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探索分析

时间:2022-09-12 12:36:30

地区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探索分析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用电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供电都是必不可少的。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同时电力安全也与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供电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这类突发性事件往往事发突然,出乎人们的意料,事发时间、地点都是人们之前无法预料的,因此没有办法对之进行预防。而供电突发性时间造成的损害确是极大的,大面积的停电使得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无法进行,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立供电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电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和完善我国地区供电应急管理体系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2-149-1

所谓应急管理工作,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突发性的事件。这些时间的发生时出乎人们的意料的,是人们在事发之前无法预测到的。正因为事发之前无法预测到,所以也就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性比较大,做好事后的应急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纵观世界各国,应急管理工作无不是国家的重点工作。无论是对应急管理工作工作过程的研究、还是对实际应对办法的实践,亦或者是对专门工作人员的培养与训练,都是各个国家极度重视的问题,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然而,出于各种原因,我国地区电力系统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现如今,我国地区供电局应急管理工作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和完善供电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做好供电应急管理工作,是摆在地区供电局面前亟待解决的工作。

1 供电突发事件的特征

造成供电突发性事件的原因有许多,既包括自然原因,如雷雨或者冰雪天气导致电力设备受损,也包括认为原因,如认为引起的火灾,因或者认为的毁坏供电设备。而供电突发性事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1)供电突发事件难以预测。导致供电突发事件的原因往往是非正常的,是非常偶然的,毫无规律可循。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这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毫无心理准备。2)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供电突发事件的第二个特征和第一个特征是相关联的,正是由于这类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性,供电局工作人员也很难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其进行预防。3)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供电突发事件往往是在一个很大面积的区域内发生的,电力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的支柱性产业。一旦大面积停电,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无法进行,损失及其严重。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曾有过的大面积停电事件,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对稳定的社会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基于此,建设完善的供电应急管理体系,做好供电应急管理工作,积极应对供电突发事件迫在眉睫。

2 我国地区供电局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应急机制不完善

通过上文对供电应急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已经知道造成此类突发性时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少有同一个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这也就决定了地区供电局应急机制应该是逐渐进行完善的。每一次突发事件发生后,供电局应总结事件发生的原因,对现有的应急机制进行完善。而我国部门地区供电局的应急机制及其不完善,针对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处理不同原因造成的突发性事件。由于应急事件发生很紧急,需要供电局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默契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然而,由于应急机制的不完善,很多工作人员把应急事件当成普通的停电事件对待,在分工上浪费过多的时间,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导致损失加大。

2.2 应急培训与演习缺少制度化

很多地区供电局对应急物资的存储、管理以及对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手忙脚乱,方寸大失。应急人员的反应速度对于应急工作完成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只有在应急事件发生后,应急工作人员能够从容以对,有条不紊的做好每一步工作,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应急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有的地区供电局也会在平时进行模拟,然而大多是流于形式,很多工作人员在模拟突发事件过程中不能高度紧张起来,只是应付而已。没有相应的评估和手段,应急演习毫无价值可言。

2.3 应急设备不完善

有些地区供电局出于侥幸心理,减少对应急设备的财政投入,使得现有的应急设备非常落后,一旦发生供电应急事件,这些设备丝毫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 完善地区供电局应急管理体系

3.1 组织体系建设

一个好的应急管理体系,应该有好的组织建设。地区各供电局应搞好与应急管理工作相关的组织建设,首先,应明确哪些部门是负责应急工作的,只有大的范围明确了,才可以从宏观上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分配。明确负责应急工作的相关部门后,要明确规定各个部分的主要工作,哪个部门负责指挥工作,哪个部门负责抢险工作,哪个部门负责物资运输工作,只有将责任具体到各个部门,才不至于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每个部门应专门成立负责人员,具体负责本部门人员的训练,制定符合本部门的相关制度。认真对待供电局平时组织的应急演习,制定专门的评价机制对本部门应急人员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在应急演习中也要对各个部分的分工合作能力进行培训,以更好的应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供电突发性事件。

3.2 预案体系建设

所谓的预案体系建设,也就是说供电局应根据以往发生过的各种突发性事件,通过分析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制定出专门针对此类原因的预案,为后来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针对不同的情况,预案也分为不同的种类,有综合性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现成预案。在运用这些预案的时候,要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对预案进行适当的改变,不能一成不变的将预案运用到后来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中。

3.3 保障体系的建设

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突发事件现成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变化,救援人员也可能无法控制现场局面,这时保障人员应时刻做好救援准备。否则现场局面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供电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33.

[2]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

[3]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编译.企业应急安全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24.

上一篇:矿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探索与实施 下一篇:基于分岔理论的大型并网光伏模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