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针灸推拿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2-09-12 04:38:12

现代信息技术在针灸推拿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简要分析了传统针灸推拿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现代信息技术在针灸推拿教学中的优势,并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针灸推拿教学中,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信息技术 针灸 推拿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38-02

针灸推拿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与健康做出了卓越贡献。传统的针灸推拿教学模式,往往以板书和幻灯讲解为主,配合经络挂图、针灸铜人等辅助教学。由于中医名词如阴阳、经络、腧穴等基本概念较为抽象,较难理解和记忆;经络分布、循行、走向、腧穴定位等,只能依靠平面挂图或针灸铜人讲解,不够直观形象,因而教学效果欠佳。

随着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技术在医学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针灸推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实现信息技术与中医药教学的有效融合是针灸推拿教学中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1]。

1现代信息技术在针灸推拿教学中的优势

1.1信息多源,形象生动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可显、可动、可视、可听的功能,计算机的人机交互方式、网络特性、超文本特性等特点,我们可以把针灸推拿教学中大量枯燥、难懂的文字和抽象的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等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的思维清晰,学习时一目了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本身而言,其在教学中具有下列特点: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形成的一种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十分重要。

(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技术,而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将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短时间内直接获得大量信息的主要渠道。在针灸推拿教学中,教师应是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首先应通过其人格魅力及富有情趣的讲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效果。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针灸推拿教学中,实行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视听结合、信息新颖、情节有趣、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刺激脑的思维和记忆,将理论联系实际,改变传统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

以多媒体技术取代教学,只是对着做好的多媒体课件或网络课件照本宣科,不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就会使学生由好奇转而产生疲倦或厌学,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由此可见,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在讲台上应适当使用肢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如在讲解经络循行时,教师应在多媒体上演示经络循行动画的同时,从形体及语言上同步讲解经络循行原文,并对一些中医术语加以解释。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1.3翻转课堂,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变,改变了从前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滞的模式[2]。在此模式下,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3]。针灸推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理论较为抽象,如经脉的循行、腧穴的定位、针刺和推拿的手法等,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实践性对学习针灸推拿至关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针灸推拿教学的"翻转课堂",对学生而言具有诸多优势,具体如下:

(1)转变学生角色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研究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针灸推拿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角色充分的转变了,学生在网络资源里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中又能充分的与老师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扩展和深化了知识,还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由被动变主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4]。

(2)训练思维方式

利用多媒体非线性结构的信息表示方式,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启发学生思维导向及发散性思维,促使其走向高级思维,并与针灸推拿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结合。通过大量临床病案分析的任务驱动,可引导学生对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取穴、配穴的理论基础及当前最新研究动态的综合、分析、提炼和概括,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培养自主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是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库、多媒体课件、专业教学网站或相关网站的查找,自己动手归纳并写出研究成果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针灸推拿理论相关的问题开展研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问题的答案,而在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协助制定研究课题,指导研究方式,并逐渐将问题引向深入。

(4)提倡协作式学习

学生可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专题学习论坛,聊天室(Chat Room),电子布告栏(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等工具平台,通过留言提出问题,发表个人观点,与同伴、专家及其他读者交流合作。这样便于多种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同一小组(或同一班级)的同学对某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的(正、反两方面及其他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一个全面、深入、正确的讨论结果。这对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培养发散思维益处良多。除此以外,协作学习还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为以后临床工作的有效协作和临床病案讨论打好基础。

2现代信息技术在针灸推拿教学上的应用展望

社会的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各行各业多在用信息技术来改变自身,针灸推拿教学也不例外,应该与时俱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在针灸推拿教学中的优势。当前已有学者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针灸推拿的教学探索,如宋氏[5]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虚拟针灸铜人,辅助经络腧穴教学;余氏[6]将学位的文本资料、图片、动画和视频整合,利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学位手术解剖的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张氏[7]将穴位解剖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设计穴位层次测评系统,辅助考评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当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针灸推拿教学的创新必将越发坦荡,其创新之路如下:

(1)通过超文本链接,互相渗透,举一反三。如讲述足三里腧穴定位、解剖、主治和操作时,可以链接到归属足阳明胃经及循行、古代主治、刺灸方法、现代研究。反之,讲足阳明胃经循行时,可以链接到足三里的相关信息。

(2)建立应用数据库,方便信息检索。收集古今针灸名家常用针灸配穴,推拿手法及现代研究,并且可以随时充实数据库内容。通过数据库,可以方便查询到相应的资料,使学习效率提高。

(3)利用软硬件技术,建立针灸推拿实训平台。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针灸铜人,辅助学生完成针灸操作技能训练;利用传感器、微电子技术及仿生技术,建立推拿实训平台,学生可在平台上锻炼各类手法,系统将自动记录推拿的力道、速率等。

3结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8]。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针灸推拿教学实践中,必将打破传统中医药课堂教学封闭的时空格局,使课堂以一种更开放、更民主、更个性化的姿态步入人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张忠志,马野,马峰峻. 浅谈针灸教学改革[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05(1):31

[2]张渝江. 翻转课堂变革[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3]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模式,2012,4(11):46-47

[4]董辉. 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5(1):124-125

[5]宋小芳,赵满旭. 针灸教学中虚拟现实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44-1945

[6]余安胜,张建华. 穴位手术解剖学多媒体研究[J].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01,03:299-300

[7]张海东. 人体常用穴位解剖学多媒体研究[J]. 中国针灸,2001,08:57-58

[8]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http:///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

上一篇:探讨初中物理知识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下一篇: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