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策略

时间:2022-09-12 04:57:07

讨论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策略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間的交流,发表自己对中心问题的看法,进行相互研讨、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讨论式教学法有助于克服以往传统的物理教学的弊端,但目前讨论式教学法多用于某些文科课程,例如语文、历史、政治等允许具有差异性或不同意见的学科,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讨论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法时参考。

1 实施讨论教学必须注意“五个把握”

讨论教学模式具有开放、自主、互动、高效等特点,这就对讨论教学模式的实施带来了挑战,教师在实施讨论教学中应该注意“五个把握”。

1.1把握好教材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托和指导,如果讨论的题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要求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間进行讨论,因此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必须全面、准确、具体,能够用最高的效率落实重点、分解难点,从而可以实现高效率的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发现。

例如,在“核能的利用”一节教学中,就要将“我们需要修建核电站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完全依靠煤和石油来发电?”“核电站危险吗?”等讨论题提前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間查阅资料,搜集证据,如果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因时間、资料的限制,无法当堂完成。

1.2把握好学生

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其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把握,一方面,要认识到学生在知识基础上和认识水平上的不足;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学生在情感上缺乏自信,因此教师一方面对问题的设置上要多铺设台阶,降低难度;另一方面要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关注对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鼓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开放式讨论环境下积极地投入到“讲”和“问”两个过程,从而感受到成就感、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1.3把握好课堂

在开放式讨论教学模式下,教师不是课堂的唯一主体,教师不能再沉浸在“主角”状态,不少学生虽然有习惯上的不足,仍要作为课堂的主体之一,因此对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对于组织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讨论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应该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解决课内问题,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地位。

1.4把握好学习任务

教师所布置讨论学习任务应该适合班中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应该有较高的指向性,即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对重点知识加以理解和应用,一方面,任务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任务太难,学生无从下手,要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另一方面,学习任务应该关注对知识的涵盖程度,特别是在复习课中,学习任务要尽量做到全面、有针对性,但教师对讨论学习的任务应该进行优化处理,避免学生对几个问题都进行讨论,但没有讨论彻底。

1.5把握好学生对讨论的参与程度

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参与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情况的优劣,没有很好的参与,很难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一方面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即使关注学生个体的参与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鼓励和辅导,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该进行讨论中以及讨论后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特点,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 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五种策略”

要真正发挥讨论作用,使讨论式教学在物理教学收到实效,必须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在物理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

2.1精心设计讨论点,使设计的问题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讨论点”即通常指讨论的问题,研究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准确地确定讨论点是讨论式教学的难点,因为讨论点的确立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经过实践,我们认为讨论点确立的依据的共性主要是:

第一,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主要依据之一,其难度略高于全班平均水平;一般来说,讨论的问题至少要在学生思想上拐一个弯,即至少要有难、易两个层次,同时使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胜任。这样既能为学生的探索留有用武之地,又能扩大参与面,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第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往往是值得讨论的,任何一节课起码有重点内容,重点、难点问题讨论清楚了,其他问题是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问题的关键处就是讨论点,解决一个物理问题往往有些“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学习电场强度时,只要弄清“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及其矢量性特征”这个关键问题就行了。

第四,讨论点还可以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处,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可能不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也可能不同,若能把典型的方法进行讨论,学生则会在讨论中相互启发。例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关于“路端电压与负载关系”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组织讨论“U—I图象中截距、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再讨论“怎样利用电学器材通过实验描绘出图象”,“作图过程中如果电源内阻较小,怎样使图象变化趋势合理”。

第五,易混易错处也是最好的讨论点,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些知识尽管反复强调,但是学生在理解或运用时仍然免不了会出错,对于这些知识,如果组织讨论,则可减少或避免出错,讨论点确立的方式:一是教师课前确立;二是课上根据学生临时的闪光点或出错处确立,例如,要使学生形成“惯性”的概念,其关键在于要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本质属性,但是,在物体的纷繁复杂的运动中,这一本质属性却被许多非本质的东西掩盖着,如“同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比低速行驶时更难停下来,学生就会认为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比低速行驶时惯性大”。这个结论看起来好像是正确的,事实上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分析,才能纠正这一错误认识,在这里可对“惯性大小表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是否就是“惯性大小表示把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的难易程度”或“惯性大小表示把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所用时間的长短”来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会认识到,不能看速度的变化量,还要看速度变化所需的时間,否则是不公平的,也就是应该比较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2准确把握好讨论的难度,使设计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确立讨论点的难度时,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态,要根据高中三年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水平和情感特征来设置问题的难度,过难,则会加重学生的思维负担,挫伤学习积极性,打击学习的自信心,过简,则容易流于肤浅,冲淡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最佳的问题情景应设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问题,组成问题串进行讨论。

