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应该是个好导演

时间:2022-09-12 10:17:38

老师应该是个好导演

观摩一些带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老师都是好演员。但从教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个观点:老师是个好演员是不够的,不能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当观众看你的表演,而要能让学生做演员,自己在课堂上很好地表演,所以老师应该是个导演

老师导演课堂正如导演指导一部戏。我认为,一部戏是否精彩、是否吸引观众,不在于场面的热闹、规模的宏大,除了情节是否曲折生动外,更重要的在于导演执导这部戏的时候能否掌握好剧本,重点展现哪些情节?哪些情节可以删除?能否设立一个有意义的能给观众启发和教育的主题?能否让每个演员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塑造出具有鲜明性格和形象的人物?比如《闯关东》的成功,情节跌宕曲折,主题深刻,剧中人物比如朱开山、朱传文、那文等人物形象鲜明。如果说这是一部鸿篇巨著,那么刚刚热播完的《人在途》在夸张和搞笑的表面下,却隐含着闪着人性光辉的主题――“人间自有真情在”,如此有意义的主题,这才是真正打动观众的地方。

老师上好一堂课也是如此,就像导演必须吃透剧本一样,老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把握好哪些讲、哪些不讲、哪些重点讲。比方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就不必讲,因为作者欧・亨利在初中的课本里已经学过他的几篇作品了,例如《麦琪的礼物》和《警察与赞美诗》,对他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而《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应该重点讲。因为作者的感情倾向在《红楼梦》中不着痕迹,又因为“宝玉挨打”是作品中的一个高潮,通过“宝玉挨打”能看出众人的不同反应,即面对“宝玉挨打”这面镜子,能够照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性格等,所以应该重点讲。

重点讲的内容应该是一节课的目标,目标的达成往往要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因此,老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时,万不能只凭老师个人的喜好,应该围绕目标展开,正像电影的主题要深刻一样,要让问题有讨论的必要,即问题要有意义,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能从讨论的问题中切实地学到东西。比如,在学习《祝福》这篇小说时,围绕目标设置讨论话题:“是谁杀死了祥林嫂?”通过讨论这个话题,学生就会理解这篇小说深刻的主题。

此外,老师导演一堂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老师在课堂上却不能只和表现活跃的学生对话,让很多学生成为看客,就像一部戏中不能只注重主角一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一样会带给我们精彩。例如在《宝贝计划》中除了成龙、古天乐以及那可爱的宝贝之外,你有没有注意到陈宝国饰演的老板?很是出彩,还获得了那年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呢。

那么老师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潜能呢?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认真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表情,有些腼腆的学生对一个问题可能有自己的理解但没有勇气站起来回答,关注这样的学生,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他一样会表演得很精彩,还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在讲《氓》这首诗的时候,设置了“有人说中国的女性是个弱势群体,在历史上呈现缺席的状态,那么你是怎么看待女性的命运的”这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照例都起来谈了自己的理解。这时我注意到,有个女生,满脸通红,有点欲言又止,我就把她叫起来了,结果她的话震惊四座,她说:“男女交往时,女子要自尊、自爱,要保护好自己,因为男人就像洋葱,而女子总想把它剥开看看他的心,但等到女子被呛得泪流满面,一层层剥开后才发现,他根本就没有心。”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从此这个女同学的信心大增,在学习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所以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不仅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老师当好导演,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上一篇:尊重学生体验 倡导个性阅读 下一篇:增强问题意识 提高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