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哭”吗?

时间:2022-09-13 02:07:45

哭,是人们宣泄情感的常见方式,在学生作文中,较为常见。然而,“哭”要能真正地起到抒发内心真切感受的作用,真正感染读者,还得动一番脑筋,下一番苦功。“哭”也有学问,也是艺术。“哭”得好不好,直接关系作文感染力的高下。

先看一个学生习作片段:

按照当地的风俗,她的遗体摆放四天后,被送去火化。到了火葬场,刚揭开冰棺,叔叔姑妈、兄弟姐妹们一拥而上,跪在棺前,痛哭流涕。(摘自学生习作《她,牵动我的情丝》)

亲人去世,生离死别,是让人何等揪心、悲恸的事呀!可是到了作者笔下,仅用“痛哭流涕”四字,“惜墨如金”,让人咋舌!试问:如此苍白的表达,哪来的真情?哪来的感染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三)写作”板块,要求初中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才能借助“哭”来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从而感染读者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一、铺陈渲染,摇曳多姿。欲感人心,可借助一定的修辞技巧、描法、锤炼字句等艺术手段,进行铺陈渲染。

让我们看一个高考作文片段: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追寻着一丝光亮,他疲困地睁开了双眼……环顾四周都站满了人……他着急地追问:“孩子,孩……”“孩子上学校了,多亏乡亲们的帮忙啊!孩子刚走。”妻子打断他的话回答道。听后他才松了一口气……他咬紧唇边,因为男人不能哭的思想已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他没有哭出声,只是泪水太倔强,它……它不听劝拦。(摘自2011年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心雨》)

考生为了写父亲流泪,故意撇开一笔,让“泪水”再飞一会儿。先娴熟地运用景物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写作技法,交代相关情节,铺垫蓄势;等到“火候”足了,然后才借助拟人手法——“泪水太倔强,它……它不听劝拦”——从“泪水”的角度,艺术而巧妙地表达了让人刻骨铭心的醇美亲情。

再来看一个片段:

每次回首与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的眼泪就一次次泛滥,涌过那一排排的黑栅栏……初中的最后一年,是你与我走过无数的风风雨雨,是你牢牢牵着我的手!现在,你走了,离开了我。那天,天下着小雨,雨落在我的脸上,不知是雨还是泪,我的心里却下着倾盆大雨……(摘自中考满分作文《坚守那份誓言》)

“眼泪就一次次泛滥,涌过那一排排的黑栅栏”一句,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超越常规思维的语言搭配,动词的锤炼拣择,共同营就了一枚值得反复玩味的情感“青梅”。

“雨落在我的脸上,不知是雨还是泪,我的心里却下着倾盆大雨”,则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有异曲同工之感,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与离别的泪水——内心的不舍之情融合起来,语言清新自然,将回忆的留恋、离别的不舍表现得朦胧伤感,淡淡的忧郁洋溢其间,轻轻地拨动着读者情感的心弦,展现出款款的婉约之美,余味无穷。

二、质朴无华,用“心”催泪。有时质朴无华的细节,也能催人泪下。如果说上一种是细腻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这一种就属于朴实的现实主义风格了。

2010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人与路》这样写道:“耐不住我一再对你的呼唤,在小道的尽头,你转身再朝我挥挥手。我模糊地看到,你用袖子使劲地擦着自己的脸”,一个细节,尽显祖孙情深;“偶尔打电话给你,听你用高兴而微颤的声音,叫我注意身体云云。我呢,总是用不在乎的口气应和着,老忘了提醒你不要吃热过几遍的菜。我知道,你一直在攒钱,为我。我听到你对隔壁的李婶说过:‘俺孙女聪明着呢,俺现在多攒点钱,供她上大学!’”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形成巨大的反差,淋漓尽致地放大了奶奶的爱,着实让人难以控制情感的闸门!“你说,你要等我回来再走,可是你忍了三天三夜,念叨了一个礼拜,我还是没回来。看到你时,你那双在田间耕作了半个世纪的手,已经凉了。我问自己,上哪儿找你?唯有借着这些冥币,让它们为我铺一条‘心路’,寄托我的深情,问候天堂里的你……”作者使用第二人称,向奶奶倾诉满腹的怀念与愧悔,语言质朴而感人肺腑,其间饱含着的情感张力,足以让我们潸然泪下、不能自已。细细想来,这位考生贵在热爱生活,能以一双慧眼“捕捉”生活的细节这个作文之本、写作之源、创新之桨,完全用“心”来叙写亲情,感情自然就显得真挚,表达感受和体验自然也就独特而真切了。

