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下讨论时机的把握

时间:2022-09-12 12:40:44

浅谈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下讨论时机的把握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深远的变革。小组合作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成为数学课堂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讨论作为学生学习小组内的交流讨论互动方式,有着师生对话无法替代的作用。小组讨论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但小组讨论是一把双刃剑。有的教师不管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随意地抛出问题,组织讨论,那么小组讨论就会流于形式,学生不可能在讨论中碰出思维的火花,反而给某些学生创造了说废话、做小动作的机会。这样的小组讨论是毫无价值的。

有些课改学校,把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模式的一个独立环节,有的还要求把小组讨论放在课堂一开始就必须进行,规定讨论的时间。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不科学。教师应该根据问题的难度、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掌握的程度,灵活恰当地使用小组讨论,而不应该让小组讨论变得形式化、程序化和呆板化。

良好的时机是促进小组讨论顺利成功的法宝。教师只有对小组讨论的时机作好准确的把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以2013年安吉县优质课评比的两节浙教版八下6.4梯形(1)的小组合作模式课为例,阐述笔者对小组讨论的时机的把握的几点认识:

一、讨论时机选择在意见分歧时

初中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表现自己,当独立思考出现意见分歧时,往往以为自己是对的,不同意别人的观点。这时教师给予小组讨论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甚至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最终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例:若有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如图1),你能剪出一个等腰梯形吗?若能,请说出你的剪法,并画出示意图;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图4

学生A:像这样剪一刀(如图2),左边围成的四边形就是等腰梯形。

学生B:我觉得这样画不精确。我有更精确的作法。把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依次标上A、B、C、D,过C作AB的垂线l,作BC关于垂线l的轴对称变换的像FC(如图3),那么四边形ADCF是等腰梯形。

学生C:我有更简便的方法。以C为圆心,BC为半径,画一条弧,交AB于F(如图4),那么四边形ADCF是等腰梯形。

二、讨论时机选择在一题多解时

教学中,经常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一题多解是小组讨论的良好时机。通过合作、争辩、探究、交流,对一道题学生可能提出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解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解题方法,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例:通过折叠,你能找出等腰梯形ABCD中相等的角吗?(如图5)除了书本上的解法,你还有其他办法吗?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学生A:构造(如图6),过C作AB的平行线CE,交AD的延长线于E,∠B=∠E,∠E=∠2,∠2=∠1,所以∠B=∠1。我还有一种方法——作高线(如图7),只 要证明ΔABE≌ΔDCF。我还有第三种方法——平移腰(如图8),∠B=∠1,∠1=∠C,所以∠B=∠C。

学生B:我有不同方法。构造矩形作BE垂直于DA的延长线于E,作CF垂直于AD的延长线于F(如图9),只要证明ΔABE≌ΔDCF。

学生C:还可以根据对称性证明。等腰梯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点B与点C关于l 成轴对称,所以∠B=∠C(如图10)。

三、讨论时机选择在认知困难时

学生因为认知水平有限和解题经验不足,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够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这时教师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让一些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集中整个小组的智慧,将难题解决,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图11,在梯形ABCD中,AD∥BC,ACBD,若AD=2,BC=8,BD=6,求梯形ABCD的面积.

图11 图12

学生A:看到ACBD,我想到了平移对角线。过C作CE∥BD,交AD的延长线于E(如图12),这样ΔACE就是直角三角形。接下来我就不知道怎么做了。

学生B:我来教你。我发现AD+BC=AD+DE=AE,所以 =24。

学生C:我有不同方法。根据等底等高,SABC=SCDE,所以S梯形ABCD=SACE=24。

学生D:我有新的发现。平移对角线,可以得到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从而将梯形面积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面积问题(如图13、图14)。

学生E:我发现,当ACBD时(如图15),一定满足a2+b2=c2。

学生F:当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时(如图16),ABC≌CDE。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总之,作为小组合作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只要教师对小组讨论的时机作好准确的把握,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乐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学生社团对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服务作用 下一篇:依托竞赛促进高职物联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