例如,在高一在摩擦力教学中对其方向、大小教学时,要结合实际设计问题情景:生活中在水平面上人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地面对木箱有无摩擦力?但首先将物体放在斜面上分析物体受力特点,让学生讨论摩擦力有无?就提高了难度。

2.3把握好讨论的时机,使设计的问题有利于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讨论式教学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讨论,从学生角度想主要是当学生产生疑虑的心理状态时或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要及时讨论,具体说来,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灵感容易激发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性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都最好能安排讨论。

例如,高二年级“电势”一课教学中,学生感觉电场力做功特点与重力做功相似,在这里就设计一个讨论的点,电势可类比重力场中哪个量(高度)、电势差与电势能呢?

怎样把握讨论的时机呢?一是在学生的矛盾冲突处开展讨论,在学生思维产生矛盾冲突的地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时也是最好的讨论时机,这种时机,往往是教师课前教学设计中的环节,体现为教学进程中学生学习受阻,二是在课堂生成的闪光点开展讨论。课堂教学是瞬息万变的,学生的思维经常会出现创造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信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实现思维的发散与创新。

2.4教会学生讨论的方法,使设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恰当的讨论方式去探究

我们目前在讨论式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同时又兼用了一帮一型、组长轮换型等讨论方式,一般说来,同桌讨论适于动动脑筋相互启发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小组讨论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或临时遇到的“冷场”则可采取这种办法,全班讨论常常是解决重难点内容或解决争议的问题。一帮一型主要用于优势互补的学生,组长轮换型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实验班中,我们都对学生进行了编组,组长值日号就与星期几相同,时間一长,只要分组讨论,各组学生自己就知道今天的讨论主持人是谁,当然,讨论方式绝对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讨论点的难易、内容的不同、学生实际而灵活选择,讨论的形式不同,讨论的方法也就不一样,我们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中高年级结合“学生策略”的介绍着重进行了“讨论策略”的指导,如,发言人如何发言?如何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评价别人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如何质疑、辩论?小组长如何组织组员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如何集中意见向全班汇报?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由讨论时无话可说到争论不休,由不会抓重点与关键到抓出继续讨论的话题。

2.5合理调控讨论过程,使设计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顺利进行

要使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教师必须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与调控,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点拨、设疑、答疑等,一是调控学生的情绪,在讨论中,学生极易出现强烈的情绪,有时甚至影响纪律,降低讨论质量,所以,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参与,又要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二是调控进程,讨论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通过提要求、分级检查等形式,保证讨论活动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三是发现问题,寻找典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寻找典型范例,以便在反馈讨论情况时以“典型范例”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作用。

3 讨论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实施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法,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充分认识到在物理教学实施活动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必须注意把握讨论式教学法三个特征,才能有效实施教学,使讨论式教学法发挥最大功能,具体是:

(1)参与性: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参与讨论的氛围,建立积极的讨论机制,使每个学生在讨论学习中有机会,也有责任,切忌把讨论学习异化为优生的表演。

(2)交流性:讨论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进行深入的交流,从多角度、多方位来理解知识,完善知识,同时,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是讨论式教学最基本的特征。

(3)交互性:“讨论”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生生之間、师生之間的一种对话,强调师生双方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双边活动和信息交流,在这种双边活动中,教师以启发学生的学为主,而学生则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的学,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第二,教师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切忌只注重讨论外在的“形”,忽视讨论内在的“质”,缺少对“形成争辩,提升思维水平”的追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讨论的机制不完善,(2)讨论的问题不恰当,(3)讨论的时間不充分,(4)讨论的要求不明确。

第三,并不是在所有物理教学活动都需要实施,讨论式教学法主要在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习题中解题思路形成、物理思维障碍和易混淆易模糊概念等地方,着力讨论,使学生概念清楚、规律明确、思路清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在一些知识性明显地方或难以理解无法讨论的地方,则不需讨论,若用其它教学法也许效果更佳。

上一篇:摭谈《陈情表》运思的细密性 下一篇:运用信息技术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