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时女真族的饮食习俗

时间:2022-09-12 11:29:14

宋代时女真族的饮食习俗

宋代中期,居住在今黑龙江和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逐渐强盛起来,控制了辽河以东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到公元1115年(宋徽宗政和五年)建立了金国,并由原来的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

当时宋人将女真人称为野蛮人,原因是女真人不分贵贱,遇有酒宴活动时,往往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饮酒欢歌。后来女真族引入汉族人的礼仪,才制定了等级制度。

女真族人既喜好渔猎,也从事农耕,饮食较为单纯。南宋的宇文懋昭的《金志・初兴冈土》中说,女真在东北一带,利用山林中的资源进行采食,在大地上栽种麻和谷一类的作物,土产有人参、蜜蜡、北珠、生金、细布、野狗、青鼠、貂鼠。当地的人善于骑射,喜好耕种,崇尚渔猎。他们见到野兽,一定将其捕获。他们饮食粗陋,多吃半生米饭,并拌生狗血和蒜一类进食。他们一般用糜谷酿酒,饮酒风尚特浓,醉后往往要用绳索缚住醉汉,苏醒后才解开。洪皓的《松漠纪闻》(记载的内容为金国杂事)又说,女真人没有生姜,常从燕地(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得来,价钱很贵,人们视为珍品,一般饭食不用,遇有重要宾客,才切数丝放在宾客的碟中,更不用它作调味品。

女真族遇到婚嫁、生子、丧葬等事,也有一定的饮食习俗。《松漠纪闻》说,金国旧俗,婚嫁时,女婿要去女家拜门,去时必带酒食,少的有十几车,多的有几十车,而且亲属也要随行。举行婚礼时,男女分开而坐,女家人无论大小,都坐炕上,男家人坐在炕下,叫做“男下女”。酒席开始后,常用乌金银杯倒酒,当酒喝得差不多时,进食“软脂”(即“馓子”,一种油炸食品)和蜜糕,每人各一盘,叫做“茶食”。宴罢,吃茶。礼仪结束后,即在女家成婚,3年后才能带媳妇回男家。《虏廷事实》说,女真人办丧事时,其亲戚和奴婢要供设牛羊酒食等作为祭奠,叫做“烧饭”。然后全体跪地而哭,接着用小刀割开死者的额头,使其血液淋漓不止,叫做“送血泪”。再然后进行叩拜礼节,之后饮酒歌舞。

女真人接待客人的饮食,主食是白面;肉食以羊肉为主,调料除油、盐、醋外,还有面酱。酒不仅是待客必需有的,而且是女真人平日嗜好的饮料。女真人招待南方客人还用果子蜜饯、细白米。在宴会上,有各种油煎的糖蜜面点,有面粉做的馒头、饼子、面条,还有羊肉烹制的羹肴,菜肴的种类比较简单。周辉《北辕录》称:祝贺生日时的食品有果钉(ding音定)、鸡肠、银铤、西施舌、馒头、血羹、铧锣、肚羹、烫羊饼、子解粥肉齑、索面骨头盘子、灌肺、油饼、枣糕、面粥等。这样盛大的宴会,食物只是面粥糕饼之类,菜肴也不多。

上一篇:流传百年的经典小吃 下一篇:日本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