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邹静之

时间:2022-09-12 04:31:15

受访/王 刚 张铁林 张国立

采访/徐林正

因为编剧是邹静之。这个片子一直支撑着我的信心就是邹静之,我和邹静之合作,还从来没输过呢。

张国立:邹静之又厚道又有才情

问:在“铁三角”中,你和邹静之的合作是最久的,包括你正在执导拍摄的影片《第601个电话》,请综合评价一下邹静之。

答:这么说吧,有的人厚道没才情,有的人有才情但不厚道。邹静之为人既厚道又有才情。我和邹静之合作十年了,两人相得益彰。

问:这也是请他写《第601个电话》的原因?

答:好多人拿我们跟《满城尽带黄金甲》相提并论,说什么北有《黄金甲》,南有《6010的。我们没法比,虽然两个导演都姓张。张艺谋人家是电影圈的大师了,我就是一个拍电视剧的,是电影导演里的新兵。再说人家多大投资啊,是不是三亿?咱们才两千五百万。但是我对自己拍出一个有艺术水准又好看的电影一点也不怀疑。

问:为什么这么自信呢?

答:因为编剧是邹静之。这个片子一直支撑着我的信心就是邹静之,我和邹静之合作,还从来没输过呢。

问:从《康熙微服私访记》到《铁齿铜牙纪晓岚》,你和邹静之为何对历史剧情有独钟呢?

答:一天,邹静之说,他和一个小孩聊天,这个孩子对中国历史完全不了解,却对日本幕府时代的历史了如指掌,因为他酷爱日本动漫,电子游戏。这番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就像《铁齿铜牙纪晓岚》播出之后,很多人才知道历史上还有纪晓岚这样一个人物。如果人们因为这部戏对历史上的人物产生了兴趣,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王刚:邹静之会给你带来一种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

问:请谈谈你对“铁三角”其他两位的评价。

答:“铁三角”是观众和媒体一个美誉,非常感谢。我们一起合作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三部,成了朋友。三人经历不同,个性不一,不知怎么就被大家归纳为“铁三角”了。现在大家都在各忙各的事情。也许哪一天我们会合作一部新戏。国立事业心强,三天不拍戏就要憋出病来!铁林比较狂放、大气,心里头装得下事,多大的事都装得下。

问:你是怎么认识邹静之的?

答:我是先识其文,后见其人的。在拍《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二部时,我拿到了他给的剧本。这是一个单元剧集,七八集戏,在深夜看的时候,马上让我发笑,是从内心往外发笑,有那种戏剧娱乐的效果。另外这个剧本还有一种正宗的北京味道,我虽然是东北人,但对北京话情有独钟。但是,光有这个发笑、京味的东西还不足以让我如此从内心去欣赏。邹静之作品里面总是富有诗意,渗透着人生的哲理。可以说,这几方面都具备的剧作家或者说是剧本,可谓凤毛麟角。

问:请具体谈谈邹静之作品中的“诗意”。

答:邹静之编剧的《五月槐花香》,这是一个反映古玩商人的戏,标题就极富诗意。当槐花开的时候,春天就来了。一个人几度遇到挫折、磨难,就像严冬一样,但总会有一种希望。因为槐花总是要开的,春天总是要来的。就这个名字,小的可以说是个人的命运,大的可以说是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怎么想都可以,是极为感性的。后来我才了解到,他本身是个诗人。

问:那么,作为生活中的邹静之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答:他是个性情中人。我们几个都有共同的爱好:收藏。前几天我们还在一块喝酒呢。前一阵子在北京吕家营旧家具市场,不期而遇邹静之、龚应恬。我当时就开玩笑,国立、铁林加上我是荧屏“铁三角”,我们三个人(王刚、邹静之、龚应恬)是收藏“铁三角”。我们没事都跟孩子一样到那里去淘换东西,跟一些商人、匠人聊天,这是一大乐趣。一般人淘换古玩,往往会陷入技术层面――先断断年龄、真伪。但邹静之会给你带来一种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邹静之会充满了感情发自内心地称赞:“这是一把伟大的椅子,这是一条伟大的案子。”那种喜爱、赞赏,溢于言表。这是非常真挚的,而且很有文采。那些本来没有生命的东西,被他描绘得很有生命力。你想,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能够描绘得这么生动,那么,他描绘的人该有多生动。

问:你们还有什么合作计划吗?

答:从来没有计划。前些日子,我们和几个人聊天,有《五月槐花香》的投资商,大家的意思是:再闹一把,来一个古玩的故事。因为《五月槐花香》写得很地道,包括古玩行里的人都非常认可。也许,就这么一说,不了了之。但也说不准,说不定哪天又开始合作了。

问:那天聊的就像《五月槐花香》的故事?

答:不,是写当代收藏家的。现在不是全民收藏热嘛。

张铁林:邹静之的剧本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问:作为诗人的邹静之,他的作品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答:邹静之首先是个诗人,他很多作品包括舞台剧《夜宴》《我爱桃花》都是非常有诗意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诗意容易被认为是虚幻的。诗意是个什么概念?是人物精神可行的空间。邹静之的创作空间非常大,不像有的人创作的时空很小,剧本局限性很大,台词很受限制。因此我们演戏的时候,常常找不到人物精神。邹静之剧本的台词并不是很多,但是他提供了一个氛围,一个即兴发挥的创作空间。他注意到剧本只有到了二度创作――演出后才完整。

问:请举个例子?

答:做演员经常会发现台词很难记。为什么难记?是因为这个台词和这个人物是不一致的,说出来不舒服,拗口。就像我们生活中说别人的话,很不舒服。邹静之剧本的台词很容易记,因为人物有了精神,当你演这个人物的时候,脱口而出的就是这个台词。邹静之剧本台词里有很多“点点点”,是省略号,他“点”得恰到好处,不同的人可以在“点点点”上加不同的东西。《五月槐花香》很多东西都是在“点点点”中发挥的。

问:具体到剧本内在的东西呢?

答:好的剧本由两部分组成,好的故事结构,好的台词。这两方面邹静之都做得很好,他首先给你一个很好的故事结构,然后给你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人物基调。然后带出典型性的人物特定身份的特定的台词。

问:很深奥。

答:也就是说你在读邹静之剧本时,你会发现他写的这个人物可以自己活动起来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剧本,人物是生造的。邹静之的剧本在三集五集以后,人物可以自己活起来。因为他已经在前几集给你设定了方向性的轨道,你要演的人物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气氛,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人物之间的那种特殊的张力。

问:你怎么看待邹静之编剧的“新古装剧”?

答:任何电视剧都必须充分关注现实,发挥借古喻今的功能。如果没有时代精神,就是在重复历史。邹静之的作品非常讲究继承,非常关注现实,并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不仅他的新古装剧如此,他的舞台剧也如此,歌剧《夜宴》,话剧《我爱桃花》,我都看了,都很精彩。

上一篇:早稻田的中国印 下一篇:瞬息飞彩,孰能解千年