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实践分析

时间:2022-10-16 05:56:52

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实践分析

摘 要:幼儿园教育属于人生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是学生奠定学习概念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也随着广大家长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幼儿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关注。幼儿园教育同其它阶段教育具有极为明显的区别,但在目前条件下,较大比例的幼儿园出现了教育小学化现象,对幼儿教育的顺利实施形成了阻碍。本研究结合实践,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相关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倾向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57-01

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主要是指在实施幼涸敖逃实践过程中,其教学轨迹脱离实际,主要是以升小学为目标,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融入了小学教育的模式以及相关内容,提前实施了小学教育管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1,2]。针对幼儿园学生实施小学化的教育,超过了幼儿的学习能力,不符合幼儿的生理以及智力发展实际,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在形式上已经形成了揠苗助长的行为,同时,还给幼儿园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约束,限制了教师正常教学能力水平的发挥等。

1 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4]

1.1 应试教育的影响

通过对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情况实施调查发现,之所以有极大比例的幼儿园教学内容同小学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人为地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其主要原因为,不少小学的招生考试中,其题目难度相对较大,这也相应地导致幼儿园教学的难度增加。由于这种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幼儿园教育产生明显的小学化倾向。分析认为,应试教育存在双重性,尽管其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目的性,有效提出教学效率。但该方法同时也抑制了教学的多元化,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多元化。二者的交互存在,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负担加重。

1.2 师资家长的影响

在目前条件下,幼儿园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园教育,其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仅有公立幼儿园可以保证全是科班教师,极大比例的幼儿园教师的水平极为有限,没有受到过正规的专业性教育,不能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真正目的,而自发地盲目地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小学教学的内容。而针对家长而言,较大比例的家长属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始作俑者,其错误地认为,幼儿在学校学得越多,学习的知识越难,可以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然而该类教师以及家长均为正确认识到,揠苗助长式的教育不但没有科学根据,也迫使儿童过早地丧失了童年的欢乐。

2 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基本对策[5]

2.1 有效保障教学的适应范围

研究认为,针对幼儿阶段的学习效果而言,并非要求幼儿可以懂得多少科学道理,识得多少汉字,能做多少数学题等。真正的幼儿教育,应当重视孩子的童趣,让其在在欢快中,认识生活中的知识,帮助其理解知识,鼓励其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其各抒己见。因此,在针对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保障教学的适应范围,重点是实现趣味性教学。要积极设置微型多媒体、音乐演播室以及操场设施等。室内教学中,要注重根据书本课程设计情境,注意吸引学生注意,要重视吸引学生参与到多彩的学习氛围中来。

2.2 有效提升幼师的教学素质

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中,幼师属于催化剂。教师素质能力不足,其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方式将产生相应的偏差,对于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也会产生许多误解。所以,提升幼师素质能力属于防止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重要方式。要有效促进幼师对幼儿教育以及教学启蒙的重视,要充分理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发展学生为主,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以及娱乐环境。要积极对幼师进行教学培训,对其教学能力进行测试,有效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升。

2.3 有效改革升学的考试制度

近年来,幼儿升小学的考试为幼儿园的正常教学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也属于导致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的直接原因。随着近年来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尽管小学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其与幼儿园教育具有显著的差别。二者应当相互独立。幼儿园升小学的考试制度,已经严重地打击了幼儿教育的正常顺利发展,限制了针对幼儿本应当进行的多采的教学形式,无法重视和关注发掘孩子的天性,促使幼儿园教育趋于机械化,限制了正常教育效果的发挥。因此,要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认真划清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界限。要充分尊重幼儿园教育,进一步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对幼儿园升小学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要在幼儿园教育中保障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

3 结语

幼儿园教育属于培养幼儿学习以及认识学习的关键时期,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属于一种典型的揠苗助长教育方式,不但不能顾及到幼儿发育成长的特点,还剥夺了幼儿本该享受欢愉的童年[6]。本研究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产生原因实施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对策。在保障幼儿园教学的适应范围、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重点还是要改革幼儿升小学的考试制度,上述几个方面的共同合力,可以有效形成一种让幼儿园教学回归本位的良好环

境[7]。

参考文献:

[1] 孙钰.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危害及解决对策[J].学周刊,2014,9(12):130.

[2] 李相禹,康永祥.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制度基础及对策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4,8(07):5-10+15.

[3] 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5(09):69-76.

[4] 张立贺.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5):145.

[5] 孔令娟,王军国.防止幼儿园教育活动小学化倾向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6(03):121-124.

[6] 刘萍.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2(06):149-150.

[7] 冯冬梅.幼儿园游戏教学和“小学化”教学的对比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9(10):133-135+103.

上一篇:让幼儿在爱心哺育下茁壮成长 下一篇:如何指导小班幼儿绘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