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时间:2022-09-13 03:30:5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摘要 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特征;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03-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呈现一个规律性:即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害[1-4]。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走循环农业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应当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8]。

1 农业循环经济简介

1.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循环经济技术,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减少资源的投入,使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农村综合发展,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遵循四大基本原则,简称“4R” 原则,即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化”(Reuse)准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目标的 “减量化”(Reduce)准则、以生态经济系统最优化目标的“重组化”(Reorganization)准则和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无害化”(Recycle)准则[9-10]。

1.2 农业循环经济的特征

以农业生产为依托,遵照生物学规律,合理安排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围绕物质、能量、养分的循环转换模式,以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开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即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充分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来有效促进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各个环节,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并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资源、物质的投放量和废物排放量。在我国农业生产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具有循环农业思想的生产模式,如北方“四位一体”的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菜—菇—鱼)“三体”复合生态模式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链式生产模式等。农业循环经济的反馈式流程主要是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在生产上主要体现为低投入、高效利用、少开采、减少排放。

2 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使农业的发展能够不断持续下去,要做到该种发展模式,就必须减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禁止滥挖滥采,保证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比较紧张,且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密度大,造成人均资源非常少,二者之间的矛盾迅速升级。如果一直持续经营以往资源消耗高、效率低的生产方式,就会造成我国的生产资源快速减少,最后可能不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种植面积。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必须改变以往的资源消耗高、效率低的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源消耗低、资源率用率高的生产方式,才能使资源可持续被利用[11]。

2.1 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随着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演变,现代农业的生产与现代工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大量劳动力的投入,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增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业污染问题接踵而至,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土壤的营养平衡,污染了环境,且使农产品的品质受到影响,无污染、无残留的农产品越来越少;同时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大气污染更加严重;由养殖业生成的畜禽粪便处理也越来越困难,使得污染的速度加快等。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可以使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2.2 农业与人类的密不可分决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生产必须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然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更替过程,农业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人类是整个食物链的最顶层的占有者,在整个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而农业循环经济能合理调节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人们更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2.3 我国国情决定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贫乏,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人均矿产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2,且我国务农的人口数量大,由农业造成的污染严重。因此,要改变以往的农业耕作模式,否则会加速农业有限资源的耗竭,农业生产环境将遭到不可挽回的污染,因此要将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方式,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3 对策

3.1 扩大宣传,提高循环经济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形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为广大农民在思想上从传统上的经济和自然经济转变为农业循环经济作铺垫,同时可以使农民能够清楚地了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作用和农业循环经济为他们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加强公众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理念的认识,增强他们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生产方式的能力。

3.2 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对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进行贯彻落实,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等。二是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法律法规,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等。

3.3 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

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就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于高新科技,才能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因为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有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及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的速度。另一方面,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如清洁生产技术等),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的示范工程。

农村要想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建经济节约型社会,才能保持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优势的宣传,使人们能够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并配合做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吸收各方的资金,并及时向农民传授新的科学技术,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知识的优秀人才,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使我国进入农业循环经济时代[9,12-13]。

4 参考文献

[1] 韩永清.论农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2):40-41.

[2] 陈红娟.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农业循环经济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2011(11):90-91.

[3] 郑学敏,付立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0(3):83-87.

[4] 宋宗水.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3):4-9.

[5] 尹昌斌,唐华俊,周颖.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1):8-12.

[6] 于国丽,谭桂梅.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4):120-121.

[7] 刘荣章,翁伯琦,曾玉荣,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模式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5-29.

[8] 张国锋,刘乃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理解与路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35):376-377.

[9] 朱婧.农业循环经济的“4R”原则和保障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5-26.

[10] 于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理论探索,2006(4):88-90.

[11] 张德清,苏敏.建立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33-34.

[12] 段燕华,李欣军,张文耀.循环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1-5.

[13] 高雁.浅析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4):86.

上一篇:基层畜牧养殖场地消毒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下一篇:肥东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