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教育

时间:2022-09-12 10:11:27

浅析学前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教育

摘 要:学前数学和小学数学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有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等等,但是他们是两个相邻的阶段,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过渡、一个衔接。学前教学是小学数学的前提,小学数学是学前数学的提高。如何进行衔接,如何让这两个阶段进行的教学有个过渡却不失本阶段该有的特点,使其不混淆,不含糊,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将从学前阶段和小学阶段的特点、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如何做才能更好地衔接等不同的方向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前数学 小学数学 相互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46-01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基础打得牢不牢,决定了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而在小学阶段之前,有一段开发学生智力的学习阶段――学前教育,及相关的教学对小学阶段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数学学科。学前教学和小学教学属于不同的阶段,但对数学科来说,有很多东西是相互融合的。特别是学前教育的大班即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更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不同,找到与之对应的方法,就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找到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的办法。

2 学前阶段和小学阶段基本特点

2.1 学前阶段

(1)这一阶段的学生以直观经验为主,即这一阶段的老师在进行课程的研究、教案设计、管理方法等都是以这个思想为目标。

(2)他们没有规范的时间观念,在玩累了之后就休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监督的形式存在,让学生自由发展。

这个阶段的老师在设教学内容时,以让学生口头表达为主,如:在这个阶段对数学中1到20的认识的教学中,以让学生会读为主,形成初步的数学感受;在学到有趣的拼搭时,主要让学生利用积木即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摆一摆,让他们感受这些图形可以做成很多美丽的形状。总之,这一阶段以直接感受为主,初步感知数学。

2.2 小学阶段

(1)这一阶段,他们将在学前教学的前提下,对数学进一步认识。

(2)学习生活的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

(3)受到很多规矩的约束。

在学习方式上,他们从游戏的方式变成规规矩矩的课堂方式。在生活方式上,老师们会不断强调不能乱跑,不断的强调安全,不能在教室里相互玩闹。在教学内容上,对知识的认识和学习从口头到书面,强调读与写的结合。特别是一年级,也从直觉到具体的转变,虽然动手操作也会有,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具体掌握。

这两个阶段有很多相同的地方,特别一年级和学前班的数学,所教的内容基本差不多,一年级还是会用到一些直观的道具,但也存在很多的差异。学前阶段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小学阶段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所以两种阶段进行衔接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

3 存在的普遍问题

随着对教育的重视,有很多很混乱的现象出现。如,学前教育为了让孩子们在小学能够更好更快的学习,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加入很多小学阶段才有的元素。而在一年级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运用知识,运用大多的道具,导致具体的知识掌握不到位[1]。不管在学前阶段时还是在幼儿阶段,小孩的精神都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时间观念不强等,老师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没有真正认识这两个阶段基本特点,导致两个阶段衔接不上。

4 如何完善两个阶段的衔接

4.1 老师了解学生并设计教案

数学是一门比较特别的学科,它不像语文学科那样有太多的可以表达的东西,他最主要的特点是读、写、练相结合。在不同的阶段,老师要找准侧重点,在学前教育段,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在1到20的认识教学中,利用学前教学特点,进行相应的比赛活动,进行相应奖励,以能够读熟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在小学阶段,一样对数的认识,老师则以会写、会练为重要的目标,1到20各数的认识以写数和数的组成为侧重点,让他们以写、以练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认识。在这个教学阶段的老师,深入了解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可以让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接受的教案来完成教学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这些内容大多在学前教育就已经涉及了,加上一年级的学生,精神无法集中,如果设计的教案太过枯燥,会让他们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适当利用直观道具的环节,只要保持好一个度,做到动静结合,完成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

4.2 教法和学法的正确选择

以图形的教学为例,在学前班的教学中,老师教法是指导学生探索更多形状的拼搭,而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侧重于学生是否认识这个物体下的具体形状,在学前班的基础上,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开始学习[2]。

4.3 加强沟通与交流

在政府的推动,在教育局的组织下,让小学阶段的数学和学前班的数学进行有效的联系,因为两个阶段的数学内容相似,就组织两个阶段的老师参加相关的活动,互相交流学习。

加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深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改进数学课程的研究、教案的设计等方面,所以加强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4.4 加强观念的改变

这部分主要是针对学前教学来说,两个阶段的学习方式不同,在学前班的后期培养孩子的一些观念,比如:端正做好、铃声响了才能动、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等等,这些观念有所改变才能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5 结语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特别是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关键,是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把握教学深度和广度的基础,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自身的修养,不断地研究教材,把握教法学法,注重与各个方面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前教育数学和小学数学的学习得到紧密衔接。

参考文献:

[1] 戚晶晶.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J].飞(素质教育版),2013,(3):164.

[2] 祁加萍.怎样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3):25.

作者简介:李瑞娟,女,汉族,宁夏人,研究方向:学期教育,幼儿音乐数学教学。

上一篇: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绘画活动 下一篇:当当走上回头路:放弃时尚百货 专注书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