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三艺体生的数学复习工作

时间:2022-09-12 11:45:46

如何做好高三艺体生的数学复习工作

摘 要 近几年我校的艺体类考生逐年呈上升趋势,他们在高三既要通过专业测试,又要复习所有高中阶段的文化课。因专业培训和考试导致艺体类考生在高三上学期基本无法在学校完成复习,下学期返校后的复习时间又被各种模拟考试切割得七零八落。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这一部分特殊考生的数学复习工作,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值得老师们探究。

关键词 艺体生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90-02

大部分艺体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特别是专业分数高的学生,都想数学成绩能有明显的进步,但由于复习时间短,大部分艺体生都比较“急功近利”,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并且很难克服,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导致考试成绩越来越差,数学学习热情也逐步下降,即他们数学学习坚持性低。针对艺体生的这些特点,如何做好他们的数学复习工作,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探索,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合理制定复习内容

高考复习的内容多,要求高,而复习的时间又很短,只有一个学期,所以复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是复习工作的总指导,教师对高考把握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复习的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认真研究当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近几年高考试题,从中发现、领悟高考的动向,出题的特点以及其变化,归纳出哪些是高频试题,哪些东西是艺术生需要格外关注的,哪些题是经艺术生努力后能拿到分的等等,做到要心中有数。只有老师在这些方面下足了功夫,指导复习时才不会绕弯路,也不会有大的疏漏,也就可以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优化复习策略

第一阶段:从2月底到4月中旬,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梳理高中所学知识,让艺术生达到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这么多的内容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一遍,怕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巩固复习的成果也十分重要。要经常通过练习、测检来检验掌握的效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平时讲课时有意多用那些已复习了的知识,从而起到了让学生常见常练的作用。俗话说熟能生巧,见多了做多了,这些知识方法就会自然变成学生记忆的一部分而难遗忘了。

第二阶段:4月下旬到5月上旬,目的是通过专题复习,让艺体生在高考解答题上也能有一定收获。虽然对艺术生而言解答题相对于选择填空题综合性更强难度也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有所收获。可以在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概率统计、选考这些难度不高的下工夫,同时对于难度较高的解析几何、数列、导数,力争在第一问上有所突破。

第三阶段:5月中下旬,目的是通过做综合卷,检验前期工作的成效,锻炼学生高考适应能力,提高学生高考实战水平。为了使练习更具有针对性,试卷一律采用本地近三年或其他省市前一年的高考原卷。

第四阶段:6月份仅剩的几天,工作重点是设法调节好学生的状态,以便他们能在高考中把自己现有水平充分发挥出来。这一阶段主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心理调节,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不要下任何的指标,肯定他们的进步和能力,使他们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参加高考。二是知识调节,由于这时学生的水平、能力已经定型,所以考前只需查缺补漏,让学生把复习资料按顺序浏览一遍,找出那些模糊不清的东西,最后再巩固一下。

三、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由于大部分艺术生原本的数学基础就差,前段又因专业考试的缘故以致长时间没有接触数学,所以返校后往往感到什么都忘了,什么都不会了,心里是既着急又烦燥,有部分学生想舍去数学,他们觉得用念数学的时间来复习其他科,这样总分可能更高。因此,我们应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使他们恢复学习数学的信心,让他们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备考中去。怎么端正他们学数学的态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呢?针对这一难题具体做法如下:

1.给他们分析现状,让他们知道自己遇到的困难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每年艺术生大多都会处于这样的状况,所以不必惊慌失措。艺术生学数学不需要达到普通文化生那样的高度。由近年来的高考成绩看,艺术生能考到五六十分(满分150分)就基本达到了上述的要求,而高考试卷上低难度基础题的分值就远远超出这个分数。因此,只要大家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内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听讲、去练习、去总结,达到上述目标是不成问题的。

2.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简单来讲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现代教育理论更是认为: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在艺术生高三短短2~3个月的有效复习阶段中,如果师生能处于一种信任、理解、合作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互动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法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引导他们正确定位,合理制定学习目标,不能太高,制定目标让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方向,而且如果目标达成,让学生有成就感,会增强其自信心,进入良性的循环。其次要求学生建立笔记本与纠错本。对于上课时与平常练习时遇到的典型题目,要求学生要及时摘抄下来,平时加强对这类题的理解与练习,有效地利用时间。纠错本更是非常必要,平常做错的题记录下来,常回头做做,可以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再出错,而且可以从纠错本上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比较弱,可以此知识点进行突破,避免一锅捞。教师应注意对于平常考试中学生错的比较多的题,适当整理后印发给学生做,检查他们是否已真正掌握。每次大考后,要针对错题进行补充练习,及时地查漏补缺。这样对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非常有帮助。

五、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高三学生有近半数受到了心理亚健康的侵袭,随着高考的临近,学生普遍会出现“考试综合症”。如果老师不因势利导、及时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越临近高考,越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此时心理的辅导比学习辅导更重要。比如案例一,学生甲的烦恼有三个:1.身体问题,这段时间肚子经常痛,看医生没什么效果,觉得自己好像有大病。2.因为在问老师问题时,同学没按顺序,捷足先登引发了同学矛盾。3.高考临近,班上部分同学数学进步显著,而自己好像还在原地踏步。案例二,学生已因为最近看到个别舍友在整理东西,准备叫家长先带回家,为即将的离别感到很伤感,无法专心备战……学生心理问题很多,若不及时疏导有可能使高三学生脆弱的心灵不堪重负,甚至出现扭曲变形。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这样一个观点:解开枷锁的身体才能舒展,解开心锁的心理才会有活力。微笑着面对高考,是高考致胜的法宝。

上一篇:《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考核方法改革探索 下一篇:消防教育的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