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历史自主学习中的预习指导

时间:2022-09-12 03:25:26

高一学生历史自主学习中的预习指导

课前预习是在没有老师直接的指导下的一种学习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为教学过程的顺利有效实施提供认知准备;同时也唤醒原有知识储备,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总结概括结论等,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高一历史课的课前自主预习的价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实验) 的基本理念是 “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体现多样性, 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历史学科自主性预习变革的理论依据。

做好历史学科的自主性预习,好处很多: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预习中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带着疑难问题去听课,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经过预习,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在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消化,有利于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加强记忆;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教与学更好地统一起来;从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来看,也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需要。

二、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

1.分层设计有效预习作业,明确预习的目标和任务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设计、布置预习作业时要面相全体学生,分层次地布置作业。

我校高一历史组设计两类预习作业:

A类为常规作业,面向全体学生:

(1)通读教材及课程标准, 圈划出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明确重、难点;

(2)编写提纲或知识结构,特别复杂的可以是让学生填空;

(3)完成作业本或练习册的相关作业;

(4)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等。常规预习作业必须按时完成, 教师可以全部检查, 也可以有选择的抽查, 评价标准主要是有没有完成。

B类为自主作业,面向学习能力强,自觉性高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业形式有历史小论文、历史模型制作、多媒体制作、演讲、辩论、课本剧表演、参观、采访、调查、主题展览等。从涉及的领域看, 可以是学科的延伸。自主选择作业可以有选择的完成, 如每学期完成或参与一项作业。评价标准主要是完成质量如何, 评定的形式是等级制: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学分奖励。

2.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力求预习方式的多样化

教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预习。比如,如何阅读教材,读什么,怎么读,教师必须进行引导。笔者认为最适合当前高一新生预习历史课本的方法是“四读三步法”。 “四读”即预习时要读好教材每章开头的引言,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书面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读好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自身的史料阅读和材料处理能力;好材料图表,培养自身的口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读好教材后的练习题,培养自身的理解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步”即概览以列出提纲、精读以解析历史信息、深思以融会贯通。这种方法是带着任务和问题去阅读,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体现了由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过程,符合思维的基本规律,避免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盲目性,容易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3.引入自主预习评价机制,构建学生积极的预习心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历史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将学业评价转向更多地注重激励和反馈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地得到反馈,激励学生的兴趣,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教与学。

恰当合理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预习成果的检查与考核过程中,一方面要有显性的内容,使所有学生的预习成果都可以检查,并且要有明确的检查标准,使该落实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真正得到落实,并给予不同的学分评价。让所有同学都看到认真预习同学的良好表现,强化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另外可以定期举行诸如优秀预习作业成果展等活动,拥有榜样的力量,学生主动预习的意识也就达到增强了,而真正预习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了预习带来的好处,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强烈。

4.改革课堂,加强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融合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改革课堂,实现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个性得到彰显,素质实现全面提升。否则,就会造成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脱节。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改变单边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预习的成功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课堂教学过程正是隐形预习成功显现的时候。学生只要深入预习过教材,不同学生就会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在基础性内容得到落实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史学争鸣环节,让学生在论从史出的基础上发表个性化的观点形成碰撞,激发起所有学生探究的兴趣,再加上教师的恰当点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就更深更透了。

总之,预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预习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自我,学会学习的过程。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互动教学研究 下一篇:论3D模拟多媒体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