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都市主义理论的景观策略

时间:2022-09-13 01:48:16

浅谈生态都市主义理论的景观策略

摘 要:2014年经俞孔坚等一批新锐景观设计师翻译并引进了《生态都市主义》文集,重新思考并展现了2009年哈佛这场会议的盛况,这本书也被视为生态都市主义的奠基之作。本文尝试从生态系统思维、场域、基址的自主演替、生态过程的动态描述、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生态都市主义的景观策略,希冀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用于指导我国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都市主义;理论体系;场域;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都市主义的景观策略:

生态都市主义是面对后工业时代,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众多问题情境下提出来的。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有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社会学者、环保人士等众多学科的人士参,这也体现了在面对当今社会问题时各学科的融合。生态都市主义的提出,是有意的将“生态”与“都市”加以弥合,将自然和城市两个看似不能融合的两个矛盾关系并行在一起提出来一种自下而上的生态诉求,反映了设计者对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的境况下,对通过都市主义将城市与自然相融合的期望。

第一,生态系统思维(从线性到非线性)。这一切源于设计师思考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设计理论始终受限于形式的分割、空间的塑造以及风格、意义的阐释等方面的约束,将场地理解为静止的模型。认为机械地将功能区块进行优化组合,便可以得到完美的空间设计,这种将复杂的社会系统过分简化,也导致了园林形式与内容上的单一,忽略了景观内部的模糊性与生物复杂性特征和本身的自组织特征。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由20世纪初物理学(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生物学一起所建构的对世界认知的哲学世界观里。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生态学”和“都市主义”。诸如,多样性流动性、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自组织等术语,也被引入到景观探索当中,从而不断完善我们建构场所的思考方式。

在生物系统与社会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松散的弱连接的关系。而正是这种非线性关系,才使得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维系。从而构成一种有机整体,也依赖于这种非线性的存在,整体具有强大的弹性生命力。试想,如果事物间以一种线性状态存在,某个节点的断裂便会引起整个链条的崩塌,这样的存在状态将会是十分脆弱的。由伊里亚・普里戈金(I . Prigogine)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展示了系统演变的过程,强调非平衡才是系统有序的根源。生态系统也正是一个逐渐远离平衡的高度有序的耗散结构,通过大量的系统内部非线性的联系,进行彼此的物质能量交换达到系统内部的平衡,同时这个系统也是开放的,随时保持与外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这种非线性的生态思维,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思考方法使得设计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第二,场域、基址的自主演替。场地的环境要素是场地存在的客观基础,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状况、水体、噪音、周边环境等,这些要素既是设计的限制条件也是设计灵感的源泉。同时还要考虑场地社会层面中场域的社会性特征,关注时间、事件、环境等未来场地的预见,从物理性空间和社会性事件两个方面去理解场地。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中针对人类行为模式的一种研究,它来源于19世纪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1]一般认为,人的具体行为会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当然场域不单纯指物理环境他人的情感、行为、事件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都是影响场域变化的重要部分。[2]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某个网络,或某个构型。

另一方面,对于基址的研究是生态都市主义非常重要的研究部分,生态都市主义强调积极的环境融入,而非博物馆式的生态的物理隔离。这就要求我们对基址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在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空间中,面对密切交错的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农业、住宅以及片段水域与预留地等生态斑块,“纯粹自然”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承认并积极应对“混杂的地景”才是生态恢复的基础。这种相对碎片化的城市基址特征,源于生物性的城市迭代是不可避免的。

“基址的碎片化特征”与“场域的社会属性”在景观设计层面产生融合交汇,共同对场地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基础的研究内容与场地理解方式 。生态都市主义在对基址和场域的深入研究,使得当代景观在认知模式和操作模式上展现出新的可能性。深入的获取和理解基址信息和场域信息有助于设计师进一步协调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产生的复杂问题,从而为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碎片化与流动性的特征提供设计依据,为景观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和行动方向。

第三,生态过程的动态描述。上述基址和场域中,所具有的复杂的空间形态与社会形态,承载了场地内连续的物质交互和生态流动。在多中心的城市化地区,城市呈现出网络状蔓延状态,各种的如能源的、物质的、信息的各种要素不断流动,展现出动态的和暂时性的景观图景。这种流动性也加剧了各类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而促进了对场地塑造。

生态都市主义与传统景观设计之间存在一种根本的认知差异。生态都市主义认为,世界不是机械的固定的而是随机的变化的,空间的形态、生态的流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等都具有强烈随机性特征,基址、场域形态演变也会受到这种随机性影响。然而城市空间设计的传统手法,由于对几何形式、极简主义等的过分尊崇,设计往往过于主观性和决定性。破坏了自然的流动过程,使得空间形态与生态流动受到阻隔。生态设计必须同时处理好系统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多重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在时间维度的影响下找到自然系统的动态演化的平衡。强调时间向度内,生态的过程性特征是生态都市主义的非常重要的思考角度,它的实现依赖于针对动态的过程分析和表达。

第四,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构建。这种流动性的形态成为理解当代城市的重要思考角度。生态都市主义面对这些现象,使用一种建构生态化、策略化生态基础设施的方法,让景观作为一种媒介在分散的多元的城市中,承担起组织复杂场地中基本秩序的重任,在这里基础设施成为了这种流动形式的重要载体。用景观的水平表面空间延展和生态基础设施的链接系统,代替了以往以建筑构媒介构建空间形态的手法。[3]

在这里,设计师将基础设施视为重要的公共景观来思考,这也是生态都市主义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生态都市主义认为,自然系统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有着巨大的空间依存关系。设计者认识到,着眼于建立与生态系统相联系的景观基础设施网络,可以从中发现出一条新的城市发展途径。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系统之间有着天然的相互作用。基础设施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支撑,在城市公共基A设施中自然的生态交换和继承过程,往往在如城市公园、高架路的消极空间,交通转换枢纽,河道堤坝等层面大规模发生。提倡通过生态过程、基础设施运行以及社会文化需求等层面的共同作用。

人居规划的核心是要平衡城市、自然与人三者的关系,生态学重点研究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基础设施构建,其目标是发展时空生态学,将包括风景园林在内的城市领域内的所有力量和因素,放置在动态的时空平台上加以思考,从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楠.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场域性与公共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4(2):52.

[2]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1):32-35.

[3] 杨会会.近代美国规划设计中生态思想演进历程探索[D].重庆大学,2012.

上一篇:“互联网+”下高校教材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思考 下一篇:浅谈设计管理在中小型装饰设计企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