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生活之源头,疏写作之清渠

时间:2022-09-12 08:44:59

抓生活之源头,疏写作之清渠

摘 要:“合作性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倡导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如何将“合作性学习”运用于作文教学中,从“摄取生活资源,提炼写作素材;培养阅读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巧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发挥集体力量,塑造集体结晶”四方面进行了

阐述。

关键词:合作;自主;生活;兴趣;习作

“合作性学习”是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倡导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给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但就现在的语文教学来看,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并发展好这种模式。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而兴趣从何而来?得从生活中去获取。近年来我受“合作性学习”理论的启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合作中融合思想,在创作中燃烧激情,初见成效。

一、摄取生活资源,提炼写作素材

多数学生在面对作文时总是愁眉苦脸,不知从何处下手,最终不是翻作文选,就是找资料,东摘几句,西凑几段,拼凑了事。究其原因就是“胸中无丘壑,脑中无阅历”。由此可见,学生的生活充实不充实直接关系到写作素材的多少。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摄取生活资源,提炼写作素材,我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亲自感受生活的机会,收获真实、生动的作文材料。每星期我都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赛诗会、成语接龙、掰手腕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空间,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丰富了生活,还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储存了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生活是学生最好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从生活中摄取素材,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拓展他们的写作空间,唤起他们的写作欲望。

二、培养阅读兴趣,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学生的阅读兴趣又直接关系到阅读量的多少,所以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必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的增加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空间。那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推荐书目―广泛阅读―摘抄积累―吸收精华―自我展示―合作评价。意思是多读书,从教师推荐的书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阅

读,然后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字、词、句进行摘抄积累,此环节可以循序渐进:先照抄照搬,后慢慢地开始进行改句子或词语,比如觉得作品中用得不好的词语或句子,可以进行修改并说出自己的修改理由。别看小小的一处修改,对学生来说却是一次质疑的过程和自我的提高。此环节实际已经变成了带有个性的再创造。

三、巧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生作文,能否激发、点燃他们持久的兴趣之火,是教师有无智慧的重要标志。拥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就有了成功的垫脚石。因此,我常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使抽象的内涵转化成情境交融、图文并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理解,营造一个语文教学的互动新空间,令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四、发挥集体力量,塑造集体结晶

学生在搜集好了素材之后,就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写作了。我的方法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具体来说就是让多个学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各自语言的表达能力、材料的选择与积累、谋篇布局、写作方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的优势来共同完成一篇文章。具体的方法是:教师首先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快学习氛围,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然后由一人进行执笔,其余学生进行补充、润色,作文成型之后再进行集体修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构思、语言等多个方面进行修改完善,成稿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此次展示和阅读环节的展示是不同的,此次展示是把各个小组的作文贴在教室的作文角中,以便全班W生进行阅读评价)。每篇作文的后面一定要附上这组学生的名字(以体现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展示完成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总结。对于写作成功的小组进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再创造。在这样的作文训练中,我教的两个班出现了不少的优秀作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沉思: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进行重新审视,争取从生活中去挖掘素材,以习作为载体,用合作去架构一种充满灵性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查霞婷.论合作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8.

上一篇:如何做好初中英语课改 下一篇:试探中学历史有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