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识和应对“非典型”哮喘

时间:2022-09-12 12:54:26

提到哮喘,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张口抬肩”的呼吸窘迫之状。这是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翻译成医学术语叫做“三凹征”。在人们的印象中,哮喘即使没有发作,平时也是以气短、胸闷的感觉为主。殊不知,随着医学的进步,一种“潜伏”在身体的另类哮喘正在逐渐浮出,这种哮喘毫无典型的哮喘症状,反而是以咳嗽为主要甚至唯一的表现。因此更具有隐蔽性,这就是哮喘病中的另类――咳嗽变异型哮喘,我们姑且称之为“非典型”哮喘。

咳嗽的正反面意义和作用

为什么分明是哮喘却表现为咳嗽呢?我们知道,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防御性呼吸反射。咳嗽时,先出现短促而深的吸气,然后声门紧闭,并发生强烈的呼气动作,使胸内压和肺内压均迅速上升。此后声门突然开放,由于压力差极大,肺泡内气体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将存在于气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随之排出体外。这是咳嗽的正面意义和作用。

从学术角度分类,急性咳嗽是指病程在3周以内;亚急性咳嗽是3~8周;病程超过8周则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可使胸内压显著上升,减少静脉血的回流,可能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如气压伤、晕厥、血管破裂、骨折,尿失禁及精神痛苦等。长期的慢性咳嗽可因肺内压持续升高而使肺组织弹性下降,并引起肺循环阻力加大,是形成肺气肿和肺心病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慢性咳嗽必须及时正确治疗的原因。而正确治疗的前提便是明确病因。

如何判断咳嗽症状表象下的疾病本质

慢性咳嗽缠绵难愈而使用常规止咳治疗效果不佳时,一般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看胸部X片。如果胸片发现有阳性则分别进行对因治疗(女口消炎、抗痨、抗肿瘤等)或酌情进一步检查;如胸片等检查为“阴性”,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辨治问题。

首先应该考虑到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可能。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存在而引起气道高反应,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但此“喘”非彼“喘”,具有喘的实质而无喘的典型表现。如果此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极有可能会逐渐演变为典型哮喘,那时将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临床上CVA最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因为两者均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且都有自行缓解期。前者常有荨麻疹、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皮肤试验常对一种或数种抗原呈阳性反应。其咳嗽性质不同,前者异常剧烈,持续不解,以阵发性痉挛性干咳为主,偶有少量黏痰,夜间或展起发作,影响睡眠,冷空气或运动诱发加重,抗炎、化痰止咳药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

除CVA外,还有其他几种易被忽视的情况也应注意。一是感冒后咳嗽(也称感染后咳嗽)。其特点多是在发热等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经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仍不见好转,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我们将这种外感热病之后的咳嗽归纳为“因热致咳”。二是鼻后滴流综合征(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它的特点是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观。近年来随着气候变迁,大气污染加重,患者叠进感冒药、滥用抗生素等,使本病发病日趋增多。给予扑尔敏麻黄素合剂或激素类滴鼻后咳嗽会减轻或消失。三是胃一食管反流。本病占慢性咳嗽的40%左右。常伴胃灼热、反酸及胸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以诊断。其机理不清,可能与咽、喉、气管的咳嗽受体受反流物刺激有关。使用制酸剂或促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或H2受体阻止剂、质子泵抑制剂可迅速减轻,但明显改善需5个月。

总之,临床对于咳嗽的辨识应该视野更宽泛些,而不是仅局限于呼吸道。其实《黄帝内经》早在2000年前就告诉我们:“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非典型”哮喘的序贯治疗

慢性咳嗽的治疗本身就十分棘手。清代名医徐灵胎说:“余以此证考求40余年,而后方能措手。”虽有谦逊成分,也在一定程度说明了其难治性。相对于典型哮喘的治疗,CVA正确及时的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医辨证治疗

根据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表现,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中医治疗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

1 疏风宣肺法 大多患者属于肺气失宣,肺管不利、气道挛急所引起的“风咳”,故治疗当疏风宣肺、降气缓急。常用炙麻黄、杏仁、蝉衣,地龙、紫菀、冬花等药,方剂可用通宣理肺丸加减。

2 肝肺同治法 部分患者表现为少阳枢机不利的顽固咳嗽,夜间尤甚。治疗可按疏肝平肺、和解少阳的思路。常用药有前胡、柴胡、白芍、赤芍等,方剂可用左金丸合金铃子散加减。

3 鼻肺同治法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现代医学也证实哮喘患者约80%伴有鼻炎。所以对于部分患者采用鼻肺同治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常用药有辛夷、苍耳子、路路通、藿香等,方剂可用苍耳子散加减。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一般患者服用中药2周左右可以见效。但也有部分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通过规范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吸入剂治疗。临床发现不少患者因对激素的忌惮而拒绝使用。这种情况下充分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应该让患者了解使用西药的必要性并打消其顾虑,以增加其依从性。

建议这部分患者在使用吸入剂的同时配合中药。意义和目的一是针对少数患者出现的副作用(如声音嘶哑,肌肉痛等)起到改善症状、提高依从的作用;二是吸入剂的使用强调规范化和长期化,临床发现部分患者自觉症状好转而擅自停药,因此,配合中药可以在减,撤吸入剂的过程中实现顺利平稳过渡。

中西医结合的序贯治疗是针对CVA(包括其他原因所致慢性咳嗽)的中医、西医各自的薄弱环节,实现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从而为患者制订出个体化、最优化治疗方案的途径。

上一篇:老年人如何避免摔倒 下一篇:科学适量补碘,预防甲状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