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

时间:2022-09-12 12:52:33

中学教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

摘要:探讨了教材配套网站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如何系统建设教材配套网站,重点论述了教材配套网站的界面设计和内容设计,并对教材配套网站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教学网站;网络教材;课程整合;网站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4-0050-03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教育网站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目前得到了空前发展,各类教育教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是与基础学科课程教学相适应、与课程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网站则较为缺乏。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与基础学科课程教学相适应、与课程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网站,从而为数字化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1 数字化学习资源――教材配套网站的建设

教材配套网站作为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教材和教学的辅助网站,其结构应以获取知识、开发技能和培养能力为目标,既不能做成书本的搬家,也不能单纯提供信息浏览和下载,而应充分考虑其教学功能,因此其设计应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1.1 数字化学习资源――教材配套网站设计的理论基础[1]

网络教材的超文本形式,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网络教材这一特点很符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多媒体资源以及从网上获取的各种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包括情境的创设、资料搜集与整理及组织协作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如支架式、抛锚式、启发式、自我反馈等)。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上述的学习环境,而教材配套网站可以方便地构建上述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材配套网站的设计应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强调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源。

1.2 数字化学习资源――教材配套网站设计的原则

凡事都有原则,教材配套网站的设计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教材配套网站的设计应考虑下列几个方面[2]:

(1)服务教学原则。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设计。

(2)开发性原则。课程内容、练习、在线考试等都要能方便地进行修改和更新,保持对最新知识发展的动态追踪,实现“开放式教材”, 以适应科学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

(3)多媒体和智能化原则。网络教材的多媒体化主要体现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的整合上,以实现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智能化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教学内容中的各种问题,如在线测试、在线论坛和虚拟实验室等栏目。

(4)简明性原则。教材配套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学服务,因此设计时应以教学为中心,版面布局、颜色、字体要简洁明了,网站导航要清晰明了。

(5)易用性原则。网络教材的人机界面设计要具有人性化和简便化,力争任何人只要会上网就能够方便地用它来进行学习或下载所需的资源。

(6)交互性原则。提供一个交流论坛,以方便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

1.3数字化学习资源――教材配套网站的界面设计

教材配套网站的界面要简洁明了, 操作要简便,如采用鼠标点击、下拉菜单选择和超级链接跳转等方式简化操作, 利用新开窗口、加入收藏夹等方式方便学习者随时进入教材的某一内容学习,设置功能提示方便学习者随时了解某一具体模块的功能等。例如北京科学、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九年级)》教科书的配套网站“化学网上课堂”网站( www.省略/) ,其界面的设计见图1。

网站界面的设计主要包括网站的整体规划、主页的设计、网页色彩的搭配、字体的设置和表格的应用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网站的界面设计网站的整体规划主页的设计网页色彩的搭配字体的设置表格的应用

网站的整体规划主要包括确定网站的栏目和组织网站的结构。

首先,确定网站栏目。在建设一个网站之前,最好先有一个提纲,考虑好各个栏目以及如何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通常可以根据下列几个原则来安排网站的栏目[3]:(1)紧扣主题。将你的主题按一定的方法分类并将它们作为网站的主栏目。(2)设一个最近更新栏目。如“新闻快递”这类栏目,这样不仅给常来的访客带来了方便,同时也让你的主页更具有人性化。(3)设定一个可以双向交流的栏目。如交流论坛、留言本等,可以让浏览者留下他们的信息。

其次,确定网站的结构[4]。网站结构主要包括内容结构、目录结构和链接结构。内容结构可以根据网站的栏目来确定。

目录结构是指建立网站时创建的目录。虽然网站的目录结构对浏览者并无影响,但对于网站本身的上传和维护及今后内容的扩充有重要影响。目录结构的创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尽量减少根目录文件的存放数;(2)按栏目内容建立子目录;(3)在每个主栏目的目录下建立独立的resources子目录存放图片、视频和flash等资源;(4)不要使用过长或中文的目录名,要注意文件名的大小写,因为很多主页所在的服务器系统(如UNIX系统等)对文件名的大小写是有区分的;(5)建立的目录层次一般不要超过3层。

链接结构指页面之间相互链接的拓扑结构。教育网站通常采用网状链接结构,即每个页面相互之间建立链接,方便用户随时返回自己想要的页面。为使浏览者不会“迷路”,可以在每个页面设计“返回首页”按钮和“网站导航菜单”等,这样在表现网站服务意识的同时又在结构设计上体现了网站的统一性。

