来实现。采用催眠的方式改造心灵可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几类问题,如坏习惯停止、好习惯养成、上瘾消除、恐惧症、缓解生活压力、自我增进和改善等。催眠的关键在于引发当事人的改变倾向,通过各种引导设计,结合心理学与催眠,坚定当事人改变的需求,制订相应计划并执行,最后评估效果。

五、技术运用实例――催眠式体重管理

为什么所有流行和速成的减重法对我都没起作用?在催眠式减重中,你会学到如何改造心灵,去让自己坚持,直到达到减重目标。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证明和不断改进,催眠式体重管理以其有效性和低反弹性,成为十分成熟的课程。

来访者:女性,30岁,未婚,身高165cm,体重80kg,长期为自己身材不够好而苦恼,将自己30岁未结婚归罪于身材不好,过胖。

咨询师了解的情况:来访者注重形象,但是工作过忙,没有时间运动,而对美食也无法抗拒,没有定力,易受外界影响。

治疗过程:

第一次疗程

A. 作完整的面谈/分析。

B. 易受暗示测试(如果已建立良好关系则不需要)。

C. 使用长时间引导方法。

D. 教导和给予第一阶段的自我催眠。

E. 讨论有关的想象法:看起来很好、感觉很好并吃得好。

F. 讨论减重契约。

G.了解个案每天吃的东西。

H. 了解个案喜欢哪些蔬菜和水果。

I. 问个案是否会因情绪因素而大吃或者吃得太快(慢),甚至吃到吃不下等,并且讨论出一种适合的执行疗程。

J. 告诉个案远离磅秤。

K. 让个案购买一件价格昂贵、自己很喜欢但是对于自己来说太小的衣服,挂起来每天看。每次看到这件衣服,都持续地下决心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食量和增加运动。

第二次疗程

A. 回顾上一周成果,根据结果调整,并赞扬个案。

B. 评价第一次的结果。

C. 使用简短引导程序并进行第二阶段的自我催眠。

D. 给个案发展行动暗示。

E. 加强并鼓励个案继续这个疗程。

第三次疗程

A. 回顾。

B. 使用简短引导程序并进行第三阶段的自我催眠。

C. 结合行动暗示及第三阶段自我催眠。

第四次疗程

A. 重复并加强。如果可能,在达到目标时给予证书。

B. 每周监控个案情况,如果个案坚守契约,延长疗程到每两周一次,直到达到目标。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疗程外,还需要教会个案在生活中对自己进行暗示,例如:我会变得健康而且苗条;我对我的重量感到不满;现在我的身体已经不需要脂肪,因此我对脂肪和甜食会没有胃口;我不喜欢冰淇淋,糖果以及馅饼,我也不喜欢蛋糕;我会小口小口咀嚼;从现在开始我会消耗过多的脂肪,我会每周减重2公斤;我这么做,可以更健康,更有吸引力,更有魅力;我想要强壮,有活力和健康;我一定可以达成这个美丽的目标……个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正向的暗示。

如何进行自我暗示的练习?

睁开或闭上双眼,小声或大声地对自己念出以下的暗示。如果可以的话,将这些暗示记在你的记忆里(注解:中途暂停会以“……”来代表)。

我很平静……我觉得轻松……我能自我控制……我很平静……我觉得轻松……我能自我控制……我感觉到安全……我感觉到被保护……我不会再执着……当我不再执着,我所有的肌肉会开始放松……我很平静……我觉得轻松……我能自我控制。

当我所有的肌肉组织都在放松时,一道阳光进入了我的身体……它除去了我所有悲观的想法和感觉……只留下了乐观的想法和快乐的感觉。我很平静……我觉得轻松……我能自我控制。

我的潜意识现在已准备好接收自己已选择好有帮助和有意义的暗示。我承诺自己每个礼拜要减重 1/2~2磅而且感觉很好(重复三次)。吃太多对我的身体非常不健康(重复三次),我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有一个健全的生活。我能完全支配我的饮食习惯……我很平静……我觉得轻松……我能自我控制……我能支配自己。

现在从一数三,然后睁开你的眼睛。你会觉得自己精神变好,反应变敏捷,能够自我控制。

上一篇:井中三分量磁测在尕林格Ⅱ矿区低缓异常区的应... 下一篇:中国古代心理测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