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强脊炎的关键在头两年

时间:2022-09-12 02:06:03

资料表明,患类风湿病时间达到2年者,其骨破坏率为50%,5年者为75%,20年者高达90%。5年以上者,致残率可能高达五成。2年以内经及时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一部分可自行缓解,相当一部分病人进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在1-2年内发生骨关节侵蚀,关节功能丧失,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如何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类风湿和强直性脊柱炎,我中心15年来,经治数十万例这两种关节病,深有体会。

一、早发现、早治疗,关键抓住头两年

类风湿的早期病变部位为关节囊内层滑膜发炎,表现为充血、水肿和增生。此时患者四肢有对称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困难、早晨关节发僵,临床上将这一阶段称为类风关的早期。此期化验检查有血沉快、抗“O”高、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片仅有软组织肿胀,但35%左右查不出类风湿因子,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不可轻易排除类风湿。患者不久不仅有关节疼痛和肿胀,还出现关节变形、强直和不能逆转的功能障碍。X线片上可见关节间隙模糊、糜烂、变窄和炎症等异常。这一阶段称为类风关晚期。通常头两年的滑膜炎如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90%的关节损伤在此期间发生。一旦关节被破坏,即使以后的治疗恰当,也难以完全修复,因此类风关发病的头两年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时期,任何拖延、误诊和误治都将造成关节的终身残疾。

对类风关的早期患者,只要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疼痛、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快或正常,x线拍片证实骨质没有破坏,或只有轻度骨质疏松即可确诊,特别要注意手指、足趾小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尤其是晨僵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哪怕只有一个手指关节疼痛、晨僵,超过6周就要认真检查,化验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等,即使均是呈阴性也要边观察边治疗,不要轻易排除类风湿。

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要注意患者腰、髋、腿疼痛反复发作的特点,进行全面检查,脊柱外观有无畸形、脊柱活动(前屈、后伸、左右屈伸)有无障碍、受限,尤其两骶关节确诊十分重要,如X线拍片关节间隙欠清晰或模糊不清,边缘不整齐,血沉加快,如有条件可作HLA-B27,如阳性即可诊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二、早期综合治疗类风湿

类风关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过去称为胶原性疾病。健康人人体免疫功能要平衡,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调节免疫使之平衡是治疗此病十分重要的一环。如我院对此病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无论早期、晚期均以具有双相调节作用的系列蚂蚁制剂为首选药物,不仅无副作用,而且远期疗效较理想。蚂蚁全身都是宝,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抗衰老功效,还能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发挥疗效。但类风湿毕竟是顽症,病情复杂、变化多端,治疗不能墨守成规,要博采众长,中西医结合。

对类风关及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从远期治疗效果来看,蚂蚁制剂及配合中药方剂较理想,蚂蚁制剂虽好,但有名俗话:“有成方无有成病”,对一部分类风关患者要“审因论治”,以蚂蚁制剂为主,先由几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草药开道,待病情稳定之后,再根据病型选择蚂蚁类风湿制剂进行疗程治疗(1疗程3个月),即使早期也要用2个疗程药物,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类风关属中医痹症的顽痹、肾痹、骨痹、疠疖风、热痹,并非“风寒湿三气杂症”而造成的一般风湿关节炎。绝大多数是热痹,要慎用一般祛风散寒药。

激素类药物不可作为常规药物乱用、滥用,对少数关节肿胀、血沉快、发烧患者或中西药物均不能控制疼痛的患者,可早用、少用、短期用,最好局部用如穴位封闭或肿胀明显的关节腔注射,常有立竿见影之功。久用者不能突然停药,待症状缓解后递减,不能畏激素如虎,要在专科或资深医师指导下治疗,对晚期类风关患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可操之过急,即使症状完全消失也要坚持用少量蚂蚁制剂巩固疗效。

上一篇:患癌之后当自强 下一篇:如何早期发现儿童溃疡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