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分析

时间:2022-09-12 12:51:30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15-0620-01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简称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为一典型潜伏性单纯疱疹病毒性疾病,是致盲率较高的常见眼病。近年来此病的患病率在国内外均有上升及恶化的趋势。病原体为Ⅰ型单纯疱疹性病毒。多数患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导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因此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发病类型给予治疗。现将我科对此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共32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20例,女12例。右眼18例,左眼14例。年龄15~60岁,浅基质型17例,深基质型15例。

1.2 治疗方法:静滴病毒唑0.5g,每日1次,1w为1个疗程,间歇5d可重复应用。结膜下注射病毒唑0.05g隔日1次,0.1%无环鸟苷滴眼液滴眼,每小时1次。深层无溃疡型,根据情况分别给予散瞳。口服吲哚美辛及局部或全身激素治疗(如静滴地塞米松10mg),每日1次静点。连用3d后减为5mg,再用3d后停或地塞米松1mg联合病毒唑0.05g球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

2 结果

2.1 疗效及判定

2.1.1 治愈:眼部刺激症状消失,视力改善,充血消退,溃疡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角膜基质层浸润水肿消失,后弹力层皱褶及前房闪辉消失。

2.1.2 好转:病程迁延,眼部刺激症状减轻,角膜病灶缩小,角膜基质层浸润水肿及前房闪耀减轻。

2.1.3 无效:各种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2.2 治疗结果:浅层型17例(17只眼)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平均治愈日为10d,深层型治愈率为66.7%(10/15),平均治愈日为25d,好转率为20%(3/15),无效13.3%(2/15)。

3 讨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以高复发率、高致盲率为特点,由于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其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人眼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绝大多数是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常用的方法是应用药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药物、皮质素、免疫增强剂等是主要药物。不同的病变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角膜病变浅层炎症早期阶段,应迅速控制炎症,防止病变扩展到实质深层,深层炎症可用抗病毒药物联合激素。随着理论联系实践的不断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对激素应用的认识逐渐趋于统一。对单疱病毒深层型,认为是抗原抗体高敏反应,若任其发展,可导致基质层和内皮层永久性损害,斑痕组织和深部新生血管会对视功能严重破坏,激素能有效地抑制基质内抗原抗体反应及抑制组织胺和毒性溶解酶释放,减少这些破坏主张应用激素。对浅层型,认为是病毒对角膜组织破坏,频用抗病毒药是关键。激素加重病情,对禁用激素已达共识。

[收稿 2009-04-21]

上一篇:40例肺栓塞的CT诊断体会 下一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治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