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的“三动”

时间:2022-09-12 07:58:52

谈小学语文课堂的“三动”

摘 要:本文从“心动”、“行动”、“互动”三方面提出,在教学中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们就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心动;行动;互动;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55-02

开放,创新是课改的灵魂,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则是课改的一个亮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课堂影视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不妨把新式课堂粗浅的概括为“三动”,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一、心动——开启童心童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在教学中创造性的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次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心动,就可以省去教者口干舌燥牵着鼻子学。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让学生耳目一新。如学习如教学《荷花》,齐读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学生答后,我趁势用课件播放出生机勃勃的一池白荷花。动听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同学们的求知欲、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呢?新课开始创设情境还有很多种方法。如《毽子里的铜钱》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看着课题,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运用好情境教学,巧妙地牵动一颗颗童心,课堂就能活起来。

(二)课中创设情境,让课堂有一种节奏美,让学生始终保持“心动”状态。如学习《荷叶圆圆》一课,学生借助拼音读通顺课文后,为了让学生的识字能力再一次被调动起来。我出示自己采摘荷花荷叶的照片,同学们,你们也想摘一朵漂亮的大荷花吗?同学们异口同声:“想”。那就快快开动脑筋记住这些大荷花上的字吧!学生们或者独立探索,或者合作记忆,一会儿功夫,一朵朵漂亮的荷花、荷叶被摘走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他们学的多轻松呀!课文中还可以开展识字大王比赛,设置课本剧表演情境、游戏情境等。只有学生一次次心动,学生的内心才会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澜,使他们始终处于探索中,这样的课堂才会不断迸发精彩的火花。又如:我在《捞铁牛》一课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把文章中表示动作的词,让学生串起来汇成示意图词语让学生表现出来。在课堂上,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生动的表现了春天来了,柳树苏醒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明显。课后,同学们还不停地将课堂上学的动作表演来表演去。可见,课堂的内容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二、行动——全方位参与,全员参与

心动才会有行动。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学有所获。”“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与文本沟通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这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既张扬自己也吸取他人之长。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以,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学习《飞向月球》一课,我就让小组合作,小组成员有不懂的问题,在组内交流探讨。由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不想纠正,在相同时间里,发言、动口的机会多了,讨论的问题更有个性化,更完整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

为了让整个课堂真真实实的动起来,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忽视那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动起来,就要给他们吃一些偏饭,创设条件,让他们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和一些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果对了或对一部分,及时鼓励他们进步了,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乐趣。试想,这样一些弱势群体也能带着兴趣参与课堂,这样的课堂又怎能说不是百花齐放,生机盎然呢?

三、互动——放飞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自主合作中探究

新课程强调教学相长,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考、合作、交流。发展思维,活跃心智。怎样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呢?

自主,就是主体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个性化

的学习。如在识字课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可以用组词记忆生字,还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顺口溜等多种方法,在学生记住生字的同时,提高了他们探索意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再如学习《比本领》一课,我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自己确立学习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选的,无论小水珠、小蜻蜓,还是小鱼,从朗读、想象、表演,都那么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真是生生互动,张扬个性,展示特色呀!

合作,不仅指生生之间,也有师与生,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之间通过分工、交流,互为资源的进行学习。在新世纪,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共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合作与交流的技巧,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服务,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新式的积极互动充满活力的课堂离不开合作。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又有争议的部分去合作。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对于为什么选手捧空花盆的雄日做继承人,学生争论不休。我就让小组合作展开讨论,集中集体的智慧攻破难关。在相互补充、合作交流中,问题迎刃而解。其次,让学生选取最具特色的方式合作展示。如学习《我有一盒彩笔》一课,每个小组商讨好自己的展示方式。有的小组画出了风格不同的画,个别小组还展示了课外查找的风景图。当然,合作展示的方式很多,如分角色表演读,课本剧表演等等。通过这些别具特色的合作展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了语文的综合素养,活跃了课堂,发展了自我。

课堂教学时教师和学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她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无时不见灵活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让我们带着激情走进新课堂,让我们做好“引路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学的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上一篇:FLASH在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学好数学的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