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是北京青年

时间:2022-09-12 11:01:59

我们曾是北京青年

36集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北京青年》近期在北京卫视热播并引起观众热议。导演赵宝刚试图通过该剧倡导一个关于青春的全新理念——“重走青春路,改变中前行”。赵导希望“能对北京青年乃至中国青年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影响多少是多少。”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冯远征、李强、马羚、王志飞、赵世坚、张弛等6位曾经的北京青年,了解他们是如何走过青春之路的,以及对如今北京青年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冯远征:当过待业青年、干过临时工 为学表演走上曲折考学路

本报记者 董岩

冯远征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暴力的安嘉和,《爱了散了》中因生理缺陷而造成心理扭曲的方凯,《天下无贼》中那个娘娘腔的劫匪,荧屏上冯远征尝试了不少变态的角色,生活中的他却是个大好人。因为他的表演太真,也为他惹来不少非议。

出生在北京的冯远征,爸爸是北京空军的军级干部,在他身上,看不到部队子弟的优越感。因为五六岁时,他就随父母下乡,干遍了农活:“我知道西红柿、茄子、麦子、稻子怎么长的。我享受的是无忧无虑的农村生活。”回城后,冯远征进入蓝天幼儿园,曾经在面前表演过节目,那也是他在当演员前唯一的表演经历。

上中学时,跳伞队来学校招人。其他同学不想触碰听起来很恐怖的运动,故意表现得七扭八歪,冯远征老老实实地跑步、跳远,结果被招上了。他跳的是伞塔,28根绳子、4条带子勒住身体。尽管一开始很害怕,当冯远征双脚落地时一下就喜欢上这个很刺激的运动。冯远征在队里的外号是“面条”,因为他没劲儿,只能通过刻苦训练提高成绩。那时他在跳伞比赛中获得了不少奖。

高中毕业时,冯远征面临抉择:参加比赛进入专业队,或者去准备高考。他选择了前者,如愿以偿得到了第一名,却被通知:“你已经19岁了,不适合进专业队。”他想回去复读,学校告诉他:只有参加高考并且分数超过360分的人才有资格复读,那年高中生也不再包分配。冯远征一下子沦为待业青年。“当时我并不痛苦,只是有一种空茫的无力感。我问自己:‘4年努力,就这么完了吗?’”

他想让身为空军首长的父亲帮帮他,父亲却丢过来一句话:“我是不会给你走后门的。”通过哥哥的关系,冯远征进了一家街道办的拉链厂当临时工。“小时候教育我们工人最光荣,进了工厂才发现那不过是自己的想象。”日复一日单调重复,让他只有一个念头:离开工厂。有朋友是文艺爱好者,拉他去参加文艺培训班,授课老师是瞿弦和、张筠英。“业余生活比较乏味,就报个班玩,30块钱3个月,1块钱报名费,一礼拜学两次。第一次上课挺新鲜,老师留作业,朗诵、声乐。”30块钱就是冯远征1个月的全部收入,在那届班里,还有歌手王菲。

冯远征认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出路,他没有给自己留退路,辞了拉链厂的工作,靠打散工交培训班学费。1982年底,他进入“青艺”跑龙套。虽然他有找到组织的感觉,可是当剧院开会、领导接见时,作为临时工的冯远征必须回避,失落感就又在他心中浮起。他于是开始踏上曲折的考试之路。

1984年,他去考北京电影学院,蓝裤子、绿上衣的他在花红柳绿的考生中很土气。因为老师在朗诵中打断他,冯远征在唱歌时自动停了下来。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唱了?他说:“我不想唱了。”让他展示形体,他本来准备了一套长拳,却故意做广播体操应付。即使这样,他在三试中的成绩仍旧是北京市第3名。但最终他还是落榜了,理由是“形象不好”。

1985年考上“人艺”学员班时,冯远征有了影视表演经历,他也被失败打磨得麻木而坚韧,没有太多惊喜。“我觉得也该考上了。”这次终于有人不追究他的形象了,相反,他的瘦弱和文气在老导演夏淳眼里成了块宝。夏淳默默地观察,为复排大戏《北京人》寻找合适的“曾文清”。“我是人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曾文清,有一版是蓝天野老师演的,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馅饼。”夏导排戏非常细腻,仅仅一个撩门帘的动作,就让冯远征排了一上午。夏导说:我希望你明天穿一双布鞋、留—个分头来排练厅。后来冯远征才明白:分头用来增加年龄感,脚上的布鞋自然而然使行动变得蹑手蹑脚。

李强:在快乐中苦行

本报记者 彭立昭

采访他的时候,我的问题如果需要他想一想再回答的话,他的动作就常常是:往紫砂壶里续水,然后点燃一支烟。于是,他自信而又充满硬汉气质的脸庞便被白色的烟雾罩住了……他就是曾在电视剧《江山风雨情》中扮演崇祯皇帝、《水浒传》中饰演西门庆、《誓言永恒》中饰演朱学峰的著名演员李强。在烟雾轻漫之中,听他徐徐地说起了曾经的“北京青年”的往事。

在谈话中,李强几次提到自己具有山东人豪爽的性格,但他实际是在老北京一个大杂院里长大的。他幽默地说,父母是很有成就感的“新北京人”——虽然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但受人尊重。这还不算,至少还能给家人带回乐子。李强性格开朗,做事认真,对朋友讲义气,颇有侠义之心,这是圈里人对他的评价。他说,一直以为自己是AB血型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事心里有一种使命感和神秘感,“穿透力”强,总想刻意去追求点什么。后来,他体检时才知道是A型血,他有点纳闷,“我哪像啊,我那么开朗的一个人?”

在家里,李强排行老二,小时候很淘,是一个心思敏锐、善于幻想的孩子。他和姐姐各有性格,但相处得十分融洽。李强说小时候很多事情很依赖姐姐。在小弟的眼里,妇妇是个人尖儿,他从小就把姐姐当“偶像”一样崇拜。“因为我姐姐爱唱歌跳舞,身上具有一种别的女孩所没有的灵气——尤其是朗读,声音非常甜美动听。姐姐有次问我长大了干什么,我说打篮球吧,或者去当兵,姐姐说我该去学表演,可我根本就对表演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喜欢。姐姐就说,那你跟我学吧……”于是李强跟姐姐很认真地学了一段时间的“表演”。

一开始学的是朗诵,李强总觉得朗诵太拿腔拿调了,根本就是不让人好好说话。可是有一次,姐姐给他准备了一篇名叫《无家可归的魂灵》的叙事长诗让他朗诵。没想到,朗诵完这篇长诗,他竟把自己给感动了。心潮澎湃的他从此喜欢上了朗诵,喜欢上了表演。“我姐姐是学校文艺队的骨干,又很有表演天赋,后来,她被艺术学校看上招为广播员,但我爸妈反对,不赞成她干这个行业,怕以后没有‘铁饭碗’,我姐后来考上了北京卫校,算是继承我妈的职业了。姥爷和姥姥为人相当好,和我们同住一个大杂院里的五户人家相处得很融洽,他们特爱做善事,从不说三道四,很受大伙尊敬,所以院里一旦有事,两位老人就成了调解员。我不知有多少次被两位老人派去‘问寒问暖’,手端着老人蒸的馍挨家挨户去送……这种朴实的人情为一直珍藏在我心里……”

上一篇:职场江湖,如何应对上司 下一篇:农村信用社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