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课堂中的“少教多学”

时间:2022-09-12 10:44:10

如何实现课堂中的“少教多学”

摘 要: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然而,如何才能将教师从课堂中“解脱”出来,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手、脑、口三者都调动起来呢?从如何实现“少教多学”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少教多学;思想;空间;时间;评价

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实现少教多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要促使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找到“多学”的乐趣,进而,让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偷会儿懒”。

首先,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观念。观念决定行动,教师要将“少教多学”的思想渗透到自己每节课的教学当中,要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获得“多学”的空间。简单地说就是要选择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自学、以学定教、探索情境的创设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真正获得展示自我的空间。

再次,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现阶段的学生自学能力差这是需要教师肯定的,我们不能拿他们和高年级的学生比较。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用的时间较长这是非常正常的,需要教师的耐心,要让学生体会探究数学的乐趣。

最后,在“少教多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他们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哪怕只是一个眼神的传递都会让学生兴奋。因此,教师要做好评价,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鼓励学生自学、多学。

除上述之外,将“少教多学”思想渗透到课堂中,教师的“少教”要遵循以下原则:1.对于学生已知道的知识不教。如,在《四边形》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图形教师不需要再一一进行介绍。2.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不教。还以《四边形》教学为例,学生能够自己从生活中寻找出四边形的图形,教师不需要教,放心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自学过程要有阶梯性,要让学生在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说“少教多学”不是新的教学理念,但却是教师们一直追求、一直想要实现的一种教学境界,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多学”的时间,使学生在“多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大华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有效的教学,精彩的课堂 下一篇:如何从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中“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