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评价和展望

时间:2022-07-05 12:30:21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评价和展望

摘 要:本文分别阐述了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贡献及局限,并在今后的应用中扬长避短,和其他学习方式共存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评价;展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52-02

从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学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知,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它与其他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策略最大的区别就是立足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取材,以小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或现象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出发点,用游戏的方式结合团体辅导开发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潜能。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有一套在研究发展中的改进和完善的方法,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应用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没有缺陷,它自身也有一些弱点,如何评价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贡献和局限,以及怎样在今后的应用中扬长避短,如何与其他学习方式一起运用,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贡献

(一)为解决现阶段教育问题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方向

1、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既有接受式的又有发现式的,它的出现不仅缓和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学改革的对立,而且给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平台

传统教育中,主要是教师讲小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称授受式学习,信息基本上是现成的,学生只需要直接听取即可以学习到教材上已经有的知识。但这种学习方式创新的成份比较少,然而现代教学改革要求创新教育,探究式学习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有一套特殊的教学价值。因为探究式学习可以是接受式的,也可以是发现式的。传统教学的授受式学习一定属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一定属于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不一定是发现式的,接受式学习也可以是探究式的。因此,现代教学改革并不是废旧立新,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创新。这就缓和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改革的矛盾,为二者的更好结合提供了平台。

2、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建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不仅注重小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更注重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展,这种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况且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这就与现阶段教育要培养创新性人才相接洽,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操作的新发展方向。

3、探究式学习方式比其他学习方式更具有独特的适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比较,探究式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的生长点,既具有各种学习方式的有益之处,又去除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如传统的授受式学习只是教师讲解,满堂灌,认为小学生是容器,是白板,忽视了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操作后的体验感受。传统教学的授受式学习方式本身没有错,值得批评的是长期以来把“授受式学习”和“唯授受式学习”混在一起,使小学生只接触单一的学习方式,只追求客观真理从而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成长。探究式学习比较人性化,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小学生爱游戏的特征和团体辅导结合,让小学生亲自动手,立足于现实生活,把对真实生活环境的认识代替绝对客观真理的追求。

(二)为心理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1、为研究和理解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过去的心理学研究相比,更全面视野更新。从心理学被引进我国就以科学心理学为主流,研究者也强调心理学的科学性,忽略或避开心理学的人文性,这里的“人文性”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不同于自然之物的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具体到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包含传统的思想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和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等。比如,“小学语文学科中丰富的人文气息对小学生思想领域深层的影响,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思大多是多元化个性化的”“应尊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小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探究式学习修补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增加了新的研究视角。

2、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探究式学习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有个最大的优势是把人定位于真实环境中研究,人为的改变较小,使得心理学研究能在更加真实的背景中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如思维、记忆和行为等。况且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更加符合真实的发生状态,有利于心理学的普及与推广,过去的心理学研究结论忽视真实背景也很难推广,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二、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局限

任何学习方式或学习策略都有它的局限性,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也不例外,以下是其缺陷:

(一)探究过程所需时间过长

对小学生来说,探究的内容是他们的未知领域,所探究的过程中,弯路错路是必不可少的,在曲折探究过程中必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小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又加上教学任务重,应试压力大,这也是探究式学习很难推广使用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陈旧,有待提升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理论还仅限于探究式学习理论基础上,没有独立的理论,而且探究式学习理论大多还在引进介绍国外的理论水平上,很少有针对我国我国小学生的本土化研究理论,[1]更不要说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以推进对于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时俱进了。

(三)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单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使教师和小学生几乎同步失去主体性,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很难担当起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教学工作,以至于他们继续使用自己熟悉的教学方法——满堂灌,这是探究式学习难投入日常教学的又一个难题。

三、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展望

在教育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才是符合人性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的精神。探究式学习就是适应这种社会需求一种教育理念。社会在平稳中逐步发展,教育随之稳步前进,传统的授受式学习为知识的传承提供了稳定基础;探究式学习则是前进步伐的推进力,因为小学生可以在真实多样的情境中,自主建构个性化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探究式学习对小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或发展理念的未来发展方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一致认为所有学科、所有学校、所有教师都使用它,普及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从小学就运用探究式学习教学,在语文学科,还是可以实施的,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中,知识是小学生自主寻找,自主建构的,小学生探究思想一旦形成就如同星星之火,在其以后的成长生涯中就能形成燎原之势。

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未来的走向是:探究式学习是主体,是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授受式学习是小学生生活的点缀,是探究式学习中的一个工具,这个过程中。团体辅导对探究式学习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恰当地应用团体辅导,可使探究式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是,小学生的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小学生处处在学习,时时在发现,创新就会无处不在。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也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葛鲁嘉.心理文化论要一中西心理传统跨文化解析\[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上一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岗位模块教学模式的研... 下一篇:FLASH在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