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12 09:33:32

浅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训练要改变传统的机械重复的作业训练,突出作业训练的形式多样化,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较高质量的作业训练,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数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有效作业训练,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对于数学作业训练的形式,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

一、突出基础性作业训练,夯实数学基础

基础性作业训练不仅起到复习的作用,还可以帮助他们夯实数学学习基础,让他们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为进一步数学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教师要从基础题目入手,每天配备一定量的基础训练题目,这些训练题不仅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还训练他们的解题速度与准确率。比如,小学数学中涉及的基本运算题,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较准确地完成四则混合运算题,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这些基础性题目体现了学生课堂上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设计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趣味性的作业训练,突出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这类作业训练除了教材中设计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比如,“你知道吗”这一板块,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趣味性作业,引导他们课后展开探究,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引导他们借助于网络等手段,适度查询补充较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展数学学习的空间。如,当学生学习过“年、月、日”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布置他们借助于家中的日历,探究日历表中横行与纵行数字之间的关系,自己总结发现蕴含的数学规律。

三、设计可操作性的数学实践作业,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学科强调学生的理性思维,也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学数学中,知识间的联系比较多,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小学生的眼里却是高不可攀的,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缺乏一定的数学感。因此,对于形象直观的数学实践作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所探究的问题,灵活设计可操作性的数学训练题,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时,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让他们动手实践测量出它的周长,不仅增强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充分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经过学习提炼,又回到生活中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作业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探究性作业训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是设计探究性数学作业训练的目的所在。实践证明,通过数学探究性作业训练,让学生从数学思想层面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设计这样的探究性问题: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思考: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五、通过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数学学科作业训练的基本要求。比如: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设计题型多样,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挖掘潜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选择基础题,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作业训练,满足学生的需求。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训练,突出作业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作业训练的质量,让学生通过必要的作业训练,起到巩固所获得知识,提升数学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同心小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使练笔训练更有效 下一篇:立足高段,开辟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