1.3.2主页的设计

主页是读者进入网站的第一个窗口,它的作用好比一本书的封面,因此主页的设计应以醒目为主,能够令人一目了然。其设计要注意下列几点:(1)简洁明了。主页是吸引用户注意的关键所在,设计上要以清楚醒目为上,不要过于繁杂。(2)主题突出。一个网站要向读者宣传什么和介绍什么,必须在主页明确地表现出来。(3)打开快速。一般来说,主页的下载时间超过10~15秒,很多用户就会失去耐心,为了提高浏览速度,要尽量减小首页的数据量,特别要注意图片的大小。 (4)易于漫游。主页可以使用弹出式导航菜单或提供该网站完整的导航图,使浏览者的浏览更方便快捷,能迅速定位到其感兴趣的页面上。(5)更新及时。应时刻确保主页提供的是最新信息,如可以在主页提供一个类似“新闻快递”的栏目等。(6)一级页面的显示尽量采用新建窗口的形式,这使浏览者在等待页面下载的同时还可继续浏览其它内容。如“化学网上课堂”网站的主页设计,见图1所示。

1.3.3网页色彩的搭配

颜色和色调是最具情绪化、最具感染力的视觉元素,也是最具文化色彩的元素。选择网页色彩的总原则是“总体协调,局部对比”,在做到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突出差异的同时,又不至于使浏览者的视觉容易疲劳。

一般情况下,一个网站应该有一种或两种主题色,这样既可以避免浏览者迷失方向,也不至于单调、乏味。网页常见配色方法有:(1)用一种色彩。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调整其透明度或饱和度,产生新的色彩,用于网页。这样的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2)用两种色彩。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选择它的对比色,如用蓝色和黄色,这样可以使整个页面色彩丰富但不花哨。

1.3.4 字体的设置和表格的应用

网页中字体的设置要注意下列几点: (1)字体不宜过多,最好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字体,因为字体的显示效果是由浏览者的浏览器决定的;(2)特殊字体,最好把其做成图片;(3)字体的字号、字距行距和文字的颜色要适当;(4)不同内容的字体要有所区别,需要突出的地方可以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和不同的颜色表示;(5)可以使用CSS层叠样式表处理文字效果。通过层叠样式表编辑好一个CSS文件,并在其它页面中调用它,就可使所有调用它的页面具有统一的风格。要改变风格时,只需修改此CSS文件即可,这样既可以保持整个网站页面风格的统一,又可以加快网页的下载速度和方便以后的维护、修改。

另外,合理的运用表格控制文本和图像在网页上出现的具置,而不用担心不同对象之间的影响,从而使整个网页看上去紧凑、统一。

1.4 数字化学习资源――教材配套网站的内容设计

教材配套网站的内容设计既要注意其对象的特定性、内容的整合性、功能的综合性等原则,也要把握好其相关度、整合度和扩展度。相关度是指教材配套网站的内容与教材或课本相关的程度;整合度是指对教材配套网站的综合、加工、处理水平的程度;扩展度是指教材配套网站在扩大知识面、丰富素材资料、增加学习功能等方面的程度[5]。

根据教科书和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网站的内容。在确定网站内容后,可以按教科书章节的顺序呈现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科特色,将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点的内容是属于概念、事实、原理、问题解决的哪一类,然后按照知识的类别来呈现内容。

为了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网站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6]:(1)情境性。网站内容无论任务还是问题的提出,都不能是抽象化、简单化和脱离背景,而是要通过多种表征方式,在一个近似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产生。(2)建构性。内容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3)动态性。网站中的内容要在学生学习过程和人际交往互动中不断调整、更新。(4)直观性。对于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可以通过运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论的问题事例化、生活化。

2 展望

Internet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与课程教材相配套的教学网站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这对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教学带来巨大影响:(1)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创设了情境,有利于探究性等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2)为教师能把课本知识与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溶于教学过程提供条件;(3)为教师的备课提供素材,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构思和设计教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4)通过教学网站的交流论坛,教师可以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和改进的意见,既具有教与学的功能,又具有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功能。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不断整合,将会增强教材配套网站资源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人机交互的及时性和多样性。进一步研究学生和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教材的需求,不断发展中学教材的配套网站,将会给中学课堂的教与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保障。同时,这也将会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一个有力的助手, 有利于网络教学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自主学习新天地的开辟。

参考文献:

[1]林炯.化学数字化学习的构想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5):18~20.

[2]赵航涛.建立学科教学网站的探讨. 6green.tjut.省略/content/news/dynamic/ news/487.htm[OL].2005-8-9.

[3]李同中,阎伟杰,晋建设等.网页设计制作技巧[J].河南气象,2004(1):41.

[4]李晓梅.浅议教育网站的策划[J].中国电化教育,2005(5) :89~92.

[5]谢幼如.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5):37~41.

[6]谢幼如.广东高校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课程教改试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5):27~31.

上一篇:高中化学新课程中STS内容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一堂别开生面的实验探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