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探讨

时间:2022-09-12 07:45:38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探讨

【摘 要】化学实验是化学基本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内涵。同时化学实验是对学生的化学知识、基本技能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考察。对于高中生来说,动手能力是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高中化学实验对高中化学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总结高中化学实验的作用,并为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提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实验教学 操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113-02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化学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很多情况下,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更倾向于用讲实验的方式代替学生的实际操作。而化学实验本身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项能力的训练和考察。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改进实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获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化学是一门对化学知识进行认识和了解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自然界物质的状态、结构和性质等,这些性质对于没有接触过化学课程或者刚开始接触化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抽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记住这些知识点并不困难,但想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必须让学生亲自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在讲授燃烧条件的知识点时,燃烧需要两个必须条件:(1)与氧气接触,(2)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对学生来讲,记住这个知识点不难,但要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个知识点,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燃烧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实验一,将两块白磷分别放置在铜片和盛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对这两块白磷加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并开始燃烧,但是放在水中的白磷没有发生燃烧,接着向盛有白磷的水中通入氧气,发现在水中的白磷也开始燃烧,实验表明,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实验二,分别将一块白磷和一块红磷放在铜片上,并对其加热,发现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而红磷没有发生燃烧,实验证明,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才能够燃烧。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这两个实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燃烧的条件,同时延伸到对灭火条件的认识,为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做准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

一堂成功的化学课程是由许多关键因素组成的,其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和教学方式的精心选取,是化学课程成功的关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将课堂上要讲授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简明扼要的问题提出来,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指引逐步地了解和尝试,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两性的知识点时,老师通过提出问题:(1)把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中与将硫酸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的现象是否一样?(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与将氯化钡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这一系列的问题,将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来寻找答案。这样的化学实验课程设计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三)锻炼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

化学实验是一门需要严谨学习态度的学科,细微的变化都可能会引起实验结果的变化。在化学实验的研究过程中,问题和假设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实验结果的检验和分析,都需要具备严谨的态度和思维,通过化学实验能够锻炼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同时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化学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优化演示实验

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正确生动的实验演示,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更专注地去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现象。教师应如何仔细做好演示实验的内容呢?首先,教师应在课前对所要展示的实验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讲解的知识点上。例如镁条燃烧实验,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地阐明实验的目的,学生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会被镁条燃烧所产生的耀眼光芒所吸引,而不会注意到镁条燃烧时产生烟雾的过程,不会在镁条燃烧结束后对生成物进行观察。因此,教师在实验之前应明确实验的目的,以助于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来观察演示实验。

(二)重视学生实验的质量

化学实验的课程中,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基础,但是想要学生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还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所以,要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在化学实验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实验主体的作用,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实验过程,鼓励学生加入到实验设计的环节中,通过学生参与来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开发思维。与此同时,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还应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对化学实验如果不是很熟悉,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的步骤上,而忽略了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有利于实验的顺利操作。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提问来进行引导,例如:将钠块放入水中之后,钠块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到水底?将钠块放入水中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向反应之后的水中滴入氢氧化钠,会有什么现象?通过设置这样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有助于学生通过实验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注意对化学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探究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结果与预期不同的情况,对“异常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讲述氢氧化亚铁的配置和性质的知识点时,通过化学实验验证氢氧化亚铁的性质时,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可能会产生不同。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之后没有出现白色的絮状沉淀而是灰绿色沉淀,实验结果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探索这个“异常现象”,并提出系列问题: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新制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会要求将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试管溶液的底部,才能够挤出氢氧化钠溶液?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就会逐渐找到答案:硫酸亚铁和氢氧化亚铁都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对异常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三、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不仅是高中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高中生化学学习和未来的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化学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璐.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3)

[2]颜杰.高中化学教学与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20)

[3]左凯华.关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探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7)

[4]曾拢喻文君.高中化学教学与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0)

(责编 罗汝君)

上一篇:中职染整技术专业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探析 下一篇:中职电子线路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