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路面养护管理

时间:2022-09-12 09:39:40

浅谈沥青路面养护管理

【摘 要】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大,沥青路面会产生各种病害,将对公路运营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使得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沥青路面养护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管理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重车、超载现象比较突出,这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因此,如何做好沥青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成为了公路管理部门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个人实际工作经验阐述沥青路面养护的主要方法。

2 沥青路面主要病害

2.1 裂缝

裂缝病害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形式,以下将分别介绍。

2.1.1 纵向裂缝。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其主要产生的原因是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一是由于路基施工时分层厚度及压实度未达到规范要求,通车运营后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二是由于沥青路面摊铺时分幅施工未处理好,在重车荷载影响下,易形成纵向裂缝。

2.1.2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横向裂缝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主要为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疲劳裂缝。而荷载性裂缝则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工艺不过关及车辆超载等原因造成沥青面层或基层产生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产生的裂缝。

2.1.3 网裂:

网裂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的网状开裂,它的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而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

2.2 车辙

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表现为沿行车带出现横向高差,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另外,重载或超载车辆过多也是产生车辙的重要原因。

2.3 松散

松散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产生的原因多半是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与矿料粘附力不足,或沥青加热过高失去粘结,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等原因造成的。

2.4 坑槽

坑槽为路面上不规则形状的坑洞,通常为碗形。沥青路面坑槽破损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表层产生坑槽、表层和中间层产生破损、底层和基层产生破损。

3 病害处治方法

3.1 裂缝类处治方法

对于缝宽小于3mm的裂缝可不作处理,大于3mm小于5mm的纵向裂缝,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如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mm时,则需铣刨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m),并对裂缝采用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先进行填实,沿纵缝铺设玻璃格栅后再摊铺面层。

针对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如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如宽度在3mm以上,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如缝宽在5mm以上,可将缝口杂物清除,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料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而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如出现错台、啃边、裂缝宽度大于5mm以上的,则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100cm范围开槽,挖除面层,按照纵向裂缝方法处理后填实,然后沿横缝加铺玻璃格删,重新摊铺面层。

3.2 车辙处治

3.2.1 对于连续长度不超过30m、辙槽深度小于8mm、行车有小摆动感觉的,可先将车辙内及其周围的尘土杂物清除, 洒水润湿,然后通过对路面烘烤、耙松,添加适当沥青混合料填补并碾压密实即可。

3.2.2 车辙、推移的连续长度超过30m、深度较深(大于8mm)时,有行车摆动且跳动感明显的及严重颠簸、车辙的面积较大时,应把受损部分进行挖槽后再进行处理。方法为先将修补处开挖,开挖时应避免破坏路面基层,轮廓要比受损范围偏大。清理槽内杂质后即采用沥青混合料进行填补并碾压密实。

3.2.3 如果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将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处理后重新摊铺沥青面层即可。

3.3 松散、麻面处治

3.3.1 因低气温施工的沥青面层造成的小面积麻面或松散,可收集好松散料,待气温上升(10℃以上),清扫干净,重做喷油封层,喷洒沥青0.8~1.0kg/m2后,撒3~5(8)mm石屑或粗砂(5~8m3/1000m2),麻面部分中部嵌缝料应稍厚些,周围与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并注意与原路面的接顺,最后采用轻型压路机压实成型。也可采用乳化沥青封层方法进行修补处理;

3.3.2 由于油温过高,粘结料老化而造成松散者,应先挖除原面层后重铺沥青混凝土面层。

3.3.3 由于基层或土基松软变形而引起的松散,应先处理基层或土基病害后重铺沥青混凝土路面。

3.3.4 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而造成路面松散应将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铺面层进行处理,面层材料中不得再使用酸性石料。

3.4 坑槽处治

坑槽处治首先对其四周按切割线进行切割,切割深度应该控制在路面厚度之内。切割完毕后,对槽内杂质进行清除。如发现基层或其它结构层受损,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坑槽内无杂质后可在槽底、槽壁内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并保证其均匀性。沥青混凝土修补可采用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摊铺时应采用扣锨法,以避免离析。坑槽深度大于8cm时,必须分层摊铺。摊铺后采用小型压实机械进行碾压成型。在进行路面修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以保证其平顺性。

4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

以上病害处理方法为传统被动矫正型的养护方法,是在沥青路面出现病害后被动采取的补救措施,修复效果甚至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保持沥青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有效降低养护成本,成为了沥青路面养护管理迫在眉捷需要解决的问题。预护性养护科学理念的提出,正好解决了这一关键性问题。

预防性养护是以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指在公路未出现病害时积极采取有效的处治措施,从而达到延长公路使用周期,是以降低公路养护成本为目的的科学养护方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被动矫正为主的传统型养护观念,积极发展预防性科学养护。

5 结语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以及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等因素影响,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在日常养护管理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路面病害的监测工作,要勤巡查,及时发现病害,认真分析病害的破坏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把握好预防性养护的实施时机,科学制定相关措施方案,同时加强养护施工工艺改进等工作,确保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郭忠印. 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王静思,程海潜. 路基路面病害处治[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徐剑,黄颂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理念与技术[M].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上一篇:浅谈道路桥梁设计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策略 下一篇:试论高速公路桥梁涵洞的养护与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