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农村教育经验及其借鉴

时间:2022-09-18 04:25:54

马来西亚农村教育经验及其借鉴

【摘要】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目前都生活在相对比较贫困的农村,如何改进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保证这些地区的儿童能像城市儿童一样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致力于达到的一个目标。在这方面,马来西亚政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做出了表率,其有效的农村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马来西亚 农村教育 经验 借鉴

【中图分类号】G 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33-02

马来西亚位于亚洲的东南,是一个有诸多岛屿的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制定农村教育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到目前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是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

一、马来西亚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总策略

在马来西亚,平等和受教育权是联邦宪法规定的神圣的基本权利。在接受教育方面,在对教育机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教育方面,城乡公民一律不受歧视。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马来西亚主要致力纠正国内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人口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状况。在教育投资方面一直有这样一个根本方针,即对贫困地区应比对发达地区更关心、投入更多。这是为了保证有受良好教育的均等机会,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平等的良好发展机会。

二、马来西亚农村教育的经验

1.改进农村地区教育质量

(1)课程改革

政府强调人力开发,特别是在科学和数学方面,因此,改进了中学里科学及数学课程内容。有更多的农村地区学习这些课程。课程组成包括标准教育及补习教育。补习教育的对象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习,课程可以在正规教室内进行,也可以受过专门培训的辅导教师的监督下,在特别的补习班进行,这样便减少了农村学校常常发生的辍学生的比率。

(2)教师配备

关于提高教育质量以使农村地区的教育适应农村学校的水平方面,教育部把更多的经过培训的教师安排在农村地区。这些教师也将举办有关某些学术计划或教学计划的在职培训,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这些教师还受到县教育官员的严格管理。

(3)资料中心的建立

在邦,县以及学校等各级建立资料中心,为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提供支助服务。

2.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

政府采取如下步骤增加教育投入,以便给农村孩子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

(1)提供学前教育服务

学前教育为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在认识能力、社交能力、自信心及和老师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等方面,做好较充分的准备。目前,营利性的幼儿园大多数建立在城市地区,进这些幼儿园的儿童都来自中等或高收入家庭。

根据马来西亚第六个五年计划,政府打算为那些没有机会上学前班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2)重视特殊教育

为了提供更多机会,马来西亚特别重视特殊教育(残疾人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特殊教育。这样做,完全符合"关心社会"的政策,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在社会中正常地生活。

(3)开办全住宿学校

此外,他们继续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从总体上改善这些学校质量,增加理科学生人数。措施包括,增加全住宿理科学校的质量,增加设备齐全的科学实验室,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学校中,更是如此。不过,考试成绩表明,农村学校的质量普遍低于城市学校,尤其英语、科学和数学这几种课程。这说明,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教育质量还存在差距。为补救这个问题,他们为农村学生建了专门的全住宿理科中等学校,以便不浪费他们在科学上所具有的潜力。给他们提供同样的补救机会。

(4)加强健康教育的营养服务

健康教育和营养服务正在得到加强。马来西亚实施了加餐计划(SFS)、学校供奶计划(SMP)和学校健康计划(SHP)。加餐计划向来自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农村地区)的490,000名儿童(1990)提供加餐(占每日规定食物需量的25%-33%)。过去五年中,每年花费10,900,000马来西亚元。学校供奶计划有两种:a)免费供奶计划,面向买不起牛奶的儿童;b)补助供奶计划,由政府补助向学生供奶的费用。学校健康计划包括:a)把学校健康教育纳入各学科的课程;b)通过美化项目、清洁评比和学校检查,促进实现健康的学校环境;c)卫生部的医疗队和口腔保健队定期到学校进行体检。

(5)提供物质援助

为了进一步减轻教育给贫穷家长带来的财政负担,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及私立组织向贫穷学生提供以钱或物质援助物质,援助包括书籍、校服、自行车、眼镜和鞋。马来西亚伊斯兰福利组织向上小学的难民儿童提供帮助。

(6)建立农村图书馆

为了给农村在社区成员中的学童和新脱育的人提供获得丰富知识的机会,马来西亚在"国家图书馆合作组织"所办的流动图书馆达不到的地区设立农村图书馆,图书馆的图书有一般参考书,宗教书籍,小说报纸和杂志。

三、借鉴

如上所述,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给农村教育和培训以优先地位,给农村和城市的社区的均等的机会,以保证农村居民子女受到与城市居民子女一样良好的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其人力资源。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在农村教育方面相对要弱一点,因此,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后如何加强农村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一些有效做法,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使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地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国家教育重点应逐步向农村转移

中国是一个拥有13.39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屹今为止,仍有将近6.74亿人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目前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要靠科技进步来解决,而科技进步又要依靠大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农村目前之所以落后,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主要在于农民素质较低、各种人才缺乏,这一切都反映出农村教育方面的薄弱。我们与国际比较,表面上是经济的差距,本质上是教育的差距,面向50%以上人口的农村教育上不去,中国的教育就上不去,而教育上不去,经济就上不去,因此,国家教育部调整教育工作的重点,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应当正视农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有针对性的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树立城乡整体教育观念。在教育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加大中央政府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教育发展速度。

2.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投入、师资配备、资料设备购置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质量明显低于城市,针对这种状况,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只有农村教育质量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素质才能得以提高,农村各种人才才能脱颖而出。为此,国家要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经费预算要向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倾斜;要确保农村中小学的校舍与教学设备、教师编制、课程设置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保证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规范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制度,为教师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城镇优秀教师轮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制度,鼓励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中小任教;随着部分村小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缩小,县乡教育主管部门要协调好学校合并调整工作,通过择优录用,分流富余教职人员。在不具备合并条件的地区,要建立教师跨校流动制度,解决学校规模和编制之间的矛盾。

3.尽最大可能提供相对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客观地讲,我国农村居民子女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市居民子女,城市学生拥有各种教育优势,农村学生都无法得到,这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国家应采取多种措施,尽量缩短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为城乡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让他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起飞,具体拟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大力扶持创办农村幼儿园,抓好农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虽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国家也不可放任不管。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为儿童以后的教育乃至终身发展都打下坚实的基础,许多教育心理实验表明,幼儿时期所形成的一些好的习惯、行为可以使一个人终生收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与城市比较完善的学前教育机构相比,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托儿所)很不健全,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实际需求。迄今为止,除一些中心乡镇有独立设置的幼儿园外,其他大部分行政村没有此机构,这无疑使农村孩子在接受早期教育方面比城市孩子慢了节拍,造成早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不争之事实。对此,国家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可能在这方面多投资,建成更多的农村幼儿园,使农村孩子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良好的早期教育。

(2)提供多种援助,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顺利实施

农村学校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比城市多得多,譬如师资能力差、工作积极性不强、学生家庭收入低、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生厌学情绪高等。对此,国家应多加考虑,多方提供实物及资金援助,以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

(3)扩大农村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加强农村高级中等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也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国家同样不可对它等闲视之。一个高中毕业生尤其是农村地区高中毕业生稍加培训,就可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农村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极少,远远低于城市初中毕业生。过少的招生指标和数量有限的农村普通高中把一大部分合格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拒之于门外,当城市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喜气洋洋、意气风发走进高中大门憧憬未来时,大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却垂头丧气、无可奈何地结束了自己的学业,过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担,品尝起岁月的艰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公平。鉴于此,国家应积极鼓励、扶持农村多创办普通高中,并扩大现有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规模,使更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真正学有一技之长,成长为农村建设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候赛因・马穆德.马来西亚的农村教育[A].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当代国际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大趋势[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上一篇:论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下一篇:论艺术与传统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