三、前后映衬,矛盾染人。文章在整体构思上,前后映衬,营造出让人内心矛盾交织的情境,亦能感人心魄。

考场作文《坚守坚强》一文,即利用人物内心矛盾的交织,产生令人刻骨铭心的情感共鸣。文章开头说“我不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我常常会哭。哪怕是芝麻大的小事到了我这儿不流下一缸眼泪我决不罢休。”可是,后来“一直疼爱我的奶奶在一个早晨突然离开了我们。我的眼泪不断地涌出来,我根本没有办法阻止这肆意横流的眼泪”、“丧礼结束以后,我去看望爷爷”、“面对突然之间衰老的爷爷,我难过极了,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努力抑制着不让它模糊我的视线。不是我太坚强,只是面对爷爷,我的伤心就是一把锐利的刀,我怎能再在爷爷流血的心上狠插一下呢?”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情感渲染成了山涧潺潺流淌的小溪,悄悄流进读者的心田;为了不让爷爷难过,为了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我不得不伪装坚强,坚守坚强,这种矛盾的情感,两难的欢颜,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失去奶奶的小女孩在爷爷面前的强颜欢笑,只是为了冲淡爷爷对奶奶的怀念和追忆,希望爷爷过得快乐、幸福:浓郁的情感像发酵的陈酿弥漫读者的心扉。

最后,梦境的描写给文章的情感罩上了一层朦胧的月晕,“……梦中的我又去了一个地方,一个我和奶奶常去的地方,一个充满了回忆的地方。看见奶奶正坐在她常常坐的那块石头上微笑着向我招手,我走过去,笑着说:‘奶奶,我很坚强,是不是?’话未说完,我的泪已流下。奶奶伸出手慈爱地摸摸我的头:‘孩子,你可以哭,你可以不那么坚强。’”一番倾诉,像一块巨石投向读者的心海,荡起深深的涟漪!读来让人实在难以自控、欲罢不能,只能以“泪”来宣泄内心的情感共鸣。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借鉴其他领域的创作手法,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漫画家丰子恺老先生的《给我的孩子们》,写“哭”的技法值得借鉴。文章写道:“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broken heart(极度伤心)、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作者善于捕捉儿童的特征,使用类比联想手法,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把“哭”得怎么样表达得细致到位,语言夸张而不失真,幽默、风趣,极富童趣,极具艺术魅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前段时间,一部由河北传媒学院摄影系学生刘啸宇创作的名为《天堂午餐》的6分钟短片在网上广为流传。讲的是一个儿子为在天堂的妈妈做了顿丰盛的午餐。该短片没有花哨的特效,只是以最简单的镜头,最朴实的画面,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沉重的道理:感恩父母,不能等待。短片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当你在等以后,就已经失去了永远……直白的感动往往最能触动人心,最能唤醒人类内心深处最纯真的情感细胞,《天堂午餐》正是凭此抓住了网友的心,不少网友表示自己连着看了四五遍,每一遍都是泪流满面,纷纷表示:尽孝要趁早。短片对于动情点的处理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动之以情,则又不拘一格。一旦我们“哭”之有“道”了,就能收到非常感人的表达效果了。当然,一切的“哭”,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真切的;否则,只能是弄巧成拙,让人生厌、作呕了。

上一篇:“畅”游语文,克服“唱”读 下一篇:浅析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